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音云: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构想与价值意义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汤慧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湖南益阳 431000

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湖湘传统音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湘音云”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湖湘传统音乐资源的全面整合、高效共享与创新性传播。文章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传统音乐保护中的应用现状,明确了“湘音云”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详细阐述了平台的构想框架、定位目标、技术设想等。并对平台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湖湘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

湖湘传统音乐 数字传承 文化保护

正文


 

本论文为202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数字化技术助推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B0739)和湖南省社科基金《“湘北洞庭文化圈”国家级传统音乐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1YBQ081)阶段性成果。

 


湖湘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地方音乐文化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构建一个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不仅能够有效地保存和传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本文研究旨在探索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内容涵盖平台的设计原则、功能需求、技术实现方案以及运营策略等。通过对现有技术和资源的整合,提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期达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湖湘传统音乐的目的。同时,也将探讨如何通过这一平台激发公众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一、湖湘传统音乐概述

(一)湖湘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

湖湘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湖南地处中原地带,三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地区,北部受洞庭湖水的影响,这样的地理环境为湖湘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传统音乐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楚辞》《九歌》到先秦时期的祭祀歌谣唐宋年间的词调音乐,再到明清以来的地方戏曲,湖湘传统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音乐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

(二)湖湘传统音乐的特点与流派

湖湘传统音乐具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花鼓戏的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湘剧的音乐则融合了高腔、弹腔、昆腔等多种声腔,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湖南民歌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曲调清新脱俗、歌词美丽动人,无不在向世人诠释着湖南的灵气、辣味、隽秀、美丽和浪漫....

湖湘传统音乐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样的表现手法著称它融合了民间小调、宗教音乐、戏剧音乐等多种元素以花鼓戏为例,因流行地域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风格。长沙花鼓戏以曲调活泼轻快著称;衡阳花鼓戏则注重情感表达,表演细腻生动;邵阳花鼓戏则融合了地方戏曲元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湘剧则以其高亢激昂的高腔、细腻柔美的弹腔和典雅庄重的昆腔而著称于世。此外,湖湘地区还孕育出了如湘剧、评弹、丝弦、山歌小调等多个地方戏曲流派,它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湖湘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当前湖湘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尽管湖湘传统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但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其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减弱,加之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许多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面临失传的风险。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传承人培训计划等。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对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湖湘传统音乐的提供了新的契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通过数字化采集、整理与储存技术,可以将传统音乐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实现资源的长期保存与高效共享“湘音云”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与实施已经迎来新的契机,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整合、高效共享与创新性传播湘传统音乐资源不久将会实现。

“湘音云”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

“湘音云”平台,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集收集、整理、展示、交流于一体的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从产品定位与目标、架构设计以及功能模块划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进一步实现该平台的开发。

(一)平台定位与目标

“湘音云”平台旨在构建一个集收集、整理、展示、交流于一体的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传播,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体目标包括资源整合、数字化保护、广泛传播、互动交流和教育普及。

平台将全面收集湖湘地区的传统音乐资源,包括音频、视频、乐谱、文字资料等,形成系统的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音乐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资源的安全存储和长期保存。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使更多人能够方便地访问和欣赏湖湘传统音乐,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搭建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推动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平台架构设计

“湘音云”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稳定可靠的系统架构。同时,注重用户体验设计,提供便捷的搜索、试听、下载等功能。基础设施层部署高性能的服务器集群,确保平台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对收集到的音乐资源进行安全、高效的存储管理。网络环境优化网络架构,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访问体验。

平台服务层包含资源管理模块、内容展示模块、搜索与推荐模块、互动社区模块和在线学习模块。应用层开发易于操作的Web端界面,支持多种浏览器和设备访问。推出iOSAndroid版本的移动应用,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访问的需求。开放API接口,方便第三方开发者接入和使用平台资源。安全保障层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三)功能模块划分

“湘音云”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是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功能模块设计而提出的。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与实施,我们将为湖湘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资源库建设

