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班主任管理策略新探
摘要
关键词
新时代 班主任 管理策略
正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融合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资源群体的力量,才能真正发现其协同作用。在双减背景政策实施下,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需要我们认清楚当下班级管理现状,结合立德树人所提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人才。班主任应努力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归属感。
学生自主化学习
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班级自治和自我监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建立班级文化认同,只有班级全员认同的力量,才更具有凝心聚力的力量,首先,班级的一草一木均可由班级全员共同形成,都代表着班级全员的意愿,它是班级的风向标,包括班级标志、班级口号和班级歌曲等,可根据全体人员的意见进行综合获取,这样形成的班集体里面的所有主人公才更有意愿维护班集体。另外班级标志应体现出班级特色,班级口号要鼓舞人心,班级歌曲则需富有创意,在班级初步形成了向心力和凝聚力之后,在活动开展中,比如摄影大赛、运动会友谊赛等活动的时候,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角色力量,这样才更有参与性,同时,将在活动中的图景照片或感受放在班级文化墙中进行展示和激励,同时有目的的进行复盘,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二、开展“班级自治日”活动,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潜能。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建议在每周的特定时间开展“班级自治日”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策划班级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 做好准备。二是建立班级自治机制,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鼓励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自治章程,明确班级自治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学生可以自主申报班级自治项目,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例如,学生可以提出开展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项目,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是学生自我监督与评价,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能力。 学生自发组成小组,相互监督和提醒。小组成员可以互相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提醒方遵守纪律,共同进步。期间需要定期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思自己的行为。
三、优化班级评价成长体系,为了详尽记录了学生在学术成就、思想发展、行为表现等多维度的具体情况,挖掘指向学生终身持续生长的素养体系。可以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而强调学生在道德修养、智力发展、体能锻炼、审美提升、劳动实践 五个方面的均衡进步,通过全面细致的综合素质评估,对学生进行深度能力评价。该评价体系涵盖以下核心内容:
a. 道德素养测评: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感;b. 学术能力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思维品质与创 新能力;C. 体能评估:全面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竞技水 平;
d.审美修养评价:精准把握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素养及创 作才能;e. 劳动技能评价:重视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程度及劳动成果。通过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为激发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动能注入能量,将学生的综合发展记录在案,同时将学生的发展水平显性化,为了优化操作,建议使用电子成长档案,这样可以综合记录孩子学段的学习发展,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融合式协作
教师的步调协同,同频共振,更有利于推动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开展以下方式更有利于班级建设。
一、联合干预,个性需求:通过联合干预,共同解决学生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行为或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联合干预,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多方资源视角更全面,多方力量寻求更为科学的育人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育工程中真正做到全时空、全环境的育人教育。
二、团队建设,共同协作:组织定期的班级教师会议,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教学进度等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工作中,利用微信群、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方便教师间随时交流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心得等,给与班级教师适当的梯度支持,比如在新就职班级岗位工作,帮助其尽快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有学习需求的教师给与应有的学习帮助,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融合,了解各个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等,都会帮助教育更好的开展。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或机制,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及时获取班级的最新信息和重要通知。并借助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和默契度,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
家长唤醒式参与
在班级管理中,家校关系的建构和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一、预约式家访
家访一个系统而细致的过程,通过家访实现家校协同共育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预约式家访中,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家访开展的时间和家访方式进行。家长的需求更聚焦和具象化,带着这份预约式菜单,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从生活中的浅显的诊断,转变为生活、学习中的细致和全面的针对,家长备约而来,可以达到沟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学生再次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连续性的家访预约,实现家访追踪的连续性,进入深度的学习。
二、家长积分制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班级教育理念,可以应定期开展家长会、学术讲座、亲子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家长更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增加积分。 提供支持与帮助:为学校或班级捐赠物资、提供帮助等,这些实质性的支持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为家长赢得积分。比如主动配合完成学校的研究情况调查、积极反馈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等,这些沟通行为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能为家长积累积分。家长积分制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使家长更加关注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激发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育,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家庭教育沙龙: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助力孩子成长。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可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和沙龙。讲座内容紧紧围绕家长关心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等。 这些讲座旨在为家长提供实用的育儿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最后,班主任应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向家长展示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赢得家长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石。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开放沟通并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同时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进程中详细体悟并认真探索,提升班主任教师个人素养与能力,完备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关注学生成长,提供与时俱进的管理办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安华荣.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实效[J].中小学管理,2014(04):13-16.
[2]时月芹,张利成.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提高中小学学生班级管理效能[J].中小学教育,2013(08):42-43.
[3]廖其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4):54-55.
[4]陆奇英.爱信勤细恒——浅谈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五大法宝[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619+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