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彭伟

宜春市黄颇小学 江西省 宜春市 336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则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并分析其意义。通过多元评价、结构化教学以及借助生活情境等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些策略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为其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运算能力;逻辑思维;数学应用;结构化教学;生活情境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数学不仅是解决各种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小学生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奠定了后续数学学科的基础,还对其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意义

1.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通过引入核心素养理念,教师致力于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运算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灵活运用规则,更能够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设计“逻辑推理挑战”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系列与运算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迅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不同的运算法则结合起来。例如,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个既包含加法又涉及乘法的问题,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确定合适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逻辑思维游戏”等方式,设计情境化的数学活动。在这些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和运算规则,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正确的数学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碰到一个需要依据不同的运算法则推断出正确答案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教师旨在使学生在数学运算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掌握规则,更能够培养逻辑思维,使其在未来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清晰、合理地进行推理和决策。

1.2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为其理解和掌握更复杂数学概念奠定了基础,而其中运算率的内容成为关键。通过引入核心素养理念,教师致力于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运算法则,更能够将其运用于解决涉及运算率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运算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际运算能力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运算率的概念,并通过数学运算律来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个描述速度问题的情境,需要计算某辆车的平均速度,从而涉及到距离和时间的计算。通过这样的实际情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运算率的概念,还能够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3改善数学应用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对改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数学技能,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题型,还能够在其他学科中展现出色。例如,在科学、社会、甚至语言课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测量、统计、比较等问题,而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将使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这些任务。此外,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掌握程度。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对改善数学应用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小学高段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策略

2.1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全面把握学生的运算水平

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策略中,采用多元评价手段是为了全面把握学生的运算水平,以小学数学的《分数乘法》为例,教师将通过具体的数学题目和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通过多元评价手段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教师通过“分数实际运用”来进行评价。设计一个情境,例如,学生需要在食谱中按照1/2的比例调配食材,计算实际需要的数量。通过这个实际场景,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还能体验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理解水平。通过“分数图形化表示”进行评价。设计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图形化方式表示分数乘法的结果。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矩形区域,将长度为3/4的矩形与宽度为2/3的矩形相乘,然后计算面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还检验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可视化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协作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设计一个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其中涉及到多步的分数乘法计算。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不仅可以评估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运算水平,还能了解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采用这些多元评价手段,教师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掌握情况。

2.2通过结构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通过结构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结构化教学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和规律,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运算技巧。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结构化教学还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教学中,结构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使学生更加灵活和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利率》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习题引导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例如,假设小明的父母计划购买一辆新车,但手头上的储蓄不足,于是向银行申请了贷款。银行提供的贷款方案是,借款金额为10,000元,年利率为5%,借款期限为3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利率,以及利率在贷款中的作用。随后,通过具体的计算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计算贷款的利息和还款情况。老师解释年利率的含义,即一年内贷款金额的利息,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在这个案例中,5%的年利率意味着每年要支付贷款金额的5%作为利息。然后,老师示范如何计算每年的利息。通过将借款金额10,000元乘以年利率5%,得到一年的利息为500元。

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贷款的总利息和每年的还款金额。例如,对于3年期的贷款,总利息为500× 3= 1500元。因此,贷款的总还款额为借款金额10,000元加上总利息1500元,即为11,500元。每年的还款金额可以通过将总还款额除以贷款期限来计算,即11,500÷ 3= 3833.33元(保留两位小数)。以利率的教学为例,通过结构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利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银行贷款利率的案例,让学生计算贷款的利息和还款情况。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利率的概念,还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结构化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3借助生活情境,提高运算能力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景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与之相关的情境。假设小明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操场跑步锻炼,他想知道自己跑步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假设小明在 t 分钟内跑了 d 米,那么可以建立如下的方程:d = vt,其中 v 表示小明的速度(米/分钟)。通过这个方程,小明可以根据自己在操场上跑步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自己的速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在借助生活情境来提高运算能力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首先,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理解生活情境,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在这个例子中,学生需要能够根据问题的描述,准确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需要具备解方程的能力,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方程,并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代数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最后,学生需要能够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性验证,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借助生活情境来提高运算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的长期发展。

结语:

综合本文的研究成果,我们深刻认识到提高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解和掌握更复杂的数学概念,以及改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和结构化教学方式,以及借助生活情境来提高运算能力,被证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深入的探讨和建议,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美华, 李云华.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 数学教育, 2020,22(3), 45-52.

[2]丁小小,曾瑞雪.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提升中的应用[J].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2020,18(1), 78-85.

[3]江涛涛,吕雪峰.借助生活情境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J]. 数学教学研究, 2020,30(2), 112-119.

[4]彭雨馨,何云龙. 多元评价手段在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分析[J]. 数学教育实践, 2020,15(4), 56-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