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探索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游戏化;幼儿;民间游戏
正文
玩是孩子的本性,幼儿早期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本性,保护孩子,开发孩子的自然本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发展。在早期教育中,老师应该把玩融入整个教育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在活泼、全面、富有教育作用的游戏中发展。民间游戏是一种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体育项目,它不仅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综合性的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极富教育性的体育项目,对民间游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民间游戏的特点分析
民间游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它能够反映出地方的民族特征,表现出民间特征,并能够继承民族的文化基因。民间游戏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和趣味,所以才能传承到今天。参加民间类的比赛,能让参加者体会到各种各样的趣味,使他们的身体得到放松,获得幸福。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不但表现在游戏的玩法上,而且表现在游戏名称和游戏内容上。例如,在“跳房子”这一民间活动中,画房子、跳方块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而且这个活动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能够引起学生对“如何跳房子”的兴趣,从而提高人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民间游戏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又是人民群众无意间的创作,因此,民间游戏教学改革的余地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活动,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反映了很多社会生活的侧面,所以,孩子们在参加民间活动的时候,既可以获得乐趣,又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此外,尽管这些民间类的游戏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玩法都很简单,很容易掌握和普及,即使是小孩子,只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就可以愉快地参与其中。除此之外,孩子们在参与民间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不自觉地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继承,从而增强他们对地方的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
2、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由于民间游戏所具备的上述特征,因此,对民间游戏的发展和运用是非常适宜的。其中,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幼小的因素。对于孩子们而言,民间游戏可以很容易地让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完成他们对游戏活动和体验式学习的需要,从而提升他们对各类活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身心健康发展、习得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对这些民间游戏进行更多的挖掘与应用,并在“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下,使孩子们身心愉悦,获得快乐,提高他们的认知、交往、运动等能力,培养他们的优秀人格,使他们在各个层次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因为民间活动是民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儿童也可以透过民间活动增强对民间的了解,树立自己的文化信心。
2.对于幼儿园而言,在游戏化的环境下,进行民间类游戏的开发与应用,能够极大地减轻幼儿园的课程建构负担,同时也能提升幼儿园的师资素质。在民间活动中,最常用的道具是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比如石头(跳楼工具),叶柄(抓树叶工具),破布和沙子(抛沙袋工具),而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教育资金,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道具。除此之外,对于教师来说,对其进行开发和使用,也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对民间游戏资源进行科学的选择,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持续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3、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的对策
1.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健全民间游戏教育的教学体系。老师们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民间游戏的类型和内涵的掌握,往往会对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就决定了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所以,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加强对老师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并引导老师们探讨一些优秀的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应用案例,让老师们在观看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案例的同时,也能加强他们对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应用,从而让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幼儿园还应为老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环境,让老师们在阅读书籍、上网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孩子们需求的内容,创建“民间游戏”的资源数据库,并逐渐健全“民间游戏”的教学体系。
2.深度结合父母的力量,对民间游戏活动进行全面的发掘。在幼儿园中,父母是最主要的合作对象,因此,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下,幼儿园的老师们应该让父母们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和支持,用父母的实力来补充他们在幼儿园中的缺失。例如,老师可以给父母发一份“我的儿时记忆之游戏”的调查问卷,并邀请父母根据自己的真实的儿时游戏记忆,来完成问卷,并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曾经在他们的童年中发生过的民间游戏。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收集,可以让老师们对民间游戏有更多的认识,从而充实“民间游戏资源库”的内容,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3.在幼儿一天的日常活动中,灵活地融入民间活动的要素。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学习都围绕着一日生活进行,在这一点上,老师们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到他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他们一日生活的趣味性。比如,当小班幼儿入园的时候,就可以把“拍手”的游戏融入其中,运用你拍一,我拍一,各位老师,各位上午好;“你拍二,我拍二, xxx宝贝欢迎你”的游戏口诀,对幼儿与老师打招呼的过程进行了优化,从而养成其有礼貌地与老师打招呼的习惯。再比如,当所有学生都入园后,老师就可以有系统地开展“舞龙”,并在早晨的教学中融入“舞龙”这一民间游戏。这时,要在选择“舞龙”时,要注重其动作的选择,使其符合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并有意识地避免某些高难度的运动。
