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创新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与健康 创新教学 策略研究
正文
前言: 根据小学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知识和身体素质的主要教学目的。课程理念包括对学生健康思想和体育兴趣的教育。激发和尽量减少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差异,以提高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例,研究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一 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是一个人的生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磨练学生意志的关键期。体育教学属于竞技类活动,在比赛中,运动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毅力,才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获得更好的成绩。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这一优良品质,让学生参加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全能型的,各有所长,集各有所长,集各有所长,大智慧于一身,在小学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很多的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这些项目都是团队合作的,所以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团队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团队精神,并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另外,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还能促进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一)丰富小学生体育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们受到了应试教育“荼毒”,缺乏对体育的关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因而造成了体育教学手段单一,内容贫乏、枯燥,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很低。而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体育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熏陶下,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用多样化的体育形式和趣味性的体育内容来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体育学习经验得到充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对小学教学体制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来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构建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体育课堂。
三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育思想落后
而小学体育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很多教师都会把学生的身心都放在一边。然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了传统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体质、知识水平,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质的全面发展,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其基本目标。
(二)设置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
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全面发展学生专业素质。
然而,由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不全面,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许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设置游戏,使其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但结果往往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从而使游戏的教学效果不佳。
(三)体育设施不健全
小学体育场地条件、设备条件的要求,以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缺少体育设备,体育场地,教师只能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而学校对体育的关注不足,使得很多学校的体育场馆缺少维护和更新,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只是为了满足校方的需要,并不能保障体育设施的品质,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通过营造教学气氛,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专心地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其直觉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强,想象力也更丰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课堂环境,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一种让学生们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运动技能和学习兴趣的目标。例如,在进行“50米接力赛”时,老师可以把这个训练活动设计为“紧急的鸡毛信箱”。在这一项比赛中,选手们不但要保持自己的速度,还要保证自己的接力棒不掉下来,谁第一个把“鸡毛信”送到终点,谁就是冠军。老师的这一句话,让不少学生都打起了精神,准备加入其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直接的训练方式,这种生动的情境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对接力赛的每一个动作要领有很好的掌握,而且教学效率也显著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深入发掘体育教材资源之美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体能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有效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运动习惯,从而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生活适应能力。教师也要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对小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也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球类运动、武术等知识,而其中也不乏与美育教育相关的内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小学生感受到教材之美[2]。比如,在进行体操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从学生的着装开始,让学生去感受外表上的美。首先,要让学生穿上安全、舒适的衣服,提倡简单的衣服,不要穿着奇怪的衣服,让学生知道美是有多种形态的,同时也要建立起学生的外表上的正确的审美观。其次,在体操课上,老师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身体的美感,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连贯,熟练,让学生体会到身体运动的美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老师们还要利用体操运动的优点和意义,让学生们体会到体操中所蕴含的内在之美,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小学生们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灵之美。
(三)重视教材内涵的延伸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老师让学生试着写出游戏内容、写出游戏内容,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体育课的特点相结合,可以在准备阶段,让学生们自己编和练习徒手操,并要求编的动作尽量不一样,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每一节课都要由一位同学来带领。再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会给每个小组一个小橡胶球,并在上面画出一些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的运动区域。在进行游戏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不能对已学过的游戏进行复制,也不能让组与组之间出现雷同,要想办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可以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只要有一个你觉得开心就可以了。在以上的活动中,老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在自主设计的操练和游戏中,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四)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革新,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在课堂上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讨论,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说,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之后展开篮球电玩,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总结出一些问题,比如评分规则、传球和运球技巧等,并展开小组讨论,从而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其次,设计问题的科学性,以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状况及兴趣,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比如,在进行长距离跑步时,老师就可以指导同学们,让学生去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形成新的问题。
通过科学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立体化”教学目标。
(四)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常是分阶段逐步进行的。(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体育器材的摆放和教学场地的布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中,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热身运动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身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开展“立定跳远”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开始之前,要指导学生进行器械的摆放,并将其摆放成动物模型,这样可以初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热身活动中,我们引进了森林中的晚会,让学生们站成一排,双手搭在肩膀上,像跳舞一样穿过河流,来到森林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探索,要求老师通过问题的引入,通过图片的引入,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来产生问题,然后用问题来引导教学内容。就拿立定跳远这一课来说,我先给同学们看一张猎豹的照片,然后再问同学:“豹子的速度怎么会那么快?”在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其进行自主回答。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之后,就进入到了由教师主导讨论的环节。用正确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对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将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向正确的答案靠拢,并引导学生们向“如何才能变得像豹子一样快”的方向进行思考。老师们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带着学生们去做了一些实验,从豹子的起跳速度来看,猎豹的起跳速度比猎豹要快,如何才能让猎豹的起跳速度更快,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老师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屈膝下沉”,这也是立定跳远课的重点。
结语:因此,创造性既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又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持续的创新与优化,才可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升其教学效果,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以本校小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积极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玲.小学体育教学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5+157.
[2] 朱凯.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146+148.
[3]邵延磊.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研究[J].家长,2021,No.385(27):18-19.
[4]周小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6期
[5]刘军;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J;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01期
[6]易大根;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上);201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