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谭思新

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528447

摘要

从“大概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来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随着近几年教育行业的发展,对于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范围也愈来愈广泛。基于此,本文全面探讨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大概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致力于使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

大概念;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正文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研究“大概念”层面成就也颇为显著。学科知识的本质特征呈现就是“大概念”核心含义由于持久性特点,使其具备良好的迁移应用作用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含义来说,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知识学习框架。大概念背景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的大幅提升

一、大概念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

大概念的实质含义就是在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有效连接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知识,最终构建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整合体。大概念能够将学科特点呈现出来也能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是连接相关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而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往往会将特定主题作为依据使知识内容更加具有整体性、系统,教师可以重点关注某一课时的内容,并对具体的实践材料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单元。换句话说,大概念的“整合”也就是大单元教学“主题”,大概念是大单元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

大概念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大单元教学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参与性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科学性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拓展学生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一)开展情境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所秉持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就是情境教学的原则。在进行情境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主要依据,来对维度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也要把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融合。例如,教师在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这个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场景,不能想当然。比如,经常会有老师引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但实际上有多少学生有过这种经历呢?不如就拿学生们经常遇见的场景,比如,“汽车经过时的汽油味”、“路边的烧烤”等,这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兼顾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从物理学角度解释期中的能量转换、还可从环境科学角度分析其中的环境污染等。这种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对化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充分挖掘。

(二)渗透式教学,降低大概念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

“化学用语”这个大概念在相关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难度大、数量多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主要特点,然而却又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们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化学用语的用法和含义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些“化学用语”的“轰炸”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畏惧的心理,自身的学习信心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化学用语”科学且合理的渗透在课堂中,慢慢引导学生熟悉这些用语。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不同的化学用语。如可用胡萝卜球、白萝卜球、青笋球、蓝莓等代表不同的原子。让学生组装水分子、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等,从而快速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又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可以用磁铁贴上不同颜色的纸片代表不同原子,先让学生组装出过氧化氢分子,然后组装出水分子和氧分子。此时,学生会发现如果一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无法再组装出一个完整的氧分子了,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这个基本要求。也把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从定性层面上升到了定量层面,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定量思考的核心素养。这样学习化学用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设计单元分层作业,强化大概念教学,培养学生基础能力

“碳和碳的化合物”大单元教学为例致力于强化学生对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设计多层次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多维度能力。用基础性作业巩固学生的双基知识,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设计实验设计题使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设计实验,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差别,可从定性定量两个维度来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设计探究性作业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比如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比如可布置学生利用周末,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中山市在低碳行动方案中的措施与成效,形成调查报告。并对所在社区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重点大户进行监测,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进行深度学习升华对大概念的理解,提升大单元教学实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学生刚刚学习过的概念、基础知识等不理解、遗忘、不会迁移等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是被动地学习。课堂上的所谓知识接受,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要想提升教学实效,教师可在大单元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深度学习的资源和项目,使学生在学术和个人发展方面取得长远的成功。教材中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每一个活动背后都蕴含了对学生认知和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教师也可结合实际,自己安排一些小制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深度学习活动。如在学习了气体制取和收集后,我会安排学生在家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组装并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彻底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地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完成任务,既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比如,在学习了酸碱盐后,我安排两课时的连堂课,让学生体会用发酵粉做馒头。从最开始的和面开始,一直到把馒头蒸出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节课是学生在初三一年化学课中,记忆最深刻的一节课,通过这节课,使学生认知到化学的魅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在设计深度学习内容时,教师要舍得时间,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这样会让教学实效大幅度提高。

总之,致力于提升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大概念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具体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其能够符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标准,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陆玉涵.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3(19):49-52.

[2]许宁容.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与实践[D].闽南师范大学,2023.

[3]于洋  傅海伦  晁冉冉  王浩“先教后学”的多重解读和理性审视—《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5-1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