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环境基本现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对于个人来说,家庭既是个体所处的基本社会单位,又是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家庭的家庭氛围还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1]。以往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可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情绪[2],不良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和焦虑存在明显关联[3]。本研究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基本现状的研究,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的地理解学生在性格、学习态度、价值观、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也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郑州市某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被试,330名大学生自愿接受本调查。剔除不认真作答及大面积的相同选项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86.36%。被试年龄从15岁到21岁,其中男生104名,女生181名。收集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家庭收入情况等人口统计学信息。详情见下表 1。
表1 被试人口学变量分布
人口学变量 | 类别 | 人数(N) | 百分比(%) |
性别 | 男性 | 104 | 35.3 |
女性 | 181 | 61.4 | |
年级 | 大一 | 204 | 69.2 |
大二 | 78 | 26.4 | |
大三 | 3 | 1.0 | |
家庭所在地 | 城镇 | 114 | 38.6 |
农村 | 171 | 58.0 | |
独生子女 | 独生子女 | 27 | 9.2 |
非独生排行第一 | 128 | 43.4 | |
非独生排行第二 | 109 | 36.9 | |
非独生排行第三 | 18 | 6.1 | |
非独生排行第四及以上 | 3 | 1.0 | |
家庭月平均收入 | 4000元以下 | 104 | 35.3 |
4001~8000元 | 143 | 48.5 | |
8000元以上 | 38 | 12.9 |
1.2研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发放问卷前统一培训,测试时统一指导语。
研究工具为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环境量表(FES),由美籍心理学家 Moss(1990)编制。该量表使用自评的方法,用于测量各种类型家庭的社会心理学特点、家庭气氛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的一些重要方面。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等人(1991)参考国内情况,对家庭环境量表进行本土化的修订,得出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为了让此量表更适合于中国文化,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等人对FES 进行了先后三次修订。
FES-CV共由90个条目构成,可分为10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含义如下:(1)亲密度,家庭成员间相互扶持、协助及共同承担责任的紧密程度。(2)情感表达,家庭成员是否积极鼓励彼此参与日常活动,并愿意主动分享内心感受的倾向;(3)矛盾性,家庭成员间发生争执、愤怒或攻击性言语及行为的频繁程度;(4)独立性,家庭成员在自我决定、自尊维护及自信展现方面的能力与程度;(5)成功性,家庭是否倾向于将日常活动转化为带有竞争性质的行为模式;(6)知识性,家庭成员对时事政治、社会趋势及文化活动的兴趣广度与深度;(7)娱乐性,参与社交娱乐活动的程度;(8)道德宗教观,家庭成员对道德原则、宗教信仰及价值观体系的重视程度;(9)组织性,家庭成员在规划与实施家庭活动时,所展现出的条理性与结构化程度;(10)控制性,指家庭是否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据此安排与调整日常生活的习惯与模式。
在本次研究中,整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为 0.831,信度良好,表明量表可以被接受。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 SPSS22.0 数据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描述统计,t 检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整体现状
对民办大学生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等十个维度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大学生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独立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分量表分数高于理论平均值(4.5);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控制性分量表分数低于理论平均值(4.5)。其中,家庭亲密度得分最高。
表2 大学生家庭环境总体情况
维度 | 数量(N) | 最小值(M) | 最大值(X) | 平均数(E) | 标准偏差 |
亲密度 | 285 | 0 | 9.0 | 7.253 | 2.0520 |
情感表达 | 285 | 0 | 9.0 | 5.175 | 1.6880 |
矛盾性 | 285 | 0 | 8.0 | 2.726 | 1.9142 |
独立性 | 285 | 1.0 | 8.0 | 5.446 | 1.3794 |
成功性 | 285 | 0 | 9.0 | 5.502 | 1.6479 |
知识性 | 285 | 0 | 9.0 | 3.986 | 1.8308 |
娱乐性 | 285 | -1.0 | 8.0 | 4.239 | 2.4935 |
道德宗教观 | 285 | 1.0 | 9.0 | 5.526 | 1.7989 |
组织性 | 285 | 0 | 8.0 | 4.933 | 1.5786 |
控制性 | 285 | 0 | 9.0 | 3.291 | 1.8735 |
2.2家庭环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的家庭环境情况进行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 生在情感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表达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2.15,p<0.05);其他维度上差异性别不显著。
对来自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比较,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情感表达上,城镇显著高于农村 (t=2.75,p<0.01);在知识性上,城镇显著高于农村(t=3.54,p<0.001);在道德宗教观上,城镇显著高于农村(1=2.10,p<0.05)。
对不同收入水平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3.讨论
家庭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初环境,对个体的生活每一方面都存在影响。本研究首先对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分值进行了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得分最高。各个维度得分具体情况如下:亲密度>道德宗教观>成功性独立性>情感表达>组织性>娱乐性>知识性>控制性>矛盾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魏春燕,郭蕊霞,霍小宁,2013;张淑婧,2023)。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这一结果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中国精神。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下,受到强调家风建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中国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较为突出。同时,受到不善于直接用言语来表达情感以及容易弱化矛盾这两方面传统视角的影响之下,也让家庭中的矛盾更多时候以隐形的方式表达出来。
此外,在本研究中,家庭环境现状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情感表达的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在情感表达上要比男生更加容易,也有更多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受性也高于男生(张淑婧,2023)。
在娱乐性维度上,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环境现状在独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主要体现在独生子女排行第三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排行第一和独生子女排行第二的人群。这可能是因为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与其他方面的经济支出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这也使得独生子女在娱乐性上高于非独生子女。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现状在不同生源地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城市学生家庭的情感表达、知识性、道德宗教观高于农村家庭。这可能是因为在城市中,受周围大环境的影响,城市家庭相较于农村家庭,对于情感的交流比较重视,更关注于亲子之间的感情流动,且比较注重对于情感的表达。在农村,个体生长的环境较多地关注基本生活需要以及“被”要求独立,在这种情况之下,个体更多时候比较内敛,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受到父母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对情感表达也不是很重视。在城市生活和长大的个体,更注重知识的学习,接触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对价值观教育更重视,对伦理和宗教的接纳和包容程度也更高。
4.建议和措施
一、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机会,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2.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校园APP等,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的学生,学校可以进行定期家访。
2. 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层面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动态,经常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如经济压力,家庭矛盾等并给予帮助。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也要配齐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二、对家庭的启发
1.一个家庭要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支持,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还要注重沟通方式的变通,在孩子发展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要关注到每个子女的情绪变化和情感需要,并给予回应。
2.在家庭中,增加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以此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父母对于家庭中不同排行的子女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子女的奖励和惩罚要告知其具体原因,而不能独断专行。
3.父母应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这样会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和形成,增加孩子对事物的接纳和包容性。
参考文献
[1]Cheng Y , Zhang L , Wang F ,et al.The effects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n mental health during China's transition: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Bmc Family Practice, 2017, 18(1).
[2]Hu N , Li Y , He S ,et al.Impact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 on the Emotional State of Medical Staff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0, 11:576515.
[3]顾泓.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22.
[4]张淑婧. 大学生家庭环境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人际敏感的中介及其干预[D].云南师范大学,2023.
[5]魏春燕,郭蕊霞,霍小宁.男性强制戒毒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3,19(06):338-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