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摘要
关键词
BIM技术、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项目生命周期
正文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项目规模大、施工复杂、参与单位多、管理难度高的特点。造价管理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贯穿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阶段。然而,传统的造价管理方式信息割裂、缺乏协同,无法满足现代市政工程项目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BIM技术作为一种集成化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备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可视化能力,能够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分析其在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优化策略。
一、BIM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经济性和可行性。传统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往往基于二维图纸和人工估算,存在信息不对称、误差较大的问题。BIM技术的引入,使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精确。BIM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将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数字化呈现,设计团队能够通过模型实时获取工程量信息和材料用量,从而进行精准的成本预测[1]。同时,BIM技术还可以模拟不同设计方案的造价差异,帮助项目方进行经济性比较,最终选择最优方案。通过BIM技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实现了从粗放估算到精细控制的转变,减少了因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浪费。
二、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
施工阶段是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成本控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传统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统计和报表分析,容易出现施工进度与造价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导致预算超支或资源浪费。BIM技术通过集成施工计划和成本信息,能够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BIM模型中记录的工程量、进度和资源使用信息可以实时更新,造价管理人员能够通过BIM平台实时跟踪工程进展,准确评估项目当前阶段的造价情况。此外,BIM技术还可以通过碰撞检测功能,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或施工冲突,避免返工造成的成本增加。通过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BIM技术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持,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精确度。
三、BIM技术在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
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仅限于设计和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同样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以确保长期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传统的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并交付使用后,往往面临数据不全、信息不透明的困境,尤其在运营阶段缺乏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数据记录和维护历史跟踪,这使得运营方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做到精准的成本控制和及时的维护管理[2]。由于运营维护阶段的数据缺失,项目设施的管理者常常难以预见设备的老化或损耗,导致在故障发生时被动应对,不仅增加了维修费用,还可能对项目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提升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成为市政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造价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数据割裂的局面。BIM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信息集成和可视化能力,它能够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进行数据的积累与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数字模型。通过这个模型,运营方不仅可以获取详细的项目构造信息、设备清单、材料使用情况,还能够追踪项目的维护历史记录,从而为精确的维护计划制定提供基础支持。具体而言,BIM模型的应用使得运营方可以通过查询项目模型中的数据,详细了解各类设施设备的安装位置、技术参数和维护情况,确保在设施维护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制定高效的维修方案。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显著提升了运营维护阶段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与物联网(IoT)技术结合,进一步优化市政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管理。通过在关键设施上安装传感器,运营方能够实时监控项目设施的运行状态,获取诸如温度、湿度、压力、电流等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数据。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通过BIM平台进行分析,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提前预测设施的损耗情况。例如,若某项设备的运行参数偏离了正常范围,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运营方进行预防性维护。通过这种方式,运营方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维护,避免突发性故障带来的高昂修复成本和项目停工风险。
预防性维护的理念在现代市政工程管理中至关重要。相比传统的故障维修模式,预防性维护可以大大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过程中突发性停工的风险。BIM技术通过对项目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能够提供精确的预测数据,帮助运营方做出更加科学的维护决策[3]。例如,某市政供水管网系统在BIM模型中可以实时监测水压变化情况,若某一区域的水压异常波动,系统可以及时发出维护提醒,避免因管网爆裂导致的大规模停水事故。通过这种精准的管理方式,市政工程项目的长期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提升了整体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支持还能够为未来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运营阶段积累的设备运行数据、维护历史记录和使用寿命数据,可以为后续的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反馈。例如,通过对某类设施设备的维护频率和故障原因的分析,设计团队可以在未来的项目中选择更加耐用、维护成本更低的设备,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BIM技术在运营阶段提供的数据也为施工团队提供了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施工中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因施工不当导致的设施损坏。这种反馈机制使得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形成了一个闭环,推动了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除了在设备维护和运营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BIM技术还能够提升项目运营阶段的协同管理效率。
总结:
BIM技术的应用为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精细化、实时化的管理方式,提升了造价控制的精确性与效率。设计阶段,BIM技术帮助实现精准的成本预测和设计优化;施工阶段,BIM技术通过数据整合和实时监控,确保了施工进度与造价控制的同步;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使得长期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全面应用BIM技术,市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实现了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为市政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慧.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24.
[2]张立平.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业, 2016.
[3]陈宾玺,李彦肖,陈江潮.面向全过程造价管理的BIM技术应用研究[J].门窗, 2013, 10(No.10):212-213.DOI:CNKI:SUN:MENC.0.2013-10-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