资源库是“湘音云”平台的核心,它包含音频、视频、曲谱、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湖湘传统音乐资源。为了确保资源的高质量与易访问性,我们将采用高清录制、数字化转录等方式进行资源的采集与整理。同时,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检索与管理,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源。该平台将实现全省各区域非遗数据的共享、共建,为湖湘音乐数字化传播和创新提供来源。

2.互动交流区

互动交流区是用户分享心得、提问交流的重要场所。我们将设置论坛、问答、评论区等功能区域,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湖湘传统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定期举办线上音乐会、讲座等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进行分享与交流,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与归属感。通过社区的力量,促进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

3.在线学习与展示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学习需求,“湘音云”平台将提供在线教程、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源,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4K/8K超高清等数字化手段,搭建数字展示馆、虚拟音乐剧场、数字化博物馆等展示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这些资源涵盖湖湘传统音乐的基础知识、演奏技巧、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帮助用户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湖湘传统音乐。此外,我们还将设立虚拟展厅,展示珍贵乐器、手稿等实物图片及介绍,让用户能够近距离感受湖湘传统音乐的魅力。通过在线学习与展示功能,让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和喜爱湖湘传统音乐。

4.个性化推荐系统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湘音云”平台的一大亮点。我们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如浏览记录、搜索关键词等,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偏好的音乐作品、文章或活动。这一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促进了资源的精准传播。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发现自己喜欢的湖湘传统音乐作品和资源。

5.平台的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

“湘音云”平台的运行将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与海量数据的存储能力。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护用户隐私与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通过技术手段的保障,为“湘音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湘音云”软件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湘音云”平台的开发为传承与保护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推动文化教育与普及以及适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平台开发的意义:文化乘续与技术创新

1.传承与保护湖湘传统音乐

湖湘传统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湘音云”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对这些珍贵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整理与分类,有效防止其因时代变迁而逐渐流失。

2.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创新

数字化平台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便捷地接触到湖湘传统音乐,从而增进文化认同与多样性。同时,平台上的资源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新的音乐灵感与创新。

3.推动文化教育与普及

借助“湘音云”平台,可以将湖湘传统音乐纳入教育体系,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及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提升公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4.适应文化数字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发“湘音云”平台正是响应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

(二)平台开发的价值:连接传统与未来

1.社会经济价值

通过平台的广泛传播,能够提升湖湘传统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平台上的资源也为文化研究者、音乐创作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促进了文化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发展。“湘音云”平台不仅是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也是一个潜在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通过开发相关的音乐产品、举办线上线下的音乐活动等,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推动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2.技术创新价值

“湘音云”平台的开发不仅是一次技术应用的实践,更是一次技术创新的尝试。它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积累丰富的技术经验,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了平台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为后续的数字化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随着平台的不断升级和迭代,未来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

3.教育应用价值

“湘音云”平台可以整合各类湖湘传统音乐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教程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育资源库。这些资源可以供高校、中小学及音乐培训机构等使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平台的互动性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教学任务、组织在线讨论、进行远程辅导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湘音云”平台,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还可以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中。同时,平台也可以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和体验。

结语

详细阐述了构建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通过深入分析湖湘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平台建设的构想、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等,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该平台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湖湘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了确保平台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平台的内容建设和技术研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平台将持续优化升级,打造国内知名文化艺术品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技术应用的前沿性等。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数据,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探索更多合作模式,拓宽平台的影响力和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汤慧.数字赋能助力湖湘非遗音乐迸发新活力[J].湖南日报, 2023

[2]龚倩,王坚玉.让数字化为湖湘文化赋能[J].红网, 2024

[3]郁甲坤,龚羽霏.让湖湘音乐文化“活”在当下走向未来[J].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

[4]杨卓.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融入美育教育的路径研究[J].中国艺术报, 2022

[5]湖湘传统音乐的传承体系构建[EB/OL]. 百度学术,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