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摘要
关键词
生活情境;初中生物;策略
正文
引言
现阶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1生活情境教学概述
生活情境教学是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背景,通过模拟、再现和创设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强调为学生创设趣味的生活情境,并以生活教学为指导,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保持探究欲望,对学生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产生积极的意义。生活情境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生活情境教学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背景,通过再现和模拟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使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2)生活情境教学的表现形式为具体场景,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难点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3)生活情境教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4)生活情境教学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情境教学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活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生活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2.4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生活情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生活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3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对初中生而言,生物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进行生物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从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鼓励学生进行回忆,或者提前布置标本的制作任务,让学生收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子果实,让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讲解更加专业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前世今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或者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够增强其对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2课堂导入中融入生活情境
将生活情境应用于生物教学中,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核心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将情境教学渗透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要利用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导入新课。生物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抽象,但它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导入新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二要利用生活情境中的案例导入新课。生物教学的内容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案例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保持身体健康、如何预防疾病等。三要利用现代科技导入新课。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或者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
3.2打造生活化的校内实验室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包括基本概念、规律、理论等,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初中生物实验是初中生学好生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条件的逐步完善,学校均建有生物实验室,但是大部分千篇一律,缺乏亮点,从而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结合生活场景布置校内实验室将会营造出不一样的实验环境。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实验途径与方法,而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方式分为演示实验与学生协作实验,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方式的生活化设计。在开展实验前,在生物实验室根据生活化的实验内容提前布置好与生活相关的实验用具,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这样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中,在亲自动手、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丰富自我感知,从实验中进一步巩固生活经验。例如,在研究“人体的呼吸”时,可以在实验室内提前放置各种盆景,使实验室的空气清新自然,由此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白保护空气质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3.3加强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第一,生物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将生物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如何合理地饮食、锻炼身体以及保持心理平衡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都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植物生长周期的变化、动物行为模式的形成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活问题,也是学习生物很好切入口。第二,生物情境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生物情境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同时也能培养起对他人和他自己的关爱和尊重的态度,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成为更好的公民,也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第三,生物情境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模拟不同的生物场景,学生们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探索未知的世界并获得新的认知体验,因此,加强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是教师生物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4创设生活化议题,构建合作探究活动
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202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点与解题思路,不理解教师的教学核心与生物的学科魅力,造成学生越来越畏惧生物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非常强,只能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完成学习,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生物教师要深度分析当下的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和障碍,再将全部的问题和难题加以分析和梳理后,又能构建出更为富有活力和感染力的生物课程模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生物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应结合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与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探究问题,从而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教师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生物分析中,再结合议题式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实现探究学习。议题式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生物教学来讲大有裨益,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并进行深度分析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应将生活情境应用到教学中,并结合课堂导入,利用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生活情境中的案例及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廖纬纬.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第二课堂(D),2019(7):52-53.
[2]张有军.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天津教育,2020(19):159-161.
[3]高尚钊.生活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6):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