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探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苗春东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摘要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火力发电厂作为主要能源生产方式,其节能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是整个发电过程的核心,能效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运营成本和环保性能。高效利用燃料、有效转换热能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的必要性和措施。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措施

正文


引言:

火力发电厂作为现代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挑战。传统的火力发电过程中,热能转换效率低,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同时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负担。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电力生产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成为火力发电厂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优化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燃料消耗,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有助于推动火力发电厂的绿色发展,还能为其他能源密集型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的必要性

1.1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热能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转化为电能。提高这些设备的热能转换效率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燃料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锅炉的燃烧效率、蒸汽轮机的热效率以及发电机的电能转换效率都对整体热能转换效率有重要影响,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优化燃烧工艺,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改进蒸汽轮机的设计和材料,提高其热效率;采用高效发电机,减少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损耗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热能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升电厂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热能转换效率的提高还需要依赖于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热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建立热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平台,可以对锅炉、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调整运行工况,优化热能转换效率,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热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这些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提升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维护成本[1]

1.2降低燃料消耗减少运营成本

优化燃料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燃料的浪费,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的燃烧效率、热能的传递效率以及热能的转换效率都是影响燃料消耗的重要因素。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是降低燃料消耗的关键途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例如低氮燃烧技术和循环流化床技术,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未燃尽的燃料浪费,优化燃烧工艺和操作参数,合理控制燃烧空气的供给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改进锅炉的设计,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和热回收系统,可以提高热能的传递效率,减少热能损失,从而降低燃料的消耗量。

除了提高燃烧效率外,优化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的运行效率也是降低燃料消耗的重要手段。蒸汽轮机的热效率直接影响到燃料的利用效率,通过改进蒸汽轮机的设计和材料,采用先进的叶片冷却技术和高温高压技术,可以提高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发电机的电能转换效率也是影响燃料消耗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高效发电机和优化发电机的运行工况,可以减少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对热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可以实现对燃料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利用[2]

1.3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率对整个系统的能效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通过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潜在的故障和隐患,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故障,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如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和润滑监测等,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预警设备的异常情况,从而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和故障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设备的故障趋势和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1.4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负荷变化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增加,电力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调整能力,以满足负荷变化并保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系统灵活性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其中包括改进设备的调节性能、优化运行策略以及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首先,通过提升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调节性能,可以提高系统对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和调节范围,采用先进的汽轮机调速技术和锅炉燃烧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快速调整蒸汽流量和热能输出,满足电力需求的快速变化。其次,优化运行策略,包括合理安排设备的启停顺序和负荷分配,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均能高效运行[3]

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和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发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预测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发电计划和运行参数,确保系统能够灵活应对负荷变化,采用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负荷高峰时,通过启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快速补充电力供应,减轻主电网的负荷压力;在负荷低谷时,通过储能系统储存多余电能,可以平滑负荷波动,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2.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2.1提升锅炉燃料利用效率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设备,其燃料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发电厂的整体能效和经济效益为了提升锅炉燃料利用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燃烧技术,可以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未燃尽的碳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可以在锅炉内不同区域实现不同的燃烧条件,优化燃烧过程,降低NOxCO的生成量,应用先进的低氮燃烧技术和催化还原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减少环境污染。其次,通过优化锅炉的结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提高热能的传递效率,减少热损失,采用高效的受热面材料和设计,可以增强热交换效率,减少热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引入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锅炉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采用先进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和FCS(现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确保锅炉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预测锅炉的运行趋势和潜在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锅炉燃料利用效率的提升还需要关注燃料的品质和供给系统的优化。采用高品质的燃料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分和杂质,提高燃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通过优化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输送、储存和预处理等环节,可以确保燃料的稳定供给和均匀混合,避免燃烧不完全和能量浪费。

定期进行锅炉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确保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清理锅炉的受热面和排烟道,可以减少积灰和结垢对热交换效率的影响,提高锅炉的热能利用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可以确保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正确操作和维护。通过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展节能减排和环保宣传,增强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可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节能优化工作的持续开展。锅炉燃料利用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发电厂的燃料消耗和运营成本,还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2优化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比例控制

空气比例控制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燃料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在传统的燃烧过程中,通常采用过量空气以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热损失增加和燃烧效率降低。为了实现燃烧过程的优化,需要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实时监测系统来精确调节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具体来说,通过安装氧量和烟气分析仪,可以实时监测燃烧过程中的氧含量和污染物浓度,从而调整风机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参数,实现燃烧空气和燃料供给的动态平衡。

现代火力发电厂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MPC)和先进的燃烧优化系统(ACOS)来优化空气比例控制。MPC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预测燃烧过程中各个变量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空气和燃料的供给量,确保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ACOS则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自动优化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调整一次风和二次风的配比,可以有效改善燃烧器的燃烧状况,降低NOxCO的生成量。同时,采用低氮燃烧技术(LNB)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提升燃烧过程的环保性能。

进一步来说,优化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比例控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锅炉类型和运行工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不同类型的锅炉在结构设计和燃烧特性上存在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空气比例控制策略,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床料的循环速度和一次风、二次风的配比,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热能的高效利用。而对于煤粉炉(PC),则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器的位置和角度,优化煤粉和空气的混合效果,提高燃烧效率。此外,燃料的种类和品质也对空气比例控制产生重要影响。高挥发分的燃料需要更多的过量空气以确保完全燃烧,而低挥发分的燃料则需要通过精确控制空气比例来避免燃烧不完全和能量浪费

2.3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用于热水系统加热

锅炉排烟余热是指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中所携带的热量。这些烟气通常通过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大量热能浪费引入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用于加热厂区或居民区的热水系统。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安装热交换器、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或烟气冷凝装置,将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高效地转移到热水系统中。这不仅能够降低锅炉的燃料消耗,减少能源浪费,还能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用于热水系统加热,还可以显著改善锅炉的热工性能。通过余热回收,可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整体热效率。例如,通过安装空气预热器(APH),可以将排烟中的热量转移给进风,提高燃烧空气的温度,从而增强燃料的燃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用于热水系统加热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在一些大型火力发电厂,通过余热回收系统的应用,锅炉的热效率可以提高3%5%,燃料消耗减少5%10%,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烟气排放温度降低至120℃以下,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和有害气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回收的余热不仅用于厂区的采暖和热水供应,还可以用于附近居民区的集中供暖,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节能优化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通过实施先进的热力系统优化策略,如改进锅炉燃烧技术、提升热交换效率、优化循环系统等,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减少能源浪费。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火力发电厂应对严峻的挑战,还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将是未来实现高效、环保发电的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节能优化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彦伏.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节能措施优化[J].电子技术,2021,50(08):254-255.

[2]李骞.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措施[J].光源与照明,2021,(06):122-124.

[3]王雪娟.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措施[J].矿业装备,2019,(05):84-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