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正文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的民生工程,建设目的以利民为主,包括但不限于防洪、排涝以应对自然灾害,蓄水、灌溉以保障农业发展,持续供水以保障周边居民饮水等等。而水库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存在许多六七十年代的小型水库,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水库建设时使用的各项建设技术水平极其落后,使用的建材质量不高,再加上当时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运营后的维护与保养意识不强,导致这些水库在运行多年后存在多处病害、险情,严重影响了水库的功能性。这些已经出现问题且已达到病险程度的水库,不仅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属性,还会威胁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1]。因此,本文围绕某病险水库的加固施工提出以下几项有效措施。
1 加固修整措施
某病险水库为小型水库,基础设计功能为防洪排涝与田间灌溉。水库下游灌溉面积共66.67h m2,水库总库容为110.94x104m3,水库设计和校核洪水位分别为37.31m、37.54m,对应库容分别为106.11x104m3、110.94x104m3–。经综合评定,该水库加固整修工作要点如下:
第一,该水库大坝处存在渗漏问题,使用黏土心墙开展针对大坝的防晒施工处理,以堵塞渗入点。心墙深度进入坝基砂质粘土超过2m。
第二,开展上游坡、下游坡与下游坝脚的整修处理,在上游坡处设计10cm 厚的混凝土预制块,在下游坡处重新建设框格网草皮,在下游坝角处增设贴坡返滤。
第三,水库溢洪道严重受损,且存在现有防洪排涝功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因此在除险加固时,开挖并修建了全新的溢洪道,并增加了溢洪道的进口段与陡槽段,以满足防洪排涝需求[2]。
第四,该病险水库地坝下涵管与斜管有严重破损。经详细检验后,决定采取拆除重建方案做整修处理。
第五,为了保障水库加固施工的有序开展,额外加盖了大坝安全观测设施,同时建设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用房,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通讯平台[3]。
2 加固施工管理概述
为确保水库加固施工可有序推进,与之对应的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可顺利开展。本项目基于项目特征,设立了完整且健全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该项目由项目法人总体负责,在监理单位的监督管控之下,由施工单位做质量保障,由政府部门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执行验收、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本工程采取总监负责制,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施工资料的汇总、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原材料质量控制及关键施工单元等重要工程的监管力度,在隐蔽工程单元、混凝土浇筑与土方夯实回填等高难度、高复杂度施工单元中,坚持贯彻旁站监理制度,开展现场管理,全面提高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4]。
在本次水库加固管理施工中,采取了三检制规则,实现了工程外观质量与工程建设内在质量的综合管理,以施工操作规程、质量检测制度与工序验收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施工检测与管理效率。
3 准备阶段管理措施
3.1 项目前期准备
(1)水库加固工程属于民生类工程的除险加固工程,在前期准备阶段,应由项目法人对水库加固工程的具体工期、施工质量、工程安全以及工程投资做总负责,并由相关部门完成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的初步编制与初步申报,办理好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手续,完成招投标工作,并有序落实项目资金,完善工程组织管理架设,对工程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及后续竣工验收阶段做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效管理。
(2)在本工程建设期间,该项目领导小组以国家规定规范为核心标准,制定了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在保障管理制度条例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础上,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及施工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将工程施工管理落到实处。
(3)健全工程建设的资金成本管理,强化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与综合管理力度,保障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建立完整的资金管理机制,落实专户储存,确保专款专用,项目所用资金应单独建账,特殊款项特殊管理,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2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早于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就应明确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在合同中写明履约保证金以及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方式与规则,并有序开展针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5]。
(1)开展工程设计审查,解决施工时设计变更的问题,并将其纳入合同条款内。施工图纸的审查应由专家组负责,施工时有设计变更需求后,应有设计单位驻工代表参与签证,待设计变更落实时,应得到项目法人的同意,如有重大变更,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及造价管理,则需严格遵循规范与要求,向上级部门报告,征得同意后方可予以落实。
(2)做好工程计量管理。合同规定限度以外的工程量增加,签证应由多方负责人共同参与,还须征得项目责任人许可。注意,合同外的工程计量费用支付,应于最终决算审计之后开展。
(3)落实工程价款支付。支付工程价款时,应严格遵循合同条款中设定的分期,分批或按进度支付。
4 施工阶段管理措施
4.1 施工流程安排
根据本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明确工程施工等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在流程安排上,要涵盖施工前期准备、加固修整措施实施、现场作业清理及最后的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待项目正式开工后,由施工方进入施工现场,做专项核查检验工作,做好前期项目准备,包括施工过程中各项轴线、水准高程点及控制坐标的精准测量与多次复核,确保施工准备阶段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与信息精准性达标。之后,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及施工设计图纸,完成施工现场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及施工道路的建设工作,为后续大量建材大型、设备入场做足准备。考虑到本次施工需建设大坝安全观测及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用房,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应安排相关建筑人员进入现场,开始临时房屋建筑建设工程。施工控制点的测量与复核工作完成后,施工方务必遵循设计图纸中的要求,采用专业设备与规范的施工标准,开始作业面清理与作业面修整,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优良的施工环境。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即可开始项目正式施工。
