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聂笃兰

单位: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邮编: 562400

摘要

在我国,幼稚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会表现出自控力不强,认知水平也会比较低。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不断地创新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游戏是最能引起幼儿注意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如果想要提升他们的教学质量,并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将他们最喜爱的游戏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推动他们的教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本文重点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可以推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思考,从而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游戏;幼儿园;教育;策略

正文

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教育的范畴,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还要充分考虑到启蒙教育对幼儿情感、智力、体能的开发的影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优化,保证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和有效应用游戏,将幼儿的游戏作为幼儿阶段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确立一种新型的游戏教育理念,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真正把游戏融入到实际的幼儿教学中。

 

、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中的现状

(一)游戏和教育的关系不协调

我们都知道,虽然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但他们对游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将知识的引入表现得过于突出,否则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过于强烈的教育意图,这样不仅会引起孩子的抗拒,也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游戏与教学的结合,要么游戏元素太重,造成知识被边缘化,要么知识元素太重,造成游戏形式化,都不利于实现游戏教学效果。

(二)一些儿童的参与程度较低

在一个班级里,孩子们之间不但有年龄上的区别,而且往往也有性格上的区别。有些孩子年龄较大,对语言的接受和表达能力较强,有些孩子年龄较小,语言的接受和表达能力较弱;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外向,他们可以积极地参加到游戏中去,而有些孩子则是比较内向,他们不能积极地参加到游戏中去,因此他们也不能很好地通过游戏来获取知识。这些因素都对游戏式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们一定要尽可能地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被排除在游戏式教学以外,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竞技方式单一,同质化程度高

我们都知道,这款游戏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乐趣。然而,有些老师的游戏方式很单一,而且总是在做同样的游戏。例如:我们在教育孩子认数时,经常采用排队报数的方法,看谁的反应更快。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还会觉得这样的游戏很有意思,但如果孩子们不断地尝试,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去尝试,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慢慢地感觉到厌烦,他们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游戏中去,这样也不利于孩子们开展教学活动。

二、开展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目的与意义

将游戏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积极性。在幼儿时代,因为本性的原因,幼儿园很难对日常学习保持足够的重视,也很难保证教育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儿童们很容易受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幼儿园教学的规章制度,鼓励所有儿童直接参与游戏,促进个人发展。玩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有必要探讨幼儿园课程,并将其与游戏的有机结合和应用。在此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地发展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积极地对一系列将游戏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提高学前儿童的素质锻炼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决策力进行培养,从而使他们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地提高,这样才是进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游戏在开发儿童的潜能,开发儿童的智能方面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功能。喜欢玩耍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如果让他们象初中生那样,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读书,不但难以使他们获得知识,也会扼杀他们的天性,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许多幼儿园选择利用游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乐趣。当然,并非所有的游戏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到开心,也不能让他们学习到什么,这就需要老师们以他们的兴趣为基础,进行理性的选择,对游戏的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并有意识地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有益的因素,从而让这些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来。此外,游戏也符合幼儿爱活动的心理、生理需要,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所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可以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也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展开的策略

1.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发掘游戏精神

与小学相比,幼儿园的教学虽然非常简单,但却缺乏灵活性,而且缺乏趣味性。因为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很活跃,注意力不能集中,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再者,幼儿园对于教与玩的认识并不清楚,因此不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虽然有些幼儿教师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但也并不理想,导致幼儿并未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还能自觉地发掘游戏的精神。并且,孩子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游戏所包含的精神,并将其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玩的精神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更有助于孩子形成好的习惯。比如:在做领路者的游戏时,由一个孩子带领另一个孩子穿过一个障碍。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会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园老师们对游戏的精神不够重视,往往只会利用游戏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等,如果孩子们太过沉迷于游戏之中,老师们就会制止他们。所以,这款游戏的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如果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儿童没有体会到游戏的精神,那么无论哪一种教学都是脱离儿童的精神世界。功利性的教育理念,高效率的干预方式,仅仅是加速了幼儿的节奏,而丝毫不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没有了“游戏”的精神,再好的“游戏”也就失去了其实质意义。

2.掌握游戏比赛的目的与趣味

没有什么比兴趣更好的老师了。对幼儿园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从小就树立起了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而如果孩子们自小就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素质教育中,就会更加排斥和厌恶学习。因为幼儿的心思是很敏感的,所以,过于明显的心理引导可能会对他们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在幼儿园中的游戏教育不能有较强的指导性。但是,如果游戏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就不能充分地发挥游戏教学的功能。这就对老师们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尽可能地让游戏与教育进行的更加顺畅,不能过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能过于突出游戏的娱乐性,避免学生们过于沉迷于游戏,而对教育教学进行一味的抵制。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要特别重视游戏环节的心理暗示,关注幼儿在游戏期间发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

 3.提升课堂的气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

课堂的气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幼儿快速地进入到游戏学习的状态中,又要让课堂气氛保持轻松愉悦。由于孩子的年龄,他们不可能在一个枯燥的环境中学习。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用互动和游戏来烘托课堂的活泼愉快的氛围。与此同时,在指导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参与情况,并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及时地调整他们的游戏进度,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效地投入并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集体氛围所带来的快乐。当幼儿的整体游戏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高的时候,老师要对游戏内容的有效性和游戏设置是否达到了对应的教学目标,如果达不到要求,老师就要对游戏内容进行改进,然后让幼儿参与,老师根据他们的参与情况对游戏进行评价。

 4.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为儿童选择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民间游戏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进行民俗游戏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既要注重其理论依据,又要注重儿童在进行民俗游戏教学时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性别,兴趣,以及他们的协作能力等等。因此,在引入游戏时应与儿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融入民间游戏的本土化特点,为幼儿选择适当的民间游戏,比如,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自己的协作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在玩的时候更加的独立自主,常常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扰,因此,他们更适合一个人玩;而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则比较喜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因此他们更适合进行群体游戏。又如男生喜爱有挑战、有活力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喜爱比较安静的项目等等。因此,幼儿园在引进民俗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民俗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5.根据儿童的认知情况,设计游戏

幼儿的认知还在形成阶段,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不了解,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可以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比如,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可以做出直接的反应,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他们就不会有很好的思维去理解。如果教师在使用游戏进行教学时,在游戏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学概念等抽象内容,就不能让幼儿很好地理解,其结果就是幼儿不能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游戏体验,也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所以,如果在教学的时候,要想设计出与幼儿的认知相一致的游戏,老师们就必须要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能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对孩子们的心理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习知识。

 

 

结语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幼儿会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并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本性。幼儿园教师应该对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并让游戏可以与教育教学进行完全的、自然的融合,促进幼儿教学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到游戏中去,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春燕.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如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83-184.

[2]吕楠.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方法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47-48.

[3]吕晓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6):179-180.

[4]殷金萍.浅析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