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引路,寓教于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的探索
摘要
关键词
习近平金句 小学道德与法治 劳动教育
正文
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习近平金句讴歌劳动、礼赞劳模,既引领青少年在热爱劳动、热爱创造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又能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
一、歌曲传唱,劳动最光荣
作为经典的劳动歌曲《劳动最光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前,仍然是劳动教育的好歌曲。从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始实施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植入学生脑海,伴随学生的成长。
课前听。在教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二课《干点家务活》时,教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向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学习,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
课中演。在教学《干点家务很不错》时,教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扫地、择菜、洗碗等家务劳动中分享劳动的快乐。此外,教师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学唱劳动歌曲、童谣,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
课后唱。教学《干点家务活》,教师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听、一起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要求学生伴随歌曲,在学做叠衣服、系鞋带等家务劳动中进一步感受劳动的乐趣。以便通过家校合力育人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二、榜样示范,劳动最崇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达勒维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就是要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在一个个可感、可亲、可学的榜样中感受劳动最崇高。
同学引领。在教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为父母分担》时,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对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无缝衔接“链”进行展示:一是展示在校内保洁、护花草、耕园劳动的劳动小能手:二是展示在家中洗刷、拖地板、练本领,逢节日学“三包”(低年段学包混沌、中年段学包水饺、高年段学包客秋包)手艺的劳动小巧手。三是展示学生定期去实践基地锻炼,参加相关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中的劳动小勤手。四是展示学生在课外实践、做公益,真力行的劳动小帮手。通过展示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对标对表,学得到、学得成。
劳模示范。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播放、介绍我校省劳模姜文海的先进事迹。在带领学生参观学校荣誉室中,了解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级竞赛中,荣获328个团体大奖,学生个人奖项达2415人次,学校“3456”科学教育机制获得三明市“教学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全国航空飞行营地校,福建省航天特色校等多项殊荣。科技教育成果和劳动模范、广大科技辅导员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研学拓展。课后,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劳模时传祥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刘少奇主席说的“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革命分工的不同。”让学生充分感受“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行行出状元”。
三、信念引领,劳动最伟大。
教师在道德法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100年伟大发展历程中汲取奋斗的力量。通过组织党史故事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精神,继承发愤图强的革命传统,在劳动中迎难而上。
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激发学生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志向。”写入教学目标。通过思政课校本“四学”模式(自学感知、互学明理、研学拓展、践学合一)实施教学。在研学长征精神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征精神过时了吗?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在学生思考、讨论以及完成课堂自学单、交流后,组织学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论述长征精神的视频。随后教师小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践行长征精神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合唱与情景表演《七律.长征》”,观看祭奠革命先烈的图片“永远跟党走”。朗诵习近平金句“今天你们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你们身上实现”。“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通过课例《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组织学生在朗诵习近平金句中增强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锻炼中,不怕累、不怕苦------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四、知行合一,劳动最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教师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在学科融合中加强劳动教育。
加强辛勤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奋斗美。教师在道德法治教学中,要引导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让学生展示辛勤劳动习得的技能:整理书包、择长豆这一劳动技能看起来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蕴藏着不少技巧和智慧;二年级的学生比赛系红领巾、剥蒜头,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三年级的学生可进行系鞋带、做笔筒比赛;四年级的学生削苹果,制作感恩节贺卡;五年级的学生比赛做灯笼、水果拼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技能比赛;六年级学生比赛包水饺等。
加强诚实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诚信美。教师在道德法治教学中,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通过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耕园”,让学生利用劳动课和课外时间参与种植,为农作物松土、施肥、浇水、除草、采摘,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从“认知”到“实践”,在劳动中回归教育本真。孩子们从课堂走进广阔的天地,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让诚实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创造美。教师在道德法治教学中,通过思政、科技、劳动学科融合,增强教育合力。“富含萝卜素,维生素B2,钙含量较高。生长时间120天。”这是四年级学生在学校耕园的蔬菜生长规律探索表上所做记录。让学生既出汗、又增智,在劳动教育课中融入科学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立德树人。
【本文系2023年度三明市教育综合改革立项课题“小学‘五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