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美术创造力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周光倩

永福县第一初级中学541899

摘要

美术创造力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激发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培养合作能力和想象力。它是学生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有力途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想法和憧憬。美术创造力就像一把独特的钥匙,能够开启他们内心深处情感的大门,让他们将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情绪通过画笔、雕塑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在具体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加快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开展认真的探究活动,确保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指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创造力

正文


前言:

在当今强调创新和综合素养的教育大环境下,美术创造力不仅仅是关于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能力,它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能力的体现。这种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初中美术的教学优势,采取有效的培养方法,争取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一、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快速发展且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正处于极为活跃且充满可塑性的状态。美术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是为这春笋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且肥沃的土壤[1]。它能够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例如,当面对一片平凡的风景时,具有美术创造力的学生不会仅仅看到眼前的山水树木,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知和想象,将其转化为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也许是山水之间隐藏着神秘的精灵世界,也许是树木的枝叶构成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美术创作本身,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模式,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

(二)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层面考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创新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变革,而创新能力无疑是推动这些变革的核心动力。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走向。美术创造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在艺术领域,具有创造力的美术人才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富有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在产品设计中,富有美术创造力的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将艺术与功能完美结合;在科技领域,对于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工作,具有美术创造力的人员能够以更具创意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数据信息,使人们更易于理解。

(三)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维度出发,美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初中生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力有助于推动本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美术形式和文化元素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在具有美术创造力的初中生手中,可能会与现代的动漫形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新形式既保留了剪纸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元素,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传统剪纸艺术,进而推动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美术创造力

(一)深化美术课堂互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强调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科学深化美术课堂的互动环节,在师生与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美术知识与情感体验。

“美丽校园”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图片、动画、声像、文字等于一体特点,结合“设计我们的校园”课题教学目标、要求与重难点,科学制作课题电子课件,生动、形象呈现枯燥、乏味的课题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内外内容基础上科学制作微视频,引领、指导班级学生观看,在创设的多媒体教学情景中实时促进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围绕“我们的校园”这一话题,和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深化美术课堂互动,顺利展开“设计我们的校园”新课题教学。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已有的美术水平,设置难易度适中、层次又鲜明的课题问题,引领班级学生有效思考、分析,在课题问题解决中深入挖掘各方面潜能,科学理解、把握课题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有效指引中让学生围绕“如何设计我们的校园”这一问题,展开层次化探讨,在探讨思路、方法中进行创作且借助多媒体展现创作成果[3]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需要教育者运用多种策略,并且结合实际的教学实例来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往往存在着一些既定的标准和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例如,在绘画课上,如果教师总是强调某种绘画风格或者技法是最好的,那么学生就容易被这种单一的观念所束缚。相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比如,在一次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中,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家乡的建筑,而有的学生可能会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教师要尊重每一种创作思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这种包容的态度会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想法是被认可的,从而更有勇气去独立思考,挖掘自己内心深处对美术创作的独特理解。

(三)强调课外美术实践,培养创造力

初中生创造力培养离不开教学实践,而课外实践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归纳、总结课内教学基础上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强调课外美术实践的同时科学衔接美术课堂内外教学,促使学生提升美术理论知识层次的同时深化培养创造力。

“灯饰设计与制作”为例,在课内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分析、总结基础上强调课外美术实践,以“手工制作”为话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引领班级学生巧用生活中熟悉的废旧材料制作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灯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美术欣赏、美术创作等有机融合,设置梯度明显的实践任务,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中有效动手、动脑、动眼,在层次化课外实践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活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发展观察、想象、实践等能力中培养创造力以及美术核心素养[4]

(四)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可以在美术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形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提升创造力[5]

“校园文化墙设计”的任务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校园的文化特色、学生的喜好以及空间布局等因素,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文化墙方案,包括主题、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必须相互沟通、协作。例如,负责创意构思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以“校园四季”为主题,展现校园在不同季节的美景。而负责绘画的学生就要思考如何用画笔将这个创意生动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地交流,比如绘画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春天的花朵可以用更鲜艳的色彩来突出活力”,创意构思的学生则可能回应“那我们可以再加入一些小动物,让画面更有生机”。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美术创造力也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激发。

(五)践行开放性的美术理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依然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领路人,教师自身所倡导的美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会深深影响着学生们,教师应践行开放性的美术理念,言传身教,将这份理念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及实际绘画当中,并贯穿整个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产生深层次的感受,进而有更深层次的吸收。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或者作品持有包容态度,要发现闪光点,多激发、鼓励和引导。在开放性美术理念的熏陶与感染之下,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有效的引导,思维也会更加发散,在绘画的时候也会变得更加具有创造力

(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以技巧为单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显然不适用于对创造力的评估。例如,在一次以“未来城市”为主题的初中美术创作课上,有的学生绘画技巧并非十分娴熟,但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像会飞行的汽车与居住在云端的房屋。对于这样的作品,教师不能仅仅因为绘画技巧上的瑕疵而给予低评价。教师应从创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比如,从创意独特性角度看,该学生的飞行汽车概念可能是对未来交通方式的大胆设想,这反映出他突破常规思维的能力;从想象力丰富性而言,居住在云端的房屋体现了他对空间利用和居住环境的创新想象[6]

此外,评价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以一次手工雕塑课为例,有个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材料的组合,从最初的泥土与树枝的搭配,到后来加入了废旧的金属片。尽管最终的成品在造型上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完美,但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新材料组合的行为本身就是创造力的体现。

结语: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有效的评价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平. 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成功, 2021(8):3.

[2] 邓惠畅. 浅谈在美术学科中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初中中段年级为例[J]. 少儿美术, 2020.

[3] 李国宇. 初中美术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20.

[4] 唐慧. 以学生为本 展学生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 华夏教师, 2020(27):2.

[5] 赵娜.创造性思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眉, 2023(1):0013-0015.

[6] 王贇生.全面素质教育推进下初中美术教育创造力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 2021(19):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82.

[7] 李苏.初中美术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