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谷晨梦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215228

摘要

教学评一致模式是以整节课中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评一致性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生物学科有着探究性的学习特点,教学评一致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生物当前教学评一致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模式的对策,旨在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习目标完成,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模式;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正文


引言: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思维,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造意识,为学生搭建一种平等的交流的课堂,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为学生打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课堂。生物课堂上的教学评是教、学、评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打造高效性的生物教学课堂。

一、初中生物当前教学评一致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目标观念不强,没有按照《课标》把目标再细分为课堂教学目标,把设定好的学习目标呈现。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事先精心地设计课堂,而是按照教材来整理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因为没有课前的教学设计,所以老师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教师对课堂的调节与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教学活动的安排,但却没有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致使教学活动偏离了教学目的,达不到最初的教学目的。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指导,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节奏,学到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缺乏目标意识,那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会出现偏离原本应有的课堂教学目的,甚至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降。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模式的策略

(一)关注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得到了充分贯彻,积极地把教育教学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实施差异化教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生物遗传、兴趣爱好、性格倾向、智力发展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在一个班级里,没有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学生。生物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考虑到各方面的差异,做好课堂前的教学设计。比如,以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为例,阐述如何将STEAM教育设计理念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将本节内容可以划分为3个项目的学习:气体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利用。我就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们的实际差别,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持续进行深度思考的动力。我们一致认为呼吸是指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那么,植物会呼吸吗?有人说:植物没有鼻、肺这些器官,因此植物不会呼吸;也有人说:“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也许某个器官会呼吸呢?”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个观点?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脑海里,植物只有光合作用,植物是没有呼吸作用的。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然而也只是停留在猜测的角度,接下来教师要搭建桥梁帮助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验证植物的呼吸会吸入氧气。设计实验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如何让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②如何知道植物的呼吸部位是某个器官呢?③如何证明植物呼吸会吸入氧气?总之,在实施差别教学法时,特别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备课的时候,老师必须要面向所有学生,不能把学生单纯地分成几个等级,也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资优生”,而应该从班上各个学生的错综复杂的状况出发,将性别差异、知识储备的差异等因素结合起来,设计出有差别、有梯度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并利用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差异,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开展合作探究,促进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元素融入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提问,走上深度学习的道路。另外,从小组协作研究的特征和需要来看,教师需要事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合作不但可以产生思想与认识的碰撞,也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他们的探究性思维,让他们在知道的问题上,在加强谨慎的分析的同时,还能提出新的问题,这对于初中生物审辩式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教师要积极地认识和掌握学生的学情特征,并根据个人特征和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打乱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学习团体的综合能力是平等的,不同的群体中的成员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在群体之间维持着公正的协作探索,在群体中形成一种有利于“审辩式”教学的气氛,可以使“审辩式”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为例,在进行“审辩”式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研究中进行分析、提问。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以及“神经系统的组成”,精心地设计测试题目,并用微信向同学们发送试题,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测试,并上交试题。老师们可以在对试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情特征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以《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为例,有些学生能很快地做出两个假设,即水温发生变化,金鱼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受到影响;水温发生变化,金鱼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不会受到影响。

(三)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

生物学是一门很有探究性、科学性的学科,如果只靠老师讲,学生就会觉得很累,而且很难理解。因此,老师要重视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实验,学生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生物学的现象与结果,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一般来说,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遵循两条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实验中去,使他们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生物试验的全过程,使学生对该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并将其记忆下来,从而为后面的实验提供经验性的支撑。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

结论:总之,在核心理念以及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下,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细致,教学的评价素养不足。本文主要提出了关注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开展合作探究,促进自主学习、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及动态评价,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几种生物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对策,旨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竹彩.探析初中生物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读写算,2018,(30):23.

[2]马俊.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考试周刊,2018,(60):164.

[3]刘飞.苏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2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