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常态化一体抓机制的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艳兰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论述为理论指导,分析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到先进单位调研学习的经验做法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高职院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一体抓工作机制的思路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年轻干部 常态化一体抓机制

正文

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对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培养年轻干部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意义, 也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明确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学校数为50所,骨干专业(群)为150个。2019年12月公布了56所学校和141个专业群作为建设单位正式立项,“双高计划”迈出实质步伐,吹响了高职院校攀登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顶峰的“冲锋号”。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精准对标“双高”建设目标和要求,优化高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培养选拔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年轻干部,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事关职业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一支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好、专业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必不可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高职院校的功能也在持续强化。新时代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新标准。年轻干部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和坚实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支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选拔一批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选拔好年轻干部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主体, 换言之,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主要是通过干部队伍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既要重视一线又要多岗位锻炼, 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要大胆使用, 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从而汇聚起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强大力量,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迫切需求。

(二)培养选拔好年轻干部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 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层次”教育转向到“类型”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现这些目标任务, 迫切需要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作为基础和保障。这其中,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是支撑。因此,培养选拔好年轻干部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选拔年轻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充分把握新时代对干部选拔培育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在各个环节逐步走向标准性和规范化,但与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系统培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对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思想观念还未跟上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实践中也未能对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详细的了解, 缺少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和方法的体系化思考, 没有形成年轻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的整体规划。所以,年轻干部由于缺少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指导,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实效和个人成长, 最终制约了个人潜力的充分激发。

二是年轻干部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从年轻干部队伍结构来看,高职院校基本尚未形成动态平衡。一方面年龄结构不尽合理,“85后”、“90后”的年轻干部偏少,后背力量不足,空缺岗位出现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专业性干部偏少,通用型干部相对数量大,而专业型干部因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与繁重的管理工作难以兼顾等原因,担任职能部门干部的意愿并不强烈。同时,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总体数量个岗位数量偏少,与学校整体规模不匹配,不能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三是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从年轻干部下基层历练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年轻干部实践锻炼途径单一,基层磨练不够,校外锻炼机会较少, 即使参加校外挂职、锻炼岗位的针对性也很少。部分年轻干部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磨炼,做群众工作本领不够强;部分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锐气、底气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制约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影响干部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

四是年轻干部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的干部队伍培训机制尚未形成,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建理论,日常过程中的培训较少,专业化能力培训基本没有。高职院校干部培训师资也主要是依赖校外教育培训平台,对干部队伍的培训效果没有茛综合和考核,所以出现有的学校为了培训而培训,完成主管部门要求的任务。有的高职院校培训方式没有针对性,面向不同岗位采取同样内容的培训。高职院校的干部队伍考核评价创新机制也不足,考核主要是结果考核,缺乏过程考核。考核指标单一,分类和量化考核较少,无法反应橱干部队伍的真实工作情况和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所以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奖惩和监督作用。

三、高职院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一体抓工作机制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系统论述对健全完善高职院校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统筹推进的常态化一体抓工作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南。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双高”目标、“职业本科大学”目标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立足“双高”、“职业本科大学”目标导向、统筹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环节,坚持人岗匹配、统筹规划、实践锻炼、严管厚爱等原则,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从而实现“双高”目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统筹规划,构建规划落实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选人用人要以德为先、坚持正确导向、科学用人和公正用人。干部的选拔使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要坚持统筹规划,构建规划落实机制。一是要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件》等相关制度文件,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严格依照文件规定,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就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也有制可依、有规可循。二是要立足高职院校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优化结构。通过调研,认真分析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性格等结构,尤其是要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做好干部储备。

(二)坚持源头储备,构建发现培养机制

要立足于选好干部,拓宽选人渠道。一是要通过平时的工作,了解年轻干部情况。组织部门通过基层调研等方式,多方位了解不同部门年轻干部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建立早发现、早培养的机制。二是要坚持任人唯贤,坚持用好用活所掌握的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 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 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把不同岗位、职务、年龄的德才兼备的可进一步培养使用的年轻干部纳入培养选拔的库里,形成重视和培养年轻干部的良好氛围。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 设置好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和配备数量, 确保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并能够不断的培养输送年轻干部。在有空缺岗位时,优先考虑岗位经历多、业务水平好和群众基础好的人选。

(三)坚持实践锻炼,构建配备使用机制

要立足于用好干部,坚持实践锻炼,构建配备使用机制。配备使用年轻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要根据年轻干部的不同特点,把他们放到相应的岗位进行进行台阶、递进式的培养,经常性的选派条件比较成熟的年轻干部到困难艰苦的岗位锻炼,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年轻干部轮换任职,使他们能够壮筋骨、长才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其次要完善鼓励激励机制。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考核和鼓励相结合。要完善考核指标、程序和办法, 加强考核力度, 掌握好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表现。持续对考核结果进行运用, 对表现突出的干部, 在薪酬待遇、评优评先、专业发展、能上能下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同时, 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人文关怀。学校各级领导要多关注年轻干部的成长, 多与他们谈心谈话, 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又要指出工作中的不足, 指导其更顺心的开展工作,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  

(四)坚持严管厚爱,构建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 是干部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坚持严管厚爱,构建管理监督机制,保证年轻干部“茁壮成长”。一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新提拔年轻干部廉洁教育谈话和重点岗位年轻干部廉洁教育集体谈话、寒暑假廉洁教育培训、每月学习典型案例等多种活动, 提高年轻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筑牢抵制各类诱惑的思想防线。是要高标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党性锻炼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 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为载体, 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要强化党性分析, 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使年轻干部不断发现问题、改正缺点、总结经验、坚定理想信念, 确保干部队伍始终不偏向、不脱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