4.把民间活动融入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民间活动在儿童早期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作为其有效的工具。比如,在进行“拉大锯”之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一首《拉大锯》的童谣,然后要求孩子们成对地站在一个靠垫上,互相牵着手,双腿弯曲,然后随着童谣的节拍,做出“拉大锯”的姿势,这样可以训练孩子们的手臂肌肉。
5.广采案例,科学甄别,题材充实,及时创新
民间游戏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搜集和整理民间艺术活动的资料,这将直接关系到民间艺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层次。幼儿园应该充分运用多种途径,对民间游戏的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和深入地发掘,并将其与儿童的成长特征与现实的教育需要相结合,对其进行合理的完善,并适时地进行创编,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其具有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园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书面资料来搜集有关民俗游戏的内容,还要对互联网上的各种资讯资源进行有效地运用,以更大范围地扩展孩子们的游戏思维,使他们的教育方法更加多样化。民间游戏是一种对民间传统生活和文化的总结,幼儿园老师们应当深入到百姓中去,用现场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一些鲜活的、分散在民间的鲜活的游戏素材,去发掘一些流传于地方的民间故事、文化资源等,从而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对游戏资源进行广泛收集、整合汇总之后,老师们应当在此基础上,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并将其与实际教育价值、教学目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等相联系,对游戏素材展开科学的整合、筛选和归类,在保证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教学中,使其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要想展开儿童游戏活动,就必须要有广阔的材料资源作为支持,更要与时代发展以及教育的要求相结合,在对民间游戏的基本特点和本质内涵进行充分的尊重的前提下,以教育目的为中心,对其进行适时的改编、创新。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老师可以根据游戏的目的和内容,适当地修改游戏的规则。例如,在对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民俗中的“抢椅子”等进行恰当的创意和改写。在新的修改后,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规定一个号码,比如老师叫2,孩子们就需要成对地站在一起,最后只有一个孩子会被淘汰。对游戏规则进行修改,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让儿童对单、双数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儿童的兴趣。对游戏原有规则进行修改,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们的逆向思维和适应能力,还可以丰富游戏形式,提升游戏的魅力。
6.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组织水平和指导水平
将民间游戏素材与儿童地域性活动相结合,既可以使儿童在轻松自在中获得知识,又可以丰富儿童的活动经验。
例如,老师可以为孩子们设计一些融会贯通的游戏,比如:猜谜语,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并通过设定各种难度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与解答;在科学探究区,老师可以引入“抖空竹”“捻捻转”等小游戏,让孩子们认真地去看,去大胆地去探究,去找出其中的规律与道理;在运动区,老师可以引进沙袋、翻绳、羽毛、手帕等,让孩子们通过集体的形式来进行身体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在美术活动区,可以为孩子们准备各种类型的陶泥、编绳、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材料,把捏泥人、木版画等传统民间美术的创造活动融入到孩子们的每天的教育中,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的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教育经验。
不论是在室内外,或是在独立的益智活动中,或是在团队活动中,幼儿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民间游戏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它的教育意义,老师们应该在开始玩这些游戏之前,对它们进行充分的探讨,对各种游戏所适合的阶段进行仔细的研究,拓宽自己的思维,对游戏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评价,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教学计划,对游戏的战略进行科学的计划。幼儿园可以以组为单位,在老师们之间进行互听互评,亲自演示游戏教学流程,并对教学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幼师还应该注意仔细聆听幼儿的交谈,对幼儿在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观察,要对个体在规则理解、游戏能力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及时对其进行指导。
7.以家庭为导向,促进家园的共同发展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家庭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决定着幼儿在真善美等价值观方面的原始去向。所以,将民俗游戏纳入到幼儿教育中,也需要将家庭的力量进行充分调动起来,让家园共育,同向同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从而让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民间游戏材料的收集阶段,幼儿园可以对孩子的家长及其他亲人提出的意见进行广泛的搜集,并让孩子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并在家里带着孩子们去尝试。在进行游戏之前,幼儿园可以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体来一起制造出游戏道具。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组织家长们参加到其中,让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到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
结语: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就必须强化“游戏”课程的设置。同时,也要重视民间活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充分发挥民间活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祝秀.创玩民间游戏点亮趣味童年[J].山西教育(幼教) ,2021,(12).
[2]续学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策略[].学周刊,2021,(36).
[3] 胡晓清.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资源整合路径探微[J].名师在线,2021,(23).
[4] 牛彦琴.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1,(22).
[5]张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6-7.
[6]丘海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探兖[J].成才之路.2021(12):114-115.
[7]周思静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创新运用浅谈[J].幼儿教育:2020(23):44-45.
[8]邱志敏.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兖[J].当代家庭教商:2021(12):35- 36.
[9]李培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J].儿童与健康.202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