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电力系统;设备维护;事故;变电运行
正文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国家愈加关注电力系统的发展,人们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工作,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措施,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1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问题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温饱层面,而是逐渐转向物质生活质量与精神文明需求的满足层面。在这一现实社会发展背景下,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全新发展机遇,整个行业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工作质量也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内部的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及其对应的设备维护工作,都是众多工作人员所重点关注的话题。在部分技术人员在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背景下,整个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其设备维护问题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当下我国的电力行业变电运行安全及其对应的设备维护工作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人员所具备的责任意识仍然不够浓厚,没有完全根据规则制度管理;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所具备的规范性也有所不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安全事故演练工作,导致部分不可预知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效率也面临着较大影响。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
2.1搭建并推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并持续完善变电站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电网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性前提,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应当重点对以下几项管理制度要求作出健全与规范。(1)“工作票”管理制度。变电站现场的所有工作内容均需要参考“工作票”完成,在没有“工作票”的情况下不得展开各项现场工作与操作。在完成对“工作票”内容的审核且通过后,才能够结合其中包含的安全措施进行相应动作,核实现场操作与要求,在达标项后作出标注。(2)“操作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操作票”就是针对不同操作设定规范流程,要求严格依照相应流程规定展开现场操作,检查合格后进行签销。以倒闸操作为例进行说明,要求预先设定操作步骤并正确填写“操作票”;经审票并预演成功;明确操作目的与危险点,实施危险点预控;接受调度发布的操作指令及发令时间;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落实全面检查;按照“操作票”内容进行操作,反复实施“唱票—复诵—监护—操作”的流程,按要求完成操作后作出标注;将操作结束与时间信息汇报至调度部门;记录操作,对比一致后进行“操作票”的签销。(3)交接班管理制度。要求必须正确、全面填写交接记录,保证全员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设备情况及现场工作情况等。(4)防误装置管理制度。在进行防误装置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围绕防误装置异常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的运维、紧急解锁钥匙管理这三方面内容完成。
2.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变电站要想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真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变电站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电网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同时,对于相应工作岗位,要明确划分其职责到个人身上,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促使其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另外,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激发其工作热情,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此外,电力企业需细化管理内容,这样一旦工作人员出现操作违规的情况,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制止和警告。
2.3注重岗位职责分配与细节把控
电力企业需要将岗位责任分配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各项变电设备落实第一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负责该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并做好质量考核工作。安全责任人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同时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他安全责任人要主动协助第一安全责任人工作,在第一安全责任人不在时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的调配。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也要负责各项设备技术问题的处理,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信息、技术资料等进行准确的收集整理,确保能够顺利通过电力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考核。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事故时,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监视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结合电力企业的紧急事故处理方案,对该故障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
2.4提高变电运行工作水平
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时,不管是开展日常工作,还是处理各项事故,有关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主动思考,提升操作环节的精准性与有效性。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但是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性,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正常操作之前,要认真核实设备的具体状态,记录数据信息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对应的操作步骤。第二,加大检查力度,对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并有效处理,使变电运行能够更加可靠安全。第三,定期开展事故演练,使工作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强化事故预演环节,找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之处,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第四,提升班组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其能够始终保持乐观、坚强的工作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在下班后也要保证工作人员得到充分休息,使变电器的各项运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对于班组人员来说,也要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根据规范开展相关操作,保证变电网络能够得到稳定运行。
2.5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强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应当针对现场工作人员制订周密详细的培训方案,并鼓励变电站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展开自学,组建更高素养的变电站工作与管理队伍。在实际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中,应当围绕“工作票”审核、“操作票”的开票、变电缺陷管理、变电运维技能技术、消防应用、一次与二次设备红外测温、高压开关柜局放检测培训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拓宽培训内容覆盖面;组织圆桌讨论,由参训人员提出问题、分享收获、交流心得,并由培训讲师与参训人员共同讨论解答问题;在完成技术培训后,还要结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在设置培训内容的过程中,除了要纳入新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等内容,还要尽可能围绕变电站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职责完成内容设计,着重强调工作中必须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安全事项,如停用消弧线圈时必须完成的检查程序与操作等,保证切实发挥培训在强化变电运行管理、维护电网运行安全方面的价值。另外,应当依托制度管理、考核、奖惩等措施的落实,增加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其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切实落实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并依托培训教育引导变电站全体员工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工作零违章、安全零事故”。
2.6电力系统中变电设备的防雷措施
要想提升变电设备维护工作的实际效率,一定要在维护过程中采取更为科学的防雷措施,提升维护水准。在安装防雷装置时一定要重视以下问题:第一,一定要重视拦截直击雷,要最大限度保证拦截效果,安装对应的避雷针装置,使电力系统的各项变电设备得到稳定运行。第二,积极采取屏
蔽雷电措施,在遵守电磁波辐射原理的基础上,达到降低雷电的效果,保护变电设备。
2.7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电力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完善,确保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针对变电运行的实际工作内容,对人员、设备安全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结合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变电运行的每一个设备和流程都明确安全责任人,并根据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应急预案、安全责任人值班制度、变电安全检查制度等,保障变电的稳定运行。
2.8在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措施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对应的技术成果变得越来越多。对于变电管理来说,可以充分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创建更为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提升监测系统的智能功能,并开展实时监管。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维护变电设备。此外,有关人员还要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合理监测各项变电设备,明确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找到源头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解决,提升变电设备各项功能。设备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真实反映电力运行的实际价值,也能够充分借助网络创建更加科学全面的电力系统,反映电力设备的实际状况。
结语
变电企业要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提高变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安州.浅谈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变电设备的维护[J].电子世界,2020(18):160-161.
[2]王左恒,罗长林,汪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J].冶金管理,2019(21):54+56.
[3]李娜.浅谈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变电设备的维护[J].煤,2019(10):91-92.
[4]陈恋.研究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J].建材与装饰,2019(25):244-245.
[5] 黄巧娜. 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 光源与照明, 2020 (11) : 56-58.
[6] 陈继超.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20, 5 (1) : 17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