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高职、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
正文
在以往的高职声乐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的内容是以西方音乐为主,同时其教学理念也是直接借鉴的西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声乐教学都是照搬西方音乐的教学模式,这就造成声乐教学总体偏向西方文化,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但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也有着非常多的声乐教学素材,其相比较西方音乐文化毫不逊色,甚至其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许多声乐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探究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明显,其具有字正腔圆的审美观点,更加地关注音色特色,在演唱的过程中重视“润腔”,其融入能够丰富声乐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声乐人才的多方位发展,对当前声乐教学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字正腔圆
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字正腔圆是最基础的要求,是传统音乐文化最明显的一大特点,我国数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审美之中,其基础的审美观点也是要求字正腔圆。字正腔圆是对音乐演唱的两个基础的标准,“字正”就是要求演唱者能够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能够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清晰地听到音乐的内容,知道歌词的意思,在“字正”的基础上,听众欣赏音乐的时候非常容易理解歌词表达的内涵,使得听众有着较好的体验。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传统音乐通常是体现着某个时期某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的,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陶黎明先生主编的声乐教材中,就有着民族声乐部分,在民族声乐部分的《弥渡山歌》这一部分,其歌词的内容体现着云南汉族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期望,体现了南来北往赶马人的思乡之情,通过朗朗上口的歌声,驱散了在外游子的漂流他乡的孤独。传统音乐文化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需要“字正”地去进行演唱,逐渐地“字正”成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标志[1]。
“腔圆”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第二个基础标准,其体现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美感,“腔圆”强调的是听众的体验,除了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求发声准确之外,还要求整首歌曲保持流畅性以及完整性。“腔园”体现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演唱技巧,其通过协调身体的各个器官,搭配上一定的技巧,能够使得声音呈现出“圆”“通”“亮”等感觉,使得整个曲调显得圆润通透。在传统音乐演唱的时候,只有保证了“腔园”这个要求,才能够使得歌曲的内涵被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关注音色特色
与西方音乐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在声音特色这方面非常重视,同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音色特色是其明显的一大特征,我国传统音乐的演唱者,非常重视自身音乐特色的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关注音色特色的特征,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音色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现着我国音乐传统文化的表现功能以及魅力,成为明显的标识。此外,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认真聆听传统音乐的时候,听者能够从歌词中清晰地听出作者或者是表演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极具特色的音色,引发听众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弥渡山歌》中,其记录了弥渡地区的时代变迁,展现出弥渡地区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具有特色的音色特色,冲淡了游子飘零的孤独以及思乡之情。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进行演唱的时候,既需要做到“字正腔圆”,使得整个歌曲的演唱呈现出“通”“亮”等特点,还需要注意声音细节方面的处理,兼顾音色的细腻以及柔缓,这样才能够带给听众完美的欣赏体验,并充分地表达自身或者作者要想表达的情感[2]。
(三)要求“润腔”
“润腔”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独特的唱腔技法,其能够对唱腔进行润色,将演唱者的声音进行装饰以及美化,不同的民族音乐使用不同的润腔技法,使得我国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极大程度上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润腔”的技法应用在传统音乐声乐表演之中,能够对表演的作品进行细微的处理,使得表演的作品具有特色,丰富表演作品的内涵,带给听众更加优质的体验,使得听众能够沉浸在歌曲之中,提升对歌曲的认同感,体会到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润腔”的演唱技法非常重视细节方面的处理,在原本的唱腔中,通过投入一些细微的变化,使得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的丰富,原本相同的歌曲,通过不同的唱腔技法的演绎,体现出独特的美感。因此,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之中,能够丰富学生声乐表达技巧。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
通过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能够达成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在我国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同时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完成自身的责任。因此,将传统因为文化融入进高职声乐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丰富声乐教学内容,还顺应我国战略要求,在教学中达成教育学生“民族自信”的目的。在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传统音乐文化本就是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文化的一种表现,在某个时期,当地的人们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音乐中表达自身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期望,使得传统音乐歌词以及表达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还藏着种种故事。而要想真正地学会一首歌曲,就要理解其表达的情感,需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传统音乐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职声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传统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就能够掌握演唱传统音乐文化技巧,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演唱传统音乐的人才,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进而达成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其好处是双向的,既能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使得声乐教学更加的具有技巧性,促进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3]。
(二)促进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发展得比较的晚,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都是借鉴的西方声乐教学的内容,总体来说,我国声乐教学的水平比较的低,并且缺乏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在构建课程的时候没有重视到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条件等,课程开设方面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声乐教学水平低在中小学阶段非常的明显,很多中小学虽然有声乐课程,但是缺乏对声乐课程开展的重视度,仅仅是为了满足课程要求才开设的,教学内容就是依据着教材进行开展,最终造成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声乐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在学生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小学对声乐教学的忽视造成一些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比较的低,在高校阶段,才逐渐的接受一些系统性的声乐教学训练,造成其专业能力提升比较的缓慢。虽然说高职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专业性,但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借鉴西方音乐教学,造成教学模式不完善,不适合学生实际的状况,教学方式非常地固化且单一。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方面是学生的音高以及发音方式等,对一些基础的核心的内容缺乏对学生的引导,造成学生声乐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最终学生声乐能力提升不大。
(三)促进高校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之中,能够促进高校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在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社会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提升,高职院校应当不断优化自身教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声乐人才。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并且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在我国数千年文化的沉淀下,形成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形式,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使得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全方位的提升[5]。
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
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音乐本身就带有非常多的情感元素,其能够宣泄作者或者是演唱者自身的情感,同时能够引发情感方面的共鸣。而在传统音乐文化中,其蕴含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其形式与内容都体现着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居民的生活与习俗,非常多都是描绘真实的生活的,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复杂的情绪表达,可能会表达孤独、思乡、爱意、期望等感情。
(二)培养学生对感知能力的运用
在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之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的有效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开阔的艺术,在进行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演唱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音乐来源于人类的灵感,又调动人们的情感,帮助人们表达感情,又带给人们良好的听感体验。而传统音乐文化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果不能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就不能够完整地演唱出歌曲。因此在声乐教学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或者是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进行感知,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声乐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去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且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感知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以及艺术性,进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三)提高音乐教学模式多样性与创新性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之中,应当利用好这个特点,促使音乐教学向着多样性以及创新性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渠道的扩展,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结合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依据着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处在沉浸的教学环境之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7]。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有着关键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之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方便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专业的传统音乐教师来学校进行教学,丰富声乐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高素质教师的支持,学校也应当重视这点,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条件。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之中,能够促使声乐教学多样化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融合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创新优化声乐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声乐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声乐专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莎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路径探讨[J].黄河之声,2020(12):112.
[2]李礼.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0(05):81+83.
[3]尹胜麟.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0(0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