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盈盈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泉小学 271000

摘要

如今随着九年一贯制办学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高对衔接教学的关注度,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方向,及时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初衔接过程。基于此,本文对小初衔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全面探究,致力于为相关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初衔接;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教育行业在不断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向核心素养教育方向过渡。小初衔接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新课改标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学习框架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小初衔接数学教学成因

)教法的变化

大部分教师会存在一种错误思想:觉得理论讲解就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知识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初中时期的学习仅仅依赖教师的口头论述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不能深入掌握数学原理,因此就会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致力于改进这一问题并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一定要及时优化教学形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与合作意识,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为“教”向“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保障。

)学法的变化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并不大,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要仔细听讲就能够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却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时期,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也会随之而提高,这些学生由于不能及时吸收教学知识,就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所理解的知识点也十分碎片化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构建健全的学习框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举一反三能力

二、培养小初衔接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找准衔接点,做好知识铺垫

九年一贯制教学背景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全面掌握数学教材的知识点以及不同内容之间的关联探究“小”升“初”的衔接要点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且合理的渗透这些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思维水平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来对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进行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带有数学和符号的卡片进行制作,并使其充分的融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指导一名学生对一个卡片和两个数字进行选择,而另一个学生就需要实施计算的过程。在这种游戏的作用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从而促进自身学习感受的不断增强,真正做到从“已有知识未知知识衔接为学生的后续运算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注重思维过渡,强化思维能力

活动情境层面来看,操作类情境是其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内容如果想要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动手操作是极其必要的环节充分结合活动化情境和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直观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征来对操作类活动情境进行构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四边形”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将信封发到学生手中每个信封中都含有形状、大小不一样的四边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正确分类这些四边形,通过自主实践操作,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四边形的掌握并探索不同四边形之间的异同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这种情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从而更好的完成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进入到数学推理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

(三)指导解题思路,收获良好习惯

数学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小学数学学习特征的分数应用题,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一题多解的解题形式,从而提升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道分数应用题:小李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会在课后时间对《十万个为什么》这一书籍进行阅读。在第一天小李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内容,在第二天小李又读了20页,如果继续阅读4页,那么小李就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那么大家能够算出小李第一天阅读了几页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解题方法来进行思考。第一种方法:将小李第一天的阅读页数设为x,那阅读的总页数就可以用x÷来表示,由此可以列出方程式x+20+4=),最终解出x=6,所以小李第一天阅读了6页。第二种方法:假设书籍的总页数为x,那我们可以列出方程x+20+4=x,最终算出x=60,由书籍总页数可以推断出小李第一天读了6页。这种解题方法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同时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和思考热情,使学生在面临难度更大的题目时可以掌握解题技巧,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及时给予反馈规范学习行为

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提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构建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目标来实施科学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相互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管是作业设计还是教学提问,教师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收获准确的反馈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调整,从而更好的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初衔接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一定要全面掌握小学时期和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和兴趣爱好作为首要基础,在此背景下,及时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思想渗透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学习技巧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小初衔接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游宪龙.培养数学素养顺利衔接初小——浅析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7):2.

[2]李莉婷,崔淮玲.做好小初衔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8):42-43.

[3]林翠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谈小初衔接的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23(28):85-87.

[4]秦永祥.“不教的数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初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00(011):P.84-84.

[5]欧锦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初衔接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21,000(012):12.

[6]陈亚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初数学衔接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1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