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
关键词
德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渗透
正文
引言: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因此,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其全过程。英语是一种人文科学,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思想德育的有效渗透,可以让英语教学变成一种内在动力,实现思想德育与智慧的有机融合。老师要与时俱进,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习性,立足于小学英语的特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挖掘丰富的知识点,开展创新的课堂学习与沟通,指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一个好的行为方式,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实现自身的全方位发展。
1、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德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每个人的德育教育水平都很高,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当今社会对社会所要求的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又要有良好的品德,这就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小学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手段还不够,从而造成了德育教育的滞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对高质量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也要求学生要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变成一个国家所需的合格的人才。
1.2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其三观的形成
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那么他将很容易变成一个危害社会的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后备人才,他们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好表率的作用,与同学们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同学们的一言一行,引导同学们有精神上的问题,同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育,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三观,不要做出任何违法的行为。所以,老师要把德育教育因素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和生活中,既要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也要让他们把德育教育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老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培养他们刚正不阿的性格,让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都有贡献的人。
2、目前小学英语德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2.1以功利性为导向的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
尽管国家已经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且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具体的要求,但智慧教育仍然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许多老师在对小学各学科进行教学时,往往把智慧的培养置于次要地位,对德育的培养更是重视不足。有的老师更是觉得,英语课上没有必要再提,因为已经有了一门特殊的品德教育课。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很难把课堂上的教学与品德的培养相结合,从而使英语的品德修养渗透到课堂上去。另外,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比较高,他们不想让子女成为“健全的人”,但是他们更看重子女的智慧,也就是子女的学习成就。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那么无论孩子多么优秀多么完美,父母都会感到失望,相反,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时,即便他的品德并不出众,父母也不会太担心,甚至还会对孩子的坏品质加以宽容。再加上现在社会对于学生智慧的需求,使得老师们不得不把知识教育作为第一要务。
2.2德育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德育教育的深度不够
小学英语教学材料以会话和沟通为主体,同时也有词汇和短语的应用,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会话的内容来进行思想德育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对德育教育材料的选取都很肤浅,没有体现德育教育的精髓和内容,并且,老师们在解释的过程中往往一笔带过,没有给同学们带来切实的帮助,对于同学们的意见,所学到的东西,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老师们并不关心,更不用说让同学们用英语来表述他们的意见了。
2.3师资素质低下,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老师在英语教育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但对于怎样把德育教育与英语教育结合起来,达到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双赢的目的,他们不知道该从何着手,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使德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双赢,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在这方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不少英语老师在英语课中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但收效甚微,最终只得作罢。同时,由于对这一课题的关注不够,在经费上的不足,造成了教师培训和学习不足等问题,使得英语教育不能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另外,许多老师在进行英语课的时候,仍然使用着传统的“说教”方法,使得同学们对这样的方法有了抗拒,有的同学还会出现“逆反”的情绪,从而造成了英语课的德育教育作用不大,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2.4德育教育形同虚设,缺乏实效
英语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美德.质,更要使他们把美德.质融入自己的内心,运用到现实中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一个品德优良的人。然而,当前的英语德育教育却忽视了教育的效果,许多老师仅仅把德育教育放在英语教学中,而对学生的品行和效果却知之甚少,更没有跟进,致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恶劣行为。
3、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策略
3.1了解西方风俗,加强情感教育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科目,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而且要深入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自身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要使同学们能够真实地学会英语,同时也要使同学们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要使德育教育更容易、更高效地进行,就需要加强对文化教育的关注,增强对教育与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性,抓住有效的教学机会,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又能获得有益于他们终生发展的非智力因素。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西方文化习俗有关的材料,强化对感情的渗透,使德育的渗透不留痕迹。比如,在英语课上,有许多异域的节庆,可以利用节庆来强化学生的情绪,从而确保思想德育的渗入。比如什么“Thanksgiving Day,Mother's Day,Father's Day”之类的,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机会,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们灌输一些感恩的思想,既能给孩子们灌输一些德育观念。
3.2加强英语课内的交互性,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
在达到德育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要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新颖有趣的因素,又要使他们在丰富的经验中,积极地吸收并掌握更全面的英语知识,达到他们的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针对这一问题,英语老师应加强英语课堂的交互性,拓宽课堂德育教育的渠道。互动教学不仅指的是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还可以表现为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方式,因此,其基本目的是实现,并在老师的指导与启发下,有助于学生提高德育品质与学习成效。
3.3以课堂为本,把德育因素引入到教育中
教材是教育的根本,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如亲情、友情、文明礼貌、跨文化交际等,并将其融入德育教育中去。在课堂中,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老师要做好情绪的引导,不能生拉硬拖,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情绪进行自然的激发。例如,在有关体育项目的交流中,有学生喜欢踢足球,有学生喜欢打篮球,有学生喜欢游泳,有学生喜欢乒乓球。在与课堂对话相结合的过程中,老师将自己的德育情感经验加入其中,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去激发兴趣。
3.4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异质”的小组,并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具有不同学习水平、个性、爱好、思维能力的学生形成互补,将他们的智力聚集起来,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双赢。在小组教学中,老师应以英语教学为导向,使同学们在合作中进行互动,互相促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小学生的群体中,有许多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他们缺少合作意识,不愿意与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与合作程度。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增进同学们的社会交流和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老师鼓励同学们在集体中进行协作,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
3.5深挖教材内容,融入德育元素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对德育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尽管许多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都注意到了许多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但他们却没有自觉地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所以,在英语学科的教育中,为了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强调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并将德育教育的目标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平时的准备工作中,老师们要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自觉地从相关的课本中发掘出德育教育的重点,以达到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英语课本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材料,里面除了包含了大量的英语知识外,还包含了大量的英语文化和德育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要深入地发掘和利用课本中的德育知识,使德育知识在课堂上得到更好地融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德育知识,扩展德育知识,丰富学生的英语经验,增强德育知识与英语的联系。教科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也是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一个有力工具,因此,英语教学中思想德育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科书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怎样的改变。因此,对于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老师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能够把握住里面的知识点,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德育教育的重点,要能够充分地发掘出德育教育的内涵,还要能够充分地剖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
比如,关于汉字、旗语等词汇的学习,教科书上经常会根据文本来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个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同学们看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国旗帜,然后让同学们把中国地图与世界地图上的其他几个国家做一个对比。通过比较,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的国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只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通过这种比较,既使同学们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又能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同时,老师还可以给同学们放映中国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相关的动漫,引导同学们去欣赏和认识我们国家的丰富材料和文化资源,去体会我们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语:
小学生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德育素养不仅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还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在小学时期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小学生的生长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强化其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其德育品质及心理品质,以利于其健康发展与健全。小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育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创造力的、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准则的重要意义,并在英语教学中落实德育准则。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更要挖掘英语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准则,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上的熏陶,进而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祁菲.窝“德”于教活化英语学习圈一-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 ,2021 (02):51.
[2]陈启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小学生(中旬刊) ,2020(05):16.
[3]王春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渗透[J].吉林教育,2020(13):76-77.
[4]宗玲玲.德育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英语广场,2020(09) :134-136.
[5]朱玉波.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19(43):35.
[6] 冯国菊.新时代新思想-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校园英语,2021(16):117-118.
[7]冯燕清.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J]读写算,2018 (34):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