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路径探索
摘要
关键词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正文
前言: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对人才的培养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过程中革新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也可以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体现在教师相互之间学习的交融,校企合作一起共建创业基地并在创业基地展开思政教育方面。此外,也可以在创业与思政课堂中为利用案例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与思政知识,学习他人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增加学生创业热情。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依旧不乐观,存在以下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下是对创新创新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现状的详细分析。
(一)创新创业理论储备较为薄弱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改变和调整了发展目标,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知识的储备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实践教学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若是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并未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融合教学效果,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受到阻碍[1]。
(二)教师认识与能力方面的不足
教学期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力量,教师扮演辅助者和引导的角色,负责讲授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2]。因此,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还是思政教育期间,教师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负责组织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过,结合现状来看,目前一些教师在创新创业与思政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主导地位,以各门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并未借助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或者案例教学期间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导致教学效果较差[3]。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立足于现状展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及教师也要探索适合的教学路径,采取有效举措进行教学,以此来完善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不足,为两者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一)加强思政理论教学,让思政理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鲜明旗帜
思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学科之一,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与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展开的重要价值和实施的必要性。通过展开思政教育,把国家的热点时事以及相关政策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来讲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观念,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和自觉的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利用思政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更好发展。为了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度,教师要让思政理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创新创业教育指引方向,指明目标,让思政理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鲜明的旗帜,促使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的展开[4]。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强学生思政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于网络技术及信息化技术,探索网络信息化教学途径,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促使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当下很多全新的教学模式产生和被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教学模式日渐多元,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来说,也可以应用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借助网站或者APP等平台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和领会创新创业与思政课程学习的趣味。在线上和线下学习中获取丰富和成功的创新创业实践成果,接触更多全新的创新创业案例,吸取他人的经验,丰富思政与创新创新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在学习他人成功的创业经验中,形成正确和健康的创业观,以免产生唯利是图或者好高骛远等错误观念。除此之外,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意锻炼,增强思政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带领学生去感受创新创业所带来的思想的进步,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产生更多的全新的创新点。更好的把握住时代的命脉,紧跟形势,找准创新的方向[5]。
(三)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职业规划意识
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应紧随时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构建现代化资源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这一平台上来查阅创新创业相关的时事信息,了解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动态,便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依托平台进行思政教学,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健康和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待业与就业以及应聘的各种压力,大胆的开辟全新的思路,敢于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建设自己的事业基地。校企合作,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到企业实习之后学生根据现状更新之前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思想,在校就让学生产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让他们在未来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与职场之中。这对学生步入企业和进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结合的教育目的[6]。
结束语: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一方面应从创新创业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出发,针对目前两者教学现状,探索适合的教学举措,形成全新的教学路径,根据此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革新教学模式,引进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让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搜集和展示最新的创新创业案例,学习他人成功的创业经验,学习其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其他优良品质,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政素养。此外,高职院校和政府方面可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由教师负责组织和引领,在校期间规划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尽早的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最大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与精神,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1]程霞.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23,(14):161-164.
[2]闫鲁超.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 科技创新与品牌,2023,(04):72-74.
[3]杨雯雯.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 才智,2023,(12):41-44.
[4]何莉莉.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1):165-168.
[5]席亚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J]. 经济师,2022,(06):159-161.
[6]刘健.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J]. 鄂州大学学报,2022,29(01):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