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正文
本文系2018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8GKSYJGZ01)阶段性成果。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媒体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和文化需求。在将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计会成为主流。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效果评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助于资源整合、平台载体优化和展现教学内容。在培养具有知识、能力、思想的综合专业人才时,人工智能能够充分体现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价值观。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信息文明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是由于人类在认知方面的不断创新,也预示着人工智能即将得以实现。作为信息文明的三大支柱——计算机算法、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科学技术将会成为各领域中最具研究价值和探索前景的核心话题。在学术领域中,智能科学技术不只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重点,人文和社会科学也不断关注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在研究这些技术的发展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
二、人工智能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创新学生思想认知形成环境
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环境,将原先单调和乏味的教学环境重新塑造成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建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并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产生影响。在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使其能够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情况下,迅速接收到有利于个人思想意识培养的教育信息,并将个人意见自由地表达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
(二)科学分析学生思想情况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动态分析能更精确地记录大学生复杂多样的行为模式。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各种行为都能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统计,以便后续的分析工作。这种统计还能发现和整理学生行为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能够准确地识别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情况。此外,当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时,可以通过在线征集、在线学习平台或传感器传输等多种数据处理手段,实时监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
(三)提升思政教育决策的针对性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对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全方位地收集和跟踪所有能够反映大学生思维趋势的日常行为数据和信息,会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出发,去深入探讨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后,学校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统计所有在校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前和接受教育后的思想变化趋势。这条曲线的计算结果,将有利于大学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时,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建设智慧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设施
在智慧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领域,核心内容包括智能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分享。在智慧教育的软件开发中,构建和开发智能教学平台被视为首要任务。随着智能时代的兴起,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开放和智能化的教学平台,例如雨课堂和麦可思智能助教等。这些建设的平台功能日益增加,融合了智能备课、准确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估与分析以及课后指导等多种功能,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础设施。智能教学平台不仅提供课程内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分析、智能推送拓展学习内容等服务。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学生的学习记录、学习行为等相关信息都被储存在数据仓库里。基于此,融合了自适应技术、推送技术、语义分析等多种人工智能手段,以助力学习和计算过程。在提供学习服务方面,为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显然,智能化教学平台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是数据、算法、服务,其中数据作为基石,算法为中心,而服务则是最终目标。首先,对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储存;其次,使用算法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达到数据智能化处理的目的;最终,服务层接收来自算法层的数据处理反馈,并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此外,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教学软件时,也应该整合和共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系统涉及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共享利用。仅仅依靠单一高校系统来构建这样的资源系统,由于资源版权所有权和学校能力的局限性,无法实现所有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无法智能推送符合大学生和教育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资源的应用和共享方面将表现出更高的智能性和针对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源平台,以个人用户的形式访问资源库,并根据个人需求检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资源平台也能根据个人的需求,通过特定的学习路径为大学生智能推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资源。这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的行为模式,并利用知识图谱和知识逻辑框架等工具,为学生推荐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资源。
(二)转变和提升教育者思维理念
首先,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就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确保他们的综合技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如果那些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完全不考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然而,如果过分依靠和使用人工智能,变成它们的“奴隶”,也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该具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意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成为技术的执行者。当人工智能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它首先代表了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生活数据等多个方面。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新的教育目标和方案。只有首先培养数据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备处理数据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能力。因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和途径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基于数据的思考方式,摒弃主要依靠经验的决策模式,并培养以多种数据为驱动的决策技巧。
其次,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并明确学生在使用信息时的界限。人工智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无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某些潜在的风险。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终的决策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作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信息接触最为频繁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增强法律意识,并明确学生在使用相关数据时的界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三)加强对教育者继续教育,提升知识素质
作为专注于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有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智能化的教学工具,以实现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在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将逐渐转变为教育者、学生、人工智能主体的多方参与。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下,教育如何适应并创新发展,以及教师在其中起到的引领和引导作用,都显得尤为关键。首先,教师需要被整合进新的生态系统,并将其继续教育纳入智能时代的现代背景之中。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域充满了智能和现代元素。利用这种智能化的环境,可以无形地影响教师,为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打下基础。此外,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创造多元、准确、智能、跨学科融合和互动性互动场景,这样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可以更主动、自觉地展现智能元素,并在智能新生态的背景下加速教师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基于智能生态的理念,需要加强对教师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思维方式上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始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则,不受人工智能的影响。
(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校园环境
应用系统模块利用学校的智能信息门户,将学校的大数据中心与智能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信息传输通道向全校的师生传递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应发挥其在人工智能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开发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智能校园应用系统。尤其在建设和使用校园门户网站时,应当确保管理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并努力优化用户界面。信息传输通道模块充当着用户、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三者之间的连接桥梁。大学需要积极推动包括IPv6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广播、无线基站在内的四种信息传输通道的建设,以实现校园信息门户、校园大数据中心、智慧教育应用系统、智慧终端、智慧基础设施之间的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终端模块构成了一个平台,用于全校师生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的接收和体验。大学应当重视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智慧图书馆、智慧宿舍、智慧教室、智慧食堂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个人层面上也应配备如笔记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
(五)利用人机互动,实现交互性、生动性的教学实践
首先是实现交互性的方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性涉及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台机器主要由交互式一体机、交互式白板、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组成。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时,能够与机器进行交互。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可以向机器提出遇到的问题。机器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资源库的技术,为大学生提供解答。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细分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大学生群体间的同龄互动。人工智能在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中,机器可以作为一个中介,确保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高效的交流。在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中,应该追求高度的精确性。当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时,大学生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收集他们的日常学习行为数据,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
其次是实现主动性互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更有助于提高其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活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库,以一个特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形成、发展、背景,生动而形象地为大学生解释理论的关键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实践教学中,鉴于每位学生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都有所不同,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并通过大学生的画像为他们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这种方法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相同的实践活动,而是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的学习分析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课程。此外,它还可以建立一个早期预警系统,以便在发现学生的思想行为异常等潜在风险时,为学生的长期学习提供一个具有主动性互动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结束语:在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于教育领域,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首先,大学应当持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人工智能,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其次,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己在教育领域的角色,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教育观念,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渗透。除此之外,大学还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通过这种方式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均匀分配,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网,李亚,景磊.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才智,2023(23):12-15.
[2] 蔡翔羽,胡景谱,何思菲.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可能路向及路径选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2):64-70.
[3] 刘珍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20.
[4] 顾然,冯国昌."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以"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0):6-7.
[5] 刘秦.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23.
作者简介:黄广谋(1965—)男(壮族),广西来宾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