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正文
基金支持:广东科技学院校级课题
东莞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域,自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传统的“三来一补”的制造模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被喻为“世界工厂”。2023 年上半年,东莞的GDP增速仅为1.5%,在广东位列倒数之位,其中存在的问题让人深思。随着土地成本增加、人口出生率走低、原料价格波动、数字化浪潮和人工智能兴起等各种国内外环境的突变,东莞传统产业面临着发展困境。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因此,如何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东莞传统产业现状
(一)传统产业的概念
有关传统产业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传统产业的描述,认为,传统产业是发展时间较长,技术较为成熟,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行业。
传统产业一般包括纺织、玩具、造纸、食品、农业、矿产业、家电行业、包装、住宿餐饮等产业。传统产业是区别于高科技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其通常处于行业中的低值制造环节,具备利润附加值较低、技术稳定、严重依赖与某些资源要素等特征。目前,传统行业的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困境,其生产能力已形成较多的闲置,其在组织结构、生产环节、销售等层面在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存在欠缺,部分企业面临招工不容易、成本激增、外贸订单减少、租金提升等困局。
(二)东莞传统产业现状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东莞市5大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为东莞的传统产业,可见传统产业占到了东莞支柱产业的五分之三。东莞传统产业在各镇街的布局见表2-1。
表2-1 东莞传统产业的布局
镇街 | 布局产业 |
常平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虎门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茶山 |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
中堂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大朗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包装业 |
资料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从表2-1得知,东莞传统产业布局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常平、虎门、大朗等镇街,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要布局在中堂镇,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茶山镇,基本呈现出每一镇有特色主导产业的局面。
除了以上所说的三大传统产业,东莞的传统产业还包括以下七大类,即黄金珠宝产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化工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都市农业。
表2-2 东莞部分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单位:万元)
传统产业 | 2020年增加值 | 2021年增加值 | 2022年增加值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906970 | 982247 | 957754 |
造纸及纸品类 | 2036024 | 2086830 | 1493412 |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 387582 | 435763 | 458025 |
家具制造业 | 1002821 | 1237673 | 1055096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3051354 | 3524255 | 3166575 |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从表2-2得知,东莞5大支柱产业中的传统产业里,造纸及纸品类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数值最大,其次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然后是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在2020-2022这三年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规模以上增加值在2022年有所下降,比2021年下降了2.49%,这是源于欧美消费下降、用料及人工开支增加、内销不足和产业外移等。 在非支柱产业中里,家具制造业和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规模以上增加值在2022年都有所下跌。
二、东莞传统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增加
在和东莞传统企业的一些员工和企业负责人聊天中,发现目前企业在运营中,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工资上涨也是造成成本激增一个关键因素。根据东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东莞2023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0574元,即平均每月6712.25元,这和前五年的平均工资的相比有所上涨,私企的平均工资已超过个税的起征点5000元,这提高了运营的人力开支,加之目前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去工厂工作以及人口出生率下降,大大增加了用人的缺口,甚至还出现一些企业上街摆摊招人还招不到员工的情况。
(二)知名品牌的企业数量不多
通过走访东莞相关企业调研和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东莞传统产业中具有国内或者全球知名品牌的企业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东莞传统企业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性并不强、创新力不足,这将阻碍传统企业的长远成长。东莞一些小型的纺织企业仅仅依靠几十个员工操作,智能化程度较低,部分企业只是为大品牌的企业代工制作服装。一些大型企业达到了从研发至销售的产业链条,可是,
从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看,东莞的品牌有都市丽人、以纯等,这和李宁、安踏、阿迪达斯等大品牌相比,知名品牌很少。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而言,东莞的品牌有徐福记、凤球唛、华美等品牌,但处于一线大牌的企业并不多,而小品牌企业难以在市场里面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且小型品牌在品牌溢价上获得超额利润相对较小。在家电行业方面,东莞缺少和美的、格力、TCL等齐名大型品牌。造纸方面,和维达、洁柔等齐名的大型品牌并不多。
(三)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面临问题较多
