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与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乔伟

​国华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风电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然而,风电场在接入电网时,由于其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风电场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维持电网频率稳定至关重要。因此,研究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以及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对于提升风电场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正文


1风电场的特点

1.1风力发电的间歇性与随机性

风力发电是一种典型的间歇性能源形式,其发电功率受到风速、风向、空气密度以及风轮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速的间歇性变化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呈现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在风电场并网运行时,会对电网的频率稳定性产生挑战。此外,风资源的随机性也增加了风电场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使得电网调度和运行管理更加复杂。

1.2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风电场的大规模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功率平衡、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等方面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可能导致电网功率的供需失衡,从而引发频率波动;另一方面,风电场接入电网的位置、容量以及控制方式等因素,也会对电网的电压分布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风电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对电网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2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2.1一次调频的基本原理

一次调频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荷发生波动时,通过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来维持系统频率稳定的控制措施。对于风电场而言,由于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一次调频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2.2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2.2.1 风速预测

风速预测是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准确预测风速的变化趋势,风电场可以提前调整风电机组的出力,以应对可能的功率波动。风速预测技术结合了气象学、统计学等多种方法,通过收集历史风速数据、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实时风速信息,建立预测模型,实现对未来风速的预测。

2.2.2 有功备用

除了风速预测外,基于有功备用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也是风电场常用的控制方法之一。有功备用是指在满足电网正常负荷需求的基础上,风电场额外预留的一部分发电容量,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功率波动和突发事件。在一次调频过程中,当电网频率偏离正常范围时,风电场可以根据有功备用的实际情况,快速调整风电机组的出力,以恢复电网频率的稳定。这种控制策略可以确保风电场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有效抑制电网频率的波动。

然而,有功备用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和电网的需求。过多的有功备用会导致风电场运行成本的增加,而过少的有功备用则可能无法满足电网对频率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基于有功备用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2.2.3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作为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时,迅速吸收或释放能量,以平衡电网的功率需求。具体来说,当风电场输出功率超过电网的需求时,储能系统可以迅速吸收多余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而当风电场输出功率不足以满足电网需求时,储能系统则可以迅速释放储存的能量,以补充电网的功率缺口。通过配置储能系统,风电场可以实现对输出功率的精准控制,从而有效地提高风电场一次调频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这不仅能够减少电网的功率波动,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还能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尽管储能系统在风电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成本和寿命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考虑。目前,储能系统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增加了风电场的投资成本。同时,储能系统的寿命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充放电次数、工作环境温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推广和应用储能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成本、寿命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储能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2.2.4虚拟惯量

虚拟惯量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算法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惯量特性的方法,以提升风电场在频率调节中的响应能力。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可以在负荷变化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然而,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多为异步发电机,缺乏这种惯量特性,导致在负荷突变时,风电场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

虚拟惯量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网频率的变化,利用控制算法调整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使其能够模拟出类似于同步发电机的惯量特性。当电网频率发生波动时,虚拟惯量技术可以迅速响应,通过调整风电机组的转速或功率输出,为电网提供额外的惯性支撑,从而减缓频率变化的速度,为其他调频措施争取时间。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风电场在频率调节中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对于提高风电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虚拟惯量技术的实施需要考虑到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电网的需求。不同的风电场可能具有不同的机组类型、控制策略和并网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和优化。

 

3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3.1风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风电场自身的特点、电网的结构和参数、运行方式以及外部扰动等。其中,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性、电网的拓扑结构和强弱程度、以及运行方式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风电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3.2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3.2.1时域仿真法

它通过模拟风电系统在时间域内的动态响应过程,能够详细展示系统的运行情况。这种方法对于理解风电系统的动态特性、评估系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时域仿真法的计算量较大,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复杂的风电系统时,可能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和大量的计算资源。

3.2.2频域分析法

通过分析风电系统在各个频率段的响应特性,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系统的稳定性状况。这种方法在揭示系统振荡、共振等稳定性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对于复杂的风电系统,其频率特性可能非常复杂,导致分析难度加大。此外,频域分析法通常需要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一定的简化,这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2.3基于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考虑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如风速、风向、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等,从而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稳定性分析。基于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还可以对风电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然而,建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否则可能导致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较大差异。

3.3提高风电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3.1优化风电场布局与机组配置

风电场的布局和机组配置对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可以减小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降低对电网的冲击。例如,可以根据地形、风速分布等因素,优化风电场的选址和机组布置,以提高风电场的整体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在选择风力发电机组时,应充分考虑其性能、可靠性以及适应性等因素,确保机组能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稳定运行。

3.3.2改进风电场的并网技术与控制策略

并网技术是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关键环节,对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进并网技术,如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无功补偿技术等,可以减小风电场对电网的负面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此外,优化风电场的控制策略也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风电场输出功率的精准控制和平滑调节,减小对电网的冲击和扰动。

3.3.3加强电网侧的支持与协调

电网侧的支持与协调对于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电网应加强对风电场的接入管理和调度控制,确保风电场能够按照要求稳定运行。同时,电网还应加强与风电场的协调配合,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在风电场出现出力波动或故障时,电网可以通过调整其他电源的出力,来平衡风电场对电网的影响,保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4未来发展建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控制策略、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为风电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加强风电系统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研究风电与光伏的联合发电技术,通过优化两种能源的输出功率,实现能源的平稳供应和减少能源浪费。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实现对风电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风电系统的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还可以为风电系统的优化和改造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风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加强风电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风电系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

 

结语: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风电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风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风电系统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的优化和改造措施,对于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相信风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为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明扬,白迪.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

[2] 史学健杨培宏亢岚等.风电场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J].水力发电202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