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模式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改革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合作、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化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儿童在参与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探索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还促使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的深化。首先,游戏化教学通过将学习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们不仅能够积极探索新知识,还能以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这种自主性选择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课程游戏化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身体活动与认知游戏,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以提高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此外,游戏化教学环境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造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幼儿能够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从而拓展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知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
另外,课程游戏化能够更好地关注到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最后,游戏不仅带来知识的学习,也使幼儿体验到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成功与挫折中学会勇敢面对挑战,培养了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为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更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儿童全面成长的关键途径。
二、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要点
1.潜隐性
幼儿园的隐性课程与正式的课程一样,都是幼儿园的一个主要内容,个性的完善具有潜意识的功能,是儿童快乐的儿童成长的保障,因此要充分发掘其潜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以暗示、感染、模仿、熏陶等的心理方法对儿童产生影响,其对幼儿的作用则更为深远,表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以及交往方式等。在玩的时候,要用亲切的语言,欣赏的眼神,适当的动作,和蔼的态度,要帮助他们想象,要回应他们的游戏,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教育幼儿学会礼貌待人,分享合作,并能对幼儿的互动方式产生积极的作用。
2.生活性
生活是教育之源,游戏是学习之乐,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掘每日生命中的教育机会来进行。在农家乐里体验了现代人的生活,还能一边品尝美味的食物一边观看演出,我们就创造了情景,指导小朋友在草坪上建造漂亮的农家房子,自己表演舞蹈,在自家的草地上品尝美味的表演,在沙滩上掘一条水渠,建造一座农庄,这样,游戏、课程、生活就有了关联,这种融合可以是教师的预先设定,也可以是儿童自己创造出来的,使幼儿的游戏更加丰富,更加丰富了儿童的游戏。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1.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游戏
最大限度地利用团体的能力,让孩子们有一种存在感。唯有通过团队协作,才可以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存在感。孩子们也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才可以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获得骄傲和信心。同理,一个孩子在帮助了另一个孩子以后,在自己有了问题的时候,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会伸出援手,这就无形地说明了每个孩子在队伍中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孩子们对《走跑交替》《剪刀石头布》等活动的热情,尽管这些游戏很简单,但当它们与教育内容结合到一起时,就可以发挥出它们的创造力和耐玩性,这也足以证明,将游戏重叠到一起,可以防止游戏的单一性,同时,老师用来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的环节和策略也会随之增多,让孩子的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有趣。
2.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游戏
除在平时的教育中实施之外,还可以将游戏化的教育方法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增强孩子与生活的联系,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例如,可以以幼儿每天的学习为基础,或者是在中午休息等阶段,为他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活动,激发他们在日常的活动中进行一些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进行游戏,提高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深入地认识大自然。此外,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绿色的游戏,例如,指导孩子可以用一些丢弃的东西来制造小玩具,让孩子能够建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养成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与幼儿年龄相符的游戏
孩子们对自己所知道的未知的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因此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会不断地在网上收集一些与孩子们相适应的小游戏。然而,许多网上的“小游戏”都来自“娱乐节目”,这与儿童的认识不符。此外,老师也要积极地参加到儿童的游戏当中,成为儿童最重要的游戏人物,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老师可以按照孩子们的理解,在网上收集到的一些游戏,灵活地改变一些游戏的规则,从而减少一些难度。例如,逢七过,对儿童而言,可以将其规则修改为仅包括七的数字,依据儿童的数学水平,将其上限设定为10-100,而在讲过之后,可以改变为扮个鬼脸,学个小猫叫,以此来丰富儿童的学习气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数数的水平,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4.总结巩固评价激励
在幼儿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中,进行了一个对孩子进行总结、巩固、评价与激励的过程,能够发挥给课程注入一种精神内涵的功能,为实现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优秀成效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推动幼师进行教育和教育的创新,健全幼儿园的课程评估和激励制度,幼师可制订出具体的活动和引导计划,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基本的理念,全力推行激励性的教学评估,让幼儿园老师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提高“游戏性课程”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小蚯蚓找妈妈”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幼师可以以幼儿在参加这些活动时的具体表现为基础,对其展开总结、巩固与评价,从而让幼儿通过在游戏活动中的模拟,来感受到小蚯蚓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态。并指导他们从动作中体会到了母亲的爱,进而让他们产生一种不与母亲分开,不与母亲分开的情绪体验,帮助他们实现高效的课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与理解进行了帮助。此外,幼师还可以利用儿童游戏化课程的学习行为,展开对儿童进行评估和引导,并对儿童进行称赞和鼓励,让他们能够通过幼师的称赞,来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从而让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参加到这门课程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在实施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幼师们在总结和巩固的环节中,可以展开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推动以游戏化课程为主的教学发展,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率,帮助幼儿的成长,让幼儿在幼师的肯定和称赞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进行游戏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从而使幼儿园的“游戏性”课程在幼儿园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效果。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展现出来的优势,从而达到新颖有趣的教学目标,推动幼儿健康活泼地学习与成长,从而提高幼儿园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结语
总之,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模式探索,不仅为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途径。通过将游戏融入课程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估中,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认知与社交能力的发展,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未来,持续深化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将帮助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创造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案,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巫俐群.试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趋势[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谢英.浅谈幼儿园课程应然、实然及努力方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
[3]田波琼,杨晓萍.幼儿园课程权利及其运作——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4(06).
[4] 陆雨晴.树立革新理念优化课程游戏——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7(54).
[5] 顾世美.“游戏、主题、材料”——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7:93.
[6]沈青.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12.
[7]仇璇.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构路径与课程实施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8):53.
[8]王敏.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新课程.综合,2019, (011):P.7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