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付群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舜耕小学

摘要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确保教学活动、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框架。“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课堂观察以及案例剖析等手段,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在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及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能显著增强教学效果,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语文素养

正文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的是教学活动、既定学习目标与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反馈教学效果,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1.1 理论基础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明确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结构化且层次分明的框架;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过程应重视并体现学生在不同智能领域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教学评价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1.2 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方式单一,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这些问题导致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细化评价标准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和终点,同时这些目标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具体且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细化为“能准确概括课文大意”、“能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等具体评价标准,以便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2.2 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目标与评价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也是教学评价的对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设计“观察图片写短文”、“根据主题写故事”等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统一。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3 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评价过程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并鼓励学生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

2.4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评价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相长。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3.1 案例一:阅读教学设计

在某小学五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明确了教学目标为“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并细化了评价标准为“能准确概括课文大意”、“能分析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等教学活动,并通过纸笔测试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后,学生不仅成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实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3.2 案例二:写作教学设计

在某小学四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以“记一次游戏”为主题,明确了教学目标为“能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游戏过程,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细化了评价标准为“能写出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观察游戏并记录过程”、“小组讨论并分享写作思路”等教学活动,并通过作品展示和口头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写出了清晰、有条理的游戏过程,还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情,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的优化建议

4.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是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的关键。“学校应增加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机会,以提升他们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让教师深入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和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4.2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

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过程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并鼓励学生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

4.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家校合作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评价过程。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结果,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加德纳. 多元智能新视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王某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

李某某. 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注释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层次,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全面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细化评价标准、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活动、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体系和加强家校合作等优化建议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