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群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教育集团新城高级中学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的地位逐渐提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当中,其中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下面就以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研究为中心进行探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突出体育学科教学价值。


关键词

功能性体能训练;高中;体育教学;融入

正文


引言

功能性训练,最早源于帮助患者术后康复的训练,如今延伸为一种提升运动表现和成绩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以及核心控制能力,从而提升运动水平和成绩。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目前高中生普遍现状来看,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大、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传统的体育教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但在促进学生身体功能全面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而功能性训练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要能够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功能性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

1、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原则

1.1个性化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以及运动能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青少年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骨骼、肌肉、心肺系统等都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骨骼易受伤、肌肉力量相对不足等问题,那么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调整训练强度、频率和内容,确保既促进发育又避免过度训练。所以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能水平等个体差异,并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1.2循序渐进原则

    功能性训练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去逐步增加训练符合和难度,使得学生身体各个系统能够逐步适应并产生适应性变化,在高中阶段当中,学生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运动来增强自身素质,教师要能够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从起始阶段低强度、低难度开始,帮助学生熟悉训练动作、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并初步建立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认知。后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和训练状态,确保训练负荷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1.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系统的提升,更要注重身体整体各部位、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训练计划上要涵盖上肢、下肢、核心肌群、柔韧性、协调性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得身体各个部位在训练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发展。当然全面性还注重身体各系统的协同,教师要能够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相互支持,这样来确保功能性训练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完善课程体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功能性体能训练,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结构,以此来明确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果,在结构上要分为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训练、评价体系,为实践训练打下基础,还要去教授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技能技巧,设置专门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实践课程,最后还需要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育素养,每一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能够确保功能性体能训练教学顺利开展并体现其教学效果。随后要去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以往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讲,教师要建立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养,课程内容上要紧密结合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原则和特点,要去融入基本动作,如深蹲、平板支撑等,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要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内容,如篮球、田径等,考虑学生未来运动项目的发展,其中在课程内容的完善上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和需求,开设个性化功能性体能训练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教师构建基本框架,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以此来促使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有效融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2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够满足当下高中体育教学,教师要能够去针对学生实际教学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融入来讲,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新时代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利用好现代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直观展示动作要领、训练效果和常见错误,例如通过播放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视频,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深蹲、俯卧撑等基础动作的标准姿势。游戏化教学也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身体素质,如可以设计“深蹲接力”游戏,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深蹲次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下肢力量,还增强了其团队协作能力。后续结合学生功能性体能训练,教师可以联合学生或学校组织一些功能性体能训练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自我。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能够发挥好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兴趣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功能性体能训练计划。

2.4构建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得教师全面、客观地看出学生在功能性体能训练中的表现,要想有效持久将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训练,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评价标准上,除了结果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体能指标和动作质量进行评价,如速度、力量、耐力等,动作质量则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和质量,确保学生在训练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也要进行评价,学生只有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才有意义,因此在每次评价的时候都要对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进行重点评价,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这一点可以通过出勤率、课堂表现、训练日志等进行评价,团队协作也不可忽略,很多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完成,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也要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观察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其次教师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记录下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然后结合体育成绩综合评价。

结束语

    功能性体能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的结合,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运动表现。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遵循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如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等,以此来促使功能性体能训练有效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朋.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4,(11):37-39.

[2] 陈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的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   2024.

[3]姚远洋.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拳击与格斗,2022,(05):26-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