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汽车行业;专业人才
正文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战略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实施,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在高职汽车的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却并不理想,难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市场需求,这不但影响汽车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才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部分高职汽车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市场上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同时发现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在全国经济模式下的普遍推广应用,使得很多传统企业也逐步走向科技化和智能化。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汽车行业也从传统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制造业方向稳步发展,同时也从封闭的系统逐渐转向开放和创新的系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使得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变得日渐紧密,同时大大地节省时间和提高了生产力,促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汽车企业也对于人才的选拔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行业在现阶段更需要科技智能化的人才、服务型人才、创新型人才。[1]
(二)“互联网+”的汽车市场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技术都在迅速地发展。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逐步增多,例如对于智能化、新能源等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需求,汽车企业也需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智能性及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而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汽车企业需要更具有智能化、创新化等专业技术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程方面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教育存在单一、资源配置不均匀、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职汽车教育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学模式也是较为单一化,部分学校仍然是采用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方式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无法与汽车技术的更新速度达成一致,教学课程更新的缓慢,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落后,无法学习到市场的新技术,从而与企业的技术脱节,达不到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标准。
高职汽车院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也不够充足,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是有待提高,这也是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落后的原因之一。高职汽车教育应该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不断去提高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质量,从而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专业人才。[2]
(二)人才定位方面
高职汽车院校在人才定位方向同样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也直接对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汽车院校更多是重视学生在汽车维修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是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更多技能熟练的劳动者,即使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市场更需要具有了解智能化、新能源、创新化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熟练的技能劳动者。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对于人才培养定位出现了偏差,导致与社会需求人才的标准脱节。同时因为学校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高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不但不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也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培养,更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也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现阶段汽车市场所需求的专业人才不相符合的原因之一。高职汽车院校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对于汽车的新技术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都不够充分地了解,高职汽车学校之前制定的人才定位和目标,并不满足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三)教学实践方面
“互联网+”的深入实践的背景下,汽车行业迎来更多的发展和机遇,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得高职汽车学校的教学需要与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现阶段,高职汽车教学中实践时间往往不够充足的。高职汽车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也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不紧密,学生无法既从学校提供的实践时间中提高自身的技术,同时也无法从线上的平台中获取相关的经验。[3]
部分高职院校因资金和场地问题,仍然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课程比重在教学课程中占比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看、听等教学方式居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层面,更加使得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实践操作的能力也不够熟练,更是无法达到汽车企业市场需求的人才标准。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一)丰富教学课程内容
1. 建立线上课堂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学校应该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课堂、模拟实验室、多元化的线上课程等。学校可以建立资源库,资源库中可以包含汽车基础原理、智能辅助驾驶相关基础的图文或者视频等汽车相关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识,提高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
2. 丰富教学课程
高职汽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性课堂,不断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联网去呈现视频、图片等教学内容,让理论与实物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观察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定期组织一些课堂实践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认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3. 加强教学资源
高职汽车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汽车行业的专家进行授课或者讲座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汽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不足和激发对于行业的兴趣,不断改进自身的问题和学习更多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能了解关于汽车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方向。
学校对教师也应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不断地优化教学配置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学校加强互联网与教学之间的紧密度,教师紧跟不断更新的汽车新技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准,保证学生的教学课程内容的最新化。[4]
(二)加强实践教学
1.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汽车学校可以强化相应的设备硬件的建设,对于老化、陈旧落后的设施进行检测、淘汰和更新。学校可以相应地加大对于设施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汽车教学设备,增加一定量的教学新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实操环境。通过引进先进的汽车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可以开拓学生对于汽车行业的新视野和新认知,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课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同时也是提升了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进而使得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的一定的提高。
2. 加强校企合作
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地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地挖掘更多人才,学校是他们吸收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汽车院校应该与企业共同加强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学校与企业不断深化合作模式,共同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制定,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内容紧密对接,同时企业也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从而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学校与汽车企业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行业的运作,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
(三)推进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使人民对于汽车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汽车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高职汽车院校作为培养汽车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汽车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对于教学制定环节十分重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汽车学校更应该积极地改革学校的传统教学理念,加强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学校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汽车技术,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转变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和多元化的专业人才。[5]
高职汽车学校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地了解汽车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应对不同阶段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去制定培养人才的定位和目标的方案。通过引进先沿的技术、开展跨学科课程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汽车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汽车企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高职汽车学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调整培养人才定位方案等创新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汽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职汽车学校与企业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推动学校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方案,形成校企合作团队,从而使产业和教学得到深入融合,提升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职汽车教育还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不断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云,唐锋,李琼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07):103-105.
[2]张捷.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01):122-124.
[3]庞连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的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10):39-40.
[4]刘伟.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有关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的分析[J].商讯,2018,(21):38.
[5]薛嘉义.“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03):137-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