目前,东莞市的一些企业已经逐渐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例如在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利用60台机器手打磨部件。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搭载的机械手臂AGV小车运作。目前,东莞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该类企业在全省地级市排第一名,在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占比达到三成,并评审了81个智能工厂。数字化方面,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上线部署MES系统、技研智慧纺织云平台,搜集了标识类、运行状态等十一个小类的制造数据,能够达到并匹配到最佳的制作工艺。徐福记引入了研华IOT解决策略,把39个车间汇集到一个平台,实现了数据的一体化,达到了收集、纳管和运维的结合。虽然,东莞传统产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现如今,这些仅是一些优秀的事例,不少企业依旧采用原有的传统方式运作。
东莞市数字产业协会进行一项调查显示,大概86%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依旧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或单项业务应用阶段,迈入关键业务整合阶段的比重为12%。根据研究显示,大多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的研发资金占比预算一成左右,倘若超过这个比重,一些企业不情愿开展该项转型。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方面,需要购买硬件、对软件进行研试、招募和培育人才等,这都不是一笔小的开支,而且转型后的回报不明朗成为了企业施行数字化转型的绊脚石。
(四)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由于福利待遇不高,加班较多,薪酬吸引力不足,导致部分招聘的员工多数是实习生,等一批实习生走了再招一批,这种流动性太强的状况不利于企业稳定员工,不利于员工队伍的建设,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将会使得企业在较长时间处于产业链的底层阶段。周边的广州、深圳等发展也吸引一部分的人才,而外卖、直播行业、快递等新兴行业的产业也分流了传统产业的部分人力资源。
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开展员工培训,有些管理者可能更侧重于短期业绩,不愿意开展长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技能难以得到较大的提升,使得员工的创新性和工作效率难以得到较大提升,可能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理解出现偏差。
三、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提升产品附加值
依据微笑曲线,传统产业如果仅仅停留在底层的制造环节,难以赚取更大的利润,难以做大。对于东莞的传统产业而言,应该从原先的劳动密集型走出来,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增加价值链环节。传统产业的产品通常同质化较多,企业应该要使自身产品展现出差异,可以把产品和AI相结合,例如家电产品可以增添智慧语音等功能。企业可以在产品上增添东莞或者潮玩等文化元素,还可以增添产品的延伸功能,例如食品增添保健等功能,还可以再包装上下功夫,增加情侣套装、生日套装等,实现品牌营销效应。
(二)加强品牌培育工作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顾客忠诚度,而品牌使其遴选商品或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产品的价格较高,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具备一定的品牌溢价,而处于较低层级的品牌,其创利有限。针对东莞传统产业品牌不足的问题,东莞首先要构建品牌数据库,摸清市内各层级品牌的数量,构建优秀品牌的案例库,引导其余企业参考学习,还可以建立品牌基金。其次,要针对具有潜力的企业给予资金和品牌管理上的帮扶,采用贴息贷款、品牌建设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品牌建设,对企业品牌推广、市场推销等各环节进行指导。东莞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因此,东莞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香港国际联络人角色、澳门的中葡平台、莞台合作区等平台宣传东莞产品的品牌,到各地开展“东莞品牌节”活动,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在亚马逊、eBay、抖音等平台推广,积极组织东莞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等,拉进消费者同东莞品牌之间的距离,促进国内贸易和跨境贸易的发展。此外,东莞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维护工作,对于一些假冒、侵犯品牌等不良行为予以打击,增强对品牌危机的公关管理,切实维护东莞品牌方的利益。
(三)加大数字、智能化支持力度
目前,东莞市已经建立了诸如思爱普(SAP)等数字化转型平台,为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支持,也开展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但是资金支持在试点的行业内。 然后,对于其他行业的而言,其要获得相应资金支持不算容易。因此,需要加大数字、智能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在贷款利息上给予优惠,同时可以在税收上给予相应优惠,对于愿意开展数字化和引进“机器换人”的传统产业给予相应的补助。还要建立健全数据化、智能化平台的基金建设,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投资。
此外,要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数据搜集、储存、加密等方面的建设,整合企业设计、生产、销售、财务等各环节的数据,并构建统一大数据分享平台。还要在资金、创办流程简化、用地等方面对研发数据与产业结合的企业给予各方面的补助,充分实现产业研究院同企业业务流程的结合。
(四)增强人才的吸引力
部分传统产业面临着招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其管理模式未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大量繁琐和加班的工作影响了员工的个人生活。对于企业而言,其应该改善其管理模式,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新一代员工,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允许其发表对公司管理改进的方案,通过举办各种团建活动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增加各种补贴、增加个人自由时间、提供宿舍和餐补等。企业应和大中专学校合作,可以采用学徒制方式在学校培养合适用工人才。其次,东莞应提升产业的聚集度和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入户就业的补贴力度,可构建传统产业人才基金,为传统产业人员进行入职前、就职中等各方面的培训,拓宽传统产业员工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应芳琴. 智能制造与海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J]. 特区经济, 2021, (09): 96-98.
[2]叶宁,罗兰芳,廖萍艺.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以三明市为例 [J]. 科技和产业, 2020, 20 (08): 55-59.
[3]王倩. 数字经济驱动泉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基础及路径 [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 42 (02): 64-72.
作者简介:王科(1992—),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