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邓丽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028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管理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效果。高职院校在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管理学生的信息,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执行效果。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一个集“思政教育、学生管理、信息反馈”于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在这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中,学生可以随时获取到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而学校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管理,并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还需要教师对思政教育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于不断优化和改进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管理的思政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学生管理;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与研究

正文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更在于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然而,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实现一体化的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已得到高度重视,但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与问题。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与社会相融合的思想观念。但现实情况中,个别老师的思政教育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个别教师缺乏专业的思政教育培训,融合思政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思政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及,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和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更加生动、接地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一体化有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有效增强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思政教育一体化核心管理理念,打破学科的学生管理壁垒,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中,从而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具有显著价值通过思政教育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课程中,在学生日常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加强了思政教育的力度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次,通过教师在不同学科采用可视化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教学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定义与特征

明确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定义

思政教育一体化,是指在高职院校教育阶段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系统的教育模式[2]。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要求在各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育活动中都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念的熏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全科育人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3]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构建体化思政育人的管理体系促进教师本着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当中,确保全过程思政育人的系统性,不断完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的精准衔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联动,全方位的促进体化思政育人管理体系的建立。

分析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一体化教育方式的特征

融合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一体化教育方式的特征:

首先,内容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各学科知识相结合,不仅限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背景,可以更加全面、多角度地开展思政教育,使得思政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多元。

其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能够增强不同专业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在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深化对思政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教师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微课教学中的动画视频、微视频等方式,使思政教育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

再次,强调理论联系生活的实际相结合,通过专业课教师设计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活动、城区环保公益活动、参观思政教育基地、校史馆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并运用思政知识

最后,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思政教师深度融合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全能型的复合人才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全面发展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全面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4]如图1所示,这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全面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各专业领域相关的前沿技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道德、品质、法治、国情、文化等多个维度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个学科,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促进专业教师将课程内容思政教育紧密相结合,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事热点定期更新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同时引入社会新闻、先进人物事迹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剧、小品、辩论会、朗读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提下进行思政教育,教师要在讲课过程中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开展社会考察、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专业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和学生管理及教学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政教育一体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

思政教育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不断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5]。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思政教育灌输方式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式等学习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设计模拟社会问题的情境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理解法律、法规、法治及社会规则和公民道德,从而增强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辨别能力。此外,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人物故事进行案例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教师讲述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生动地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达到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具高尚品德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

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应充分融合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目标。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通常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导,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导致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学习状态。然而,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

首先,思政教师应当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跟进思政教育模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通过思政教师建立一人一档的制度,将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和进度详细记录,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再次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通过教师开展各类活动,如团队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评价与反馈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进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思政教育知识的认知程度,而忽视了学生体验与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在互相评价中深入理解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价值,同时也能从他人的表现中学习到新的专业、素养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学习存在问题及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提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展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思政教育学习中的进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教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展开全面的、多元化的评价教学方式,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其次,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性”的评价与反馈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探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评价与反馈机制有效实施思政教育一体化策略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这一机制,可以持续、动态地观察和评估学生的思政教育素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促进思政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学习日记以及同学互评等方法可以关注学生掌握思政教育知识的情况,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道德判断、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方法,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不断创新有效的反馈机制过程性评价的关键学生和家长应被视为评价信息的重要接收者。通过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准确的反馈与评价促进教师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表现和进步,有助于学生调整专业学习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主动探究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融合学生管理工作评价方式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体系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将其视为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师开展有效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也应以思政教育为指导,思政教师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推动了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思政教育融合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融合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建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9):162-163.

[2]张启才,李姣.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139-141.

[3]沈怡萍.探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J].公关世界,2021(18):98-99.

[4]王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融合[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5):24-26.

[5]崔巍,董立花.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2,13(17):93-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