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平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325405

摘要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多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展开教学,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反而容易使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改革后,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看得更重,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和应用原则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法;以生为本

正文

前言

    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求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差异、发掘学生潜力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高中化学,涉及面广、难度高,对学生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长期处于传统教育中的学生很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即化学水平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反之亦是如此[1]。为此,想要全面提高学生化学水平,满足全体学生需求,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以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适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又称差异化教学,作为实现教育公平重要方式,分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力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2]。分层原则是将学生的个人兴趣、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日常学习习惯、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作为分层指标,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后教师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以期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并关照到不同的学生,最终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者们通常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或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也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首先,分层教学法是教育教学方法,是为达到促进学生全体发展的效果,教师根据个体化差异,科学合理地划分层次,做好分层备课工作,为各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合理教学方式,分层进行授课。是一种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分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在学习过程中作出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方式。

其次,分层教学法属于个性化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一种区别于班级授课,基于学生差异的情况下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实现教育公平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原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下,融入个性特色化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多种选择、发展的条件机会,不断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目标迈进,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个性潜能的良好发展。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保底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虽然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但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层次学生能力上的差异,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设低一些,但不能没有限制,要设定一个保底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不必参与难题的探究,但一定要引导其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并拥有基础的学习能力[3]。值得注意的是,保底性原则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中,还要体现在练习和作业布置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设计难度适宜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最好能够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就感,这样才能逐渐帮助其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全体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并非是针对某一名学生或是某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前,先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4]。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能力、认知水平等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对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要更高一些,布置的习题难度也要大一些;对中层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其完成基础目标,做好巩固知识的工作,并对更难的题目展开探索;对于成绩不理想或是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则要指导其完成基础目标,并有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可见,分层教学不仅要重视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公平地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为全体同学提供平等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使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动态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想要合理实施,就要重视科学、合理地分层[5]。但部分教师在实施中,总会在为学生分层时,为其贴上标签,如学生甲学习能力较强,但思维灵活度不足,这就是贴标签的一种表现。这种贴标签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公平、公正。对此,教师应做到合理分层的同时,保持动态性。简单地说,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后,要重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其有进步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鼓励。每个新学期开始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上个学期的实际表现,重新进行分组,以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分层标准和分层结果不能向学生和家长公布,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出现反效果。

 

 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主体分层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应始终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观念,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教育发展的进程,充分发挥分层教学优势,打破传统化学课堂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化学课堂充满和谐、活跃的学习气氛[6]。学生分层要立足实际,针对学生学情系统地、适合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教师可以将成绩、表现、能力、潜力等作为分层的重要依据。首先,第一层次的学生成绩较为优异,能快速掌握并理解化学知识,其需求是知识拓展和自主学习。其次,第二层次涵盖了班级内大部分学生,拥有一定化学基础与学习能力,其需求在于课内知识的完全掌握以及进阶契机。最后,第三层次学生最令教师担忧,不仅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状态也较为懈怠,缺乏学习自信,其需求是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潜力发挥的平台。学习主体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内容,关乎之后的分层教学能否有效进行,也关系到学生的需求能否完全满足。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保障各层教学目标顺利实施,还要在课堂中做好巧妙分层[7]。在进行分层时,首先,针对学困生,教师的要求不要过高,要为其打好基础,引导其在课堂中脚踏实地,先将基础概念、原理及方程式掌握好。在课堂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围绕基础知识设计相关的问题,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其次,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则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鼓励其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针对优等生来说,因为其各方面能力较强,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启发其思维,锻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在课后也可以为其设计一些难度稍大的习题,供其思考和解答。

例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教师可以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一份调查问卷,问卷中是多个类型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分类,并画出其中部分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这样教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后对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编制的学案内容要以基础为主。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两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化学反应,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并相互交流,说一说发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答案,也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展开分析,并将学习到的内容及相应的结论汇报给教师。学生汇报后发现,习题中的方程式主要都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四类,但“Fe2O3+3CO=2Fe+3CO2”这一化学方程式并不属于以上几种反应,因此,要学习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类型,这可以很好地引出教学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练习进行分层

教学练习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8]。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应对教学练习进行分层,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完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学习后,针对优等生,教师布置的教学练习应包括应用分析题和实验分析题,且突出计算内容。针对中等生,教师的教学练习应为基础提高题,题目不能太过简单,应具备一定的隐藏条件,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针对学困生而言,教学练习应为甲烷知识相关的基础问题,比如甲烷的性质、其同分异构体的区分方法等,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题。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提升,从而对其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从中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优等生“学得饱”、中等生“学得好”、学困生“学得会”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兴趣。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根本,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才能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凤琴.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融入分层教学法的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出版者不详],2023:1389-1391. 

[2]阿不都音·阿不都热合曼. 高中化学课堂项目式分层教学法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275-279. 

[3]史海霞.浅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式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2):65-66.

[4]张真真.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120+122.

[5]黄丽萱,李秋洲.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出版者不详],2019:315-317. 

[6]龙文. 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出版者不详],2019:455-456.

[7]宋军福,徐祥,王芸等.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分层教学研究[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暨第十四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编(议题三:课堂有效教学实践).[出版者不详],2018:110-120.

[8]马建伟. 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5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