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聂笃兰

单位: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邮编: 562400

摘要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教学阶段的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怎样才能做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家长及幼儿园非常重视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是启蒙阶段,也是影响未来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现在正处在一个身体、心理、智力都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强化幼儿教育,并与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相结合,把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切入点,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从而为幼儿未来的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教育怎样才能促进要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行探讨,期望能对幼儿园的教育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幼儿园;全面发展

正文

尽管幼儿园儿童的年龄不大,对知识和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快,学习潜力很大。从有关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如果幼儿园采用单一、贫乏的教育教学措施,就会导致幼儿园的学生出现认知落后的问题,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培养出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建立良好的身体健康发展规律等,幼儿园必须结合幼儿特点,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现代教育体制中,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儿童的发展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强化,并将重点放在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上,最终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对儿童来说,是进行启蒙教育的最好时间,不仅能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还能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儿童的品德性格的培养。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持续地进行着创新,运用个性、新颖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和教学活动,让幼儿更愿意学习新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这对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从将来出发,树立新的儿童观

儿童观作为一种以意识或潜意识的形式存在,可以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建立积极的儿童观是幼儿教师自我纠正自身教育行为的先决条件。

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从生命的活力开始,去追求精神的创造。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来看待儿童,我们就会看到传统的儿童观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进而可以树立起科学的儿童观。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之下,儿童观指的是一种将幼儿放在第一位的新型的儿童观,也就是要对幼儿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给予足够的尊重,对幼儿给予足够的赏识,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孩子是独立的,完整的,成长中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虽然他们不够成熟,也不够完美,但是他们有权利去面对现实,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懂得合作,有平衡个性的和谐个体。

二、兴趣导向促进儿童多样化发展

学前教学标准要求,教师要可以推行快乐教学法,通过游戏等轻松的方式引导幼儿获得知识。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所以在指导他们去接触新的事物、去理解某些道理的时候,老师们不能太过仓促,而是要符合他们的身体、心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并且符合他们的成长特征,采用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进步与成长。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给学生们做一些小游戏,例如: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通过抽签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医生,警察,老师,父母等等,老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们了解各个职业所要做的事情,让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然后学生们就可以自己组队,去做他们的“工作”了。当儿童完成了角色的扮演之后,作者就会适时地向他们询问一些心理上的感受,并在旁边进行一些指导,让儿童认识到了各种职业的艰难,让他们对此心存感激。同时,在对游戏的亲身体验中,孩子们也可以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并在游戏中逐渐培养出了敬业负责的良好品德。另外,作者还经常跟孩子们一起玩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例如简单版的数独、趣味积木等,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发展,并且学会了开动大脑,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让他们逐渐培养出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利用游戏教学,可以更多元的培养儿童的成长,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

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也要重视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因为只有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他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所有的教育都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让幼儿学会掌握各项技能,还要确保幼儿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包括艺术、语言等学科,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组织主题班会、美术比赛等,让幼儿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不同班级的孩子们展开一场综合性的比赛,用实践活动来增加孩子们的见识和勇气,从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锻炼。在进行心算和口算活动的时候,要给孩子们安排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某些指定题目的计算,这对孩子们的专注程度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测试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这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家长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好的了解,为家长们专门设立了一个幼儿园开放日,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机会,这对提高家长和幼儿的互动性有很大帮助,同时还可以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为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使儿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有父母与老师的合作与合作。

四、关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儿童的个性特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个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合理安排孩子,注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注重儿童情感的培育,丰富儿童的生活,合理安排儿童的活动,使儿童形成积极、快乐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快乐、团结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氛围。在进行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儿童的性格进行培养,在群体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对儿童进行关爱,而且还能够对儿童的诚实、乐于助人、团结协作、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等方面进行培养。

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了一种对幼儿人格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儿童群体”。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社会交往的优势,充分发挥幼儿社会交往的作用。

要为孩子们创造出可以相互交往的条件,给孩子们安排好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孩子们准备好充足的游戏材料,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注重过程的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可以与同年龄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们进行交往。让孩子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谦让,逐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明辨是非,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从而推动孩子们的社会化发展。要在适当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在活动和游戏中,让孩子对操作活动的专注时间更长一些。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注意力被分散的时候,老师们应该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孩子们再次充满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毅力了。

五、进一步协调儿童教育中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角色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共同努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幼小衔接”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以往的儿童教育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功能,致使儿童教育仅限于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协同效应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在我国,社会和家庭既是儿童的基本生活空间,又是儿童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把家庭和社区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多种亲子关系的活动。首先,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和“幼小衔接”问题,幼儿园可以组织一系列的父母参加的培训班,让父母们意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连接,它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其次,结合儿童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父母应该积极地参与儿童教育规划,让儿童教育能够向家庭扩展,从而提高儿童教育的品质。

六、游戏对儿童情绪的促进作用

儿童的玩耍,有助于儿童在面临应激时情绪的正常发展,有助于儿童化解矛盾,减轻心理创伤。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的条件下,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角色,表演不同的冲突,表现不同的行为,并面对恐惧。这个游戏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毫无威胁地重复。“玩是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最自然,最积极的治疗方法。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玩是一个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表达期待的好机会。只有通过游戏体验,孩子们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们才能通过交互来认识自己。儿童在游戏体验中,会意识到他们是独立的,积极的,有自己的个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感情,提高他们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从而加强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七、论对儿童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爱心,要有耐心,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时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例如,在开展规章制度教育工作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应该用丰富多彩的情况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并愿意主动地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幼儿园教师还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发散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表达。比如,幼儿园老师在进行绘画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画纸上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让他们自由地在画纸上作画。该种教学方式既能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又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真实情感,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要重视和重视幼儿的情感因素。

 

 

结语: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规划的过程,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相结合,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课堂体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持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把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作为切入点,发掘幼儿的学习潜能,采用兴趣培养的方法,把教学理论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张慧琴.新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

宋桂敏.新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探讨[J].成长,2020(2):1.

[3]陈思. “幼儿发展为本”理念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现状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张春丽.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J].学周刊,2017(06):203-2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