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摭谈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徐静

山东省兰陵县第九中学

摘要

新课标的出台,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创新与改进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注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就如何设计小学科学实验的探究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新课标;探究活动;设计

正文


2022版新课标颁布,培养核心素养成为学科的重要目标。科学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仅仅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型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品质,它是学生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智慧发展的水平。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小学科学中,教师设计良好的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加热爱科学,同时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也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

一、创设探究情境体验科学乐趣

教师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应向学生们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不断探究科学的奥妙,让学生们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体验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要在为学生们设计实验探究的时候为学生们更多的加入活动情境,逐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为学生们还原探究的情境,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以下的活动情境,比如体验式活动情景、操作类活动情境、调查类生活情种养类活动情境、竞赛类活动情境、兴趣类活动情境等,在科学实践探究课中教师让学生们在探究的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并且体验,并且内化为自己的内心真正的体验,让学生们不断体会科学的乐趣。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设计体验式活动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活动,如教师在讲《我们的身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单足走路或者进行一些数牙齿或者数骨骼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体验我们身体的结构。另外,教师设计操作类活动情景的实践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制作网页或者电子小报等,让学生们探索电子信息世界的奥秘,不断培养学生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在设计调查类活动情境的实践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们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比如调查生活中的电池回收状况,或者垃圾回收使用的情况等,让学生们在探究周边的环境的时候不断了解周边环境状况。

二、优化探究地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探究地点的选择。首先,教师选择的探究地点要能充分的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性,让学生们能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确保身体的安全。教师在设计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即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另外,教师在设计探究实践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们选择一些有实践价值的探究地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在设计种养类的探究活动时可以借用学校中的一个实验室,让学生们在这个实验中养一些常见的、易于管理的动植物,并且让学生们交流一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并且在饲养或者种植的时候能够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全面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另外,教师也要根据天气时间,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室外的科学实践探索活动,比如,在下雨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田野中观察是否有蚯蚓出现等,或者在有日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户外参加一些观察日食的过程,再如,在有风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去户外观察风向以及测试风的温度等等,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就会有更多的实践活动体验生活。

三、注重探究互动提高探究效率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课堂的精华,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加入探究过程中的互动,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互相交流,一起分享知识,让学生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占据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学习知识主要通过听教师灌输知识,但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时候要为学生们设计一些互动交流的环节,让学生们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轻松的学到更多的知识。

首先,教师在设计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考虑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活动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科学实践探究过程中为学生们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实践体验,尊重学生们的独立人格,允许学生们出错并且让学生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错误。另外,教师要让学生们能够及时抢救突发的“险情”,学生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遇到情况不要慌,要让学生们能够沉着的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不断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体会实践的乐趣。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设计周边的环境的调查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的和学生们互相沟通和互相交流,及时了解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科学实践探究的效率。

四、引导学生研讨耐心倾听发言

在科学探究结束后,我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种讨论并非随意的,而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而有意识和有步骤的进行探讨,为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教师与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互相讨论,针对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组织其他小组共同讨论,促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陈述己见,当学生在发表自身观点时,我们教师要细致和耐心倾听,由于小学生独特年龄特征和认知思维,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思维上难免会词不达意,此时我们教师要正确理解并积极引导。通过课堂表现作者发现:许多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完成以后,很想表达自身观点,由于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差异性,导致他们在观点上难免存在差异,为此,沃我们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质疑发问,进而起到分享彼此观点和丰富见识

五、强化探究拓展,提高科学素养

大自然丰富多彩,课堂上学习时间毕竟有限,为此,我们教师要促使学生将获取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此外我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进一步突破科学探究活动的时间性和区域性,由此一来,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兴趣得到调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这样,就能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地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教师在设计小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们考虑到实践地点的安全性,充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并且,教师在设计科学实践活动的时候要为学生们充分的还原实践的情境,让学生们体会实践的乐趣,最后,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和学生们进行较多的实践互动,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课堂任务。

参考文献:

[1]吴开其,张晋.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探究性问题的有效生成[ J]. 教学与管理,201666112):101-103.

[2]苏荟,何静. 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与分析[ J]. 教育探索,20194):96-99.

[3]肖菊连. 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2012,硕士.

[4]张俊. 让科学探究更富有意义——略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 [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