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学生
正文
一、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重要课程,要自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伟大建党精神对学生成长成才极其重要。在历史认识与文化传承中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形成的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它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可以深入了解党的历史,认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伟大建党精神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价值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
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可以增强法治意识,理解法治原则,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坚定理想信念,伟大建党精神中的理想信念是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学生可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
深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涵,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深化课程的内涵,使课程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强化思想教育,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意识,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重要性,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定追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法治意识,理解法治原则,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道德品质观念,伟大建党精神中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品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促进课程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伟大建党精神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深化课程内涵,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法治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并促进课程的创新和发展。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教师思想高度和教学水平,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第一增强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当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时,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它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内涵。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教师可以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这种提升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和内容,还能够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第三增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格的职业操守。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教师可以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熏陶,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这种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核心驱动力。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锤炼,更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升华。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教师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光辉历程,感受先辈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探索。这种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和热情投入。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教师们开始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性与启发性,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真谛。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勇于质疑,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新能力的激发上,教师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将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第五激发教师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其内核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教师前行的道路。当教师们深入学习这一精神时,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心灵相通,深刻体会到那份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种爱国情怀,让教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深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培育新人。因此,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在课堂上,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奉献精神也深深触动了教师们的心灵。他们看到无数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无私的精神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着教师们不断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路径
第一在课程设计中,可以专门设置一些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模块或主题,例如“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初心”“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专门设置这些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模块或主题,可以确保大学生在整个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都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这些模块或主题的设计也可以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作为教学案例或素材。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的艰辛历程,如党的早期组织建立、革命斗争的开展以及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坚定信念。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其次,介绍党的领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如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斗争、周恩来同志的万里长征等,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实践价值。这些人物故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这些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网络教学等,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大学生探讨伟大建党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或者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大学生模拟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或者通过多媒体与信息化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党的历史、伟大人物和重要事件,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线资源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互动机会。或者通过实践与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等,亲身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四实践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程当中,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让课堂走出校园。带大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党史馆或者博物馆,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和当地红色文化,可以为他们上好一堂生动形象的实践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爱国情怀和社会使命感。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或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手段,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法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
四、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确实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坚实的理论支撑。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教育资源。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和课堂,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程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3]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 李文晨.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