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田园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橡树湾小学 063000

摘要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小学教学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语言素养有着重要影响,而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推动下,小学语文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其中就包括了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经典诵读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智慧,更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力、思维能力和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为了详细探究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实践,本文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经典诵读;小学语文素养;实践研究

正文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受到了重视,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素材、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经典诵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有助于弥补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不足。本文重点分析经典诵读对培养小学语文素养的作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实践措施,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经典诵读对培养小学语文素养的作用

  近年来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教学需求,各科目教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则是通过经典诵读来培养小学语文素养,该方式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经典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词汇,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优美、精准、生动的词语如古诗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词精妙,学生在诵读中能体会到这种精准用词的魅力,从而积累更多高质量的词汇,为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经典作品大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学典范,其语言表达规范、严谨。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种规范语言的熏陶,逐渐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经典诵读通常需要出声朗读,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发音和语感。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语速等口语表达要素,使口语表达更加清晰、流畅、自然。经典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历史、哲学、道德等多个领域。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等,这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培养小学语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小学语文素养内涵理解比较片面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愈发重视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教师也是下足了功夫,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发现部分教师随小学语文素养内涵理解比较片面。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尤其是书面考试成绩。考试内容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考查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不得不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字词的拼写、读音和释义的反复练习上。让学生通过机械抄写的方式记忆生字词,进行大量的词语填空、造句等语法练习,却忽视了字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学生虽然能记住字词的基本形式,但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却难以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掌握字词的语义内涵和语用情境。

2.2忽略了诵读对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大量时间用于字词讲解、课文分析和习题练习等环节,留给学生诵读的时间极为有限。学生的课外时间虽然相对较多,但在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情况下,诵读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些诵读任务,如让学生回家背诵某篇课文或古诗词,但没有给予具体的诵读方法指导和监督检查。学生在课外可能会因为其他学科作业的压力或缺乏自律性,而忽视诵读任务。即使进行诵读,也可能只是机械地背诵,没有真正理解和感受作品的魅力,无法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以集体朗读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全体学生参与,但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和个体差异。集体朗读时,部分学生可能只是跟着大家一起读,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3、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实践措施

3.1优化选择诵读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随着经典诵读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精心挑选经典诵读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简单易懂、富有韵律的古诗词,如《咏鹅》《静夜思》等。中年级学生则可以增加一些经典的古代散文片段,如《论语》中的简短篇章、《孟子》中的寓言故事等,同时继续深化古诗词的诵读,拓展诗词的题材和风格。高年级学生可以接触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经典作品,如长篇文言文经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以及经典的现代文学作品片段,如朱自清的《匆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除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还可以适当引入国外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经典童话等进行诵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魅力,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典文化作品,如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藏族的民间故事等,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3.2创新经典诵读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了语文的魅力,随着学生需求的不同,教师还需要创新诵读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根据经典作品的内容和意境,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在诵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山林的图片、视频,播放潺潺流水声、鸟鸣声等音效,营造出山间傍晚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诗歌中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经典作品中的故事场景再现出来,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增强诵读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诵读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将经典作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在诵读古诗词时,配上相应的古曲音乐,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诗词的韵律美。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示经典故事的内容,如《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诵读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作用,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语文素养内涵理解的偏差,影响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质量,而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小学语文素养需要优化选择合适的经典内容、创新诵读方法,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舒海燕,姚艳萍.经典诵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 2022(5):2.DOI:10.3969/j.issn.1004-8359.2022.05.026.

[2]雷亚丽.利用经典诵读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实践研究[J].新课程, 2023(7):43-45.

[3]孙甲寅.经典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 4(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