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新路径
摘要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新路径
正文
前言: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主要课程之一,思政课程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的培养。以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多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知识内容十分枯燥,另外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导致思政教学成效不够显著,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法突出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伴随社会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教育,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视,把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与举措,这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融合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一)革新传统思政教学模式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利于实现思政课程预期教学目标。积极心理学是注重人的发展与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展开思政课程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全新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如何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思政课程课堂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1]。积极心理学提倡培养学生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调用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建立主观福感,体验外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2]。
(二)利于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过于关注形式,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让教师从发展的角度和创新的角度对待学生与自身的教学,能够缓解自身的职业压力,解决自身的职业倦怠问题,为思政教学的展开增添一份动力与活力,另外也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思政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
(三)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中,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去全面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4]。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新路径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关注对人的积极人格品质潜能的激发与培养,倡导充分挖掘人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仅有他们身上固有的积极的力量才能够让人健康的成长,抑制或者消除人性那些消极的方面。积极心理学所包含的内在积极人格主要有:勇敢和正直、进取心和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与团队写作精神等。思政课程中体现积极心人格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拥有一个正确的三观,更加全面的去发展。为了让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良好融合,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主导,教师扮演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寻和体会,去理解和掌握以及建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或者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来发现知识和发现存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理,把其引导和挖掘出来,为学生所拥有。并在心中播种积极的品质,让学生拥有自信和执着以及善良等优良的品质[5]。
(二)营造积极的思政课堂氛围,探索互动与开放式教学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进行思政教学,教师应探索和尝试应用多元化、互动式与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合思政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成长和进步这一着力点,采取丰富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一个积极的思政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去挑战自己、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获得和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改变以往的缺陷,形成一个积极和完整的人格。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展开教学:
第一种是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扮演辅助者角色,学生是探究者,课堂中学生利用探究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进行指导,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课后建立思政课程“个人成长档案袋”,及时记录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给予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激励或者鼓励,让学生形成我能行的意识,并在实践中提升法治意识与道德意识,感受成长带来的喜悦与快乐。
第二种是案例研讨教学方法。划分小组让学生选择案例和分析案例,并以案说理,让小组派遣一名代表在课堂陈述案例,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还有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种是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构建良好课堂情境,利用视频与音频以及各种热点时事、真人真事与真情与真景的介绍与描述,促动学生的心理,在思想方面获得感悟,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说服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和愉快的学习中感受这门课程带来的快乐,从成长中获得满足与幸福感[6]。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融合积极心理学具有必要性和重要现实意义,不仅利于实现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也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发展状态,全面和健康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效思政课程教学,可以与积极心理学充分融合,探索全新的路径,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提高,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展开: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积极的人格品质;第二,营造积极的思政课程氛围,探索互动与开放式教学,如,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良好思政课堂范围,让学生在协作研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成长的幸福。
参考文献:[1]夏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路径[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2):84-87.
[2]徐联弟.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 才智,2023,(12):101-104.
[3]贺茜. 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创新途径研究[J]. 品位·经典,2022,(16):115-117.
[4]高仲.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7):61-63.
[5]刘伟星.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4):74+76.
[6]张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12):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