根据上述施工流程规划,本次施工管理中应保障施工程序的合理性,从工程整体视角出发,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与安全性。在施工时,应遵循先主后次、循序渐进的基本施工原则,要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重心,针对部分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的子项目应予以重点关注。同时,根据该项目的施工流程规划,要求各分项工程严格按照施工段划分标准有序落实施工计划。加强对分项工程工序与建设速度的管理力度,待分项工程经质量检测确认合规后,方可移交下个分项继续施工。各个分项工程应设置独立的负责人,在分项目正式开工前,按施工标准与管理策略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策略,开展对分项工程的风险评估,并建立起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或处理策略,以保障各分项目能有序推进。
4.2 施工准备工作
(1)明确施工流程后,应在工程正式开始前做足充分准备,一一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如施工方完成控制点测量与复核后,应基于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全方位的地质考察与综合勘察工作,包括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地质地貌情况、自然环境、周边生态等。在充分了解施工区域各项数据资料与信息后,综合分析当前施工方案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加以调整优化。
(2)施工方案设计完毕后,应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部门的专业人员开会商讨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对方案做精细化复核。任意部门对方案中任意细节提出疑问,设计部门均应给出确切回应。如有异议,则需多部门共同商议解决,强调参建方的共同参与,发挥出合力作用,解决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将后续施工质量问题和工艺变更等对施工管理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3)水库加固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工程建设时选用的材料及工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所以在正式施工前,要求施工方斟酌选取性价比最高的优质建材,提高水库加固工程质量与造价管理效果。
(4)正式施工前,组织相关建设主体开展前期技术交底作业,保障所有基层施工人员均能掌握标准的水库加固工程工艺、技术及相关操作的规范与具体流程,了解工程特征及相关信息,明确施工注意事项等。
4.3 质量管理
水库加固工程的施工管理应由项目法人对整个工程质量负责,做好工程建设质量把关工作。而具体的各道工序的管理细则,则由建设单位的相关责任部门各分项工程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建设方需组建或聘请监理队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的优秀技术人员,作为驻工地代表,参与工程建设,以便全程落实好加固工程的各项质量管理作业。要求监理方驻工地代表对工程建设期间所有关键单元工程、隐蔽单元工程做系统检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处事方针,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实际施工时,每一道工序完工后,均应由施工队伍与监理队伍共同检测,确认该区域初次核定质量达标,再由施工方联合小组再次检查,并对该道工序的质量等级作出评定,方可完成该道工序的验收与签证手续办理等工作。
水库加固工程的质量管理离不开标准化的工程质量检测,在施工现场以平行检测与第三方检测为依据,有序开展质检。平行检测应基于技术标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对工程所用原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建设完毕后的实体质量做标准化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入场所用的原材料、施工时制备的混凝土、砂浆试块等的质量检验。单位在使用原料制作各种中间产品以及送检时,均应有监理团队全程参与。第三方检测需要委托有从业资质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该单位应得到项目工程的主管部门认可,通过项目审批后方可入场。第三方检测单位需要严格遵循检测规范与相关流程,完成工程质量检测,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同时,该单位需要对检测报告中所有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
5 档案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应做好施工全过程的档案管理,保障所用档案及资料的完整性。工程建设期间生成的所有资料数据,均需做好备份管理及电子档案储存管理,具体的工作细则要保证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前期,由建设方负责施工管理类的资料收集,在施工过程中生成的各项资料,则由施工方与监理方自行收集,并于后期交付建设单位,由专职档案管理与资料审核人员验收,确认资料合格后方可执行统一的归档处理,为后续竣工验收及工程决算提供便利条件和精准的资料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期间,资料的编制范围,应严格围绕工程竣工图纸开展,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最终需求以及施工时各项工艺变更情况,重新绘制或优化竣工图纸,保障竣工图纸清晰、整洁,能真实反馈项目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再交由监理单位审核。
6 施工后期管理措施
后期管理亟待整体施工完毕后,由建设班组开展自我检验与相互查验,详细查验隐蔽工程单元是否存在质量隐患。整体确认后,交由质量管理部门,做基于该工程项目的全方位检验,保障工程建设满足设计标准后,即可交由第三方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验收。如水库加固施工与预期质量标准相去甚远,必须指出具体问题,并将其反馈给施工方,限制施工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整改后再次验收,完全通过质量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7 结语
水利水电中,针对各病险水库的加固施工,是维护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加大水库加固施工质量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水库加固施工管理效率是极有必要的。在工程推进期间,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以及施工后期这三个角度出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管理措施,方能使水库加固工程达成预设的质量标准与要求,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姣林.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的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水上安全,2023(12):154-156.
[2]吴凯,王传良.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的施工管理措施[J].价值工程,2022,41(17):30-32.
[3]董凌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32+235.
[4]林天瑜.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论述[J].四川水泥,2019(06):209.
[5]闫河.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237+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