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作业设计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特色作业;设计对策
正文
引言:相比于常规的小学作业教学,新形势下的作业教学已转变常规机械化模式,在类型和容量等方面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班主任们一定要转变固有的作业教学观念,要针对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创新型作业的教学特色,使他们能够在这类作业的带动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1小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趣味性原则
一般而言,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才能吸引小学生能够持续性地完成作业,因为小学生个性比较活泼,会较为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情,对有趣的作业才会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在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的情况下,多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来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让她们能够跟着有趣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有趣的作业内容或者作业方式更能够让小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完成作业。
1.2发展性原则
对学生而言有效的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巩固知识内容,还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继而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老师应该遵循发展性的原则来设计课后作业,用发展性的作业巩固知识点。
1.3实用性原则
在教育实践中,数学课程和实际生活也是具有极强的联系性的,所以,老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忽略其中的联系性和实用性,应该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用具有实践操作性的作业,吸引小孩子投入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学习认同感,也让学生知道学好知识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和难题。
2优化小学特色作业设计的策略
2.1情境式作业
情境式作业强调生活化元素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生活中比较有趣的元素,然后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巩固知识的作业形式。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计量单位”这一环节中,可以设置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为主要内容,将数学知识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因为计量单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多种,直接记忆的话效果可能不理想,而且直接背诵起来也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感觉比较抽象,但是通过生活化元素与作业内容的衔接,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计量单元之间的具体区别和对应的应用场景。
2.2趣味化设计作业
对学生而言,有趣的作业才能够让他们保持持续性学习的长久性。因此,老师应该重视趣味性的设计原则,优化作业的趣味性,创新作业的内容或者形式。用有趣的作业提升小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同时,也能够让课后作业发挥它的基础性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巩固数学公式的运用方法。比如:讲到小学数学“位置”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总结环节来让学生巩固知识,展示一些作业来随堂检测小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提问某列某行的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和位置关系的概念。并且,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让课堂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气氛,让师生之间和谐交流。
2.3分层次设计作业
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设计作业,因为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环境成长的,在智力发育水平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是不同的。而这些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老师既应该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使用分层教学法,更应该在设计作业时也使用这种分层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序设计难度系数不一样的作业,并且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能够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来完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对待特困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基础不好的现实情况,应该针对他们设计较为基础并且具有趣味性作业。用作业来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对做作业的兴趣。对待普通生,老师应该设计一些基础性质上的具有探索性的内容,让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索。对待学生,老师就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设计一些难题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深入分析和思考,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利用这些分层的作业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能力得不到充分提高的现象。
2.4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作业
要安排他们喜欢的题目,老师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起他们共同完成工作的兴趣,如此才可以改变他们对工作的看法。第一,开放式的性原则。数学课程最后拼的是他们的视野,而开放式的数学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尽管刚开始或许有点困难,但随着他们不断地训练,他们也可以慢慢适应,并从中受益匪浅。第二,探究性原则。每个学生经过探索所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头脑里,从而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采用独立研究,甚至联合研究的方法,完成作业任务,就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成就感,从而提振他们的学习信心。例如,以小学数学“认识图形”这个任务设置中,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生活,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型像,在此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对各类型像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看到数字和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具体地感觉到数字的使用意义。
结束语:在小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业设计备受瞩目,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教学环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围绕学情进行调整,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布置反思新作业,合理评价作业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实现个人的长远成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创新设计[J].现代农村科技,2022(02):87-88.
[2]杨晓玲.小学数学创新型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12-13.
[3]郑靓.“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创新型作业设计[J].小学生(下旬刊),2022(02):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