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绿色节能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策略
正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也在逐渐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发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为了落实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等战略目标,建筑行业必须将施工理念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进一步推广与使用绿色施工技术。
1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
1.1 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愈加复杂,对建筑质量及效率的要求越发严苛,导致建筑工程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可利用的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若人们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区域的安稳性,不利于生态系统协调及环境保护。因此,我国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技术革新,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1.2 加强绿色建筑理念的渗透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获得巨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故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渗透,促进节能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贯彻,提升建筑行业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推动绿色社会建设效率的提高。
1.3 推动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对其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建设势在必行。因此,建筑行业应加强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利用,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建设;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对环境保护程度的加深;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贯彻,促进绿色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2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墙壁施工中的应用
在政府的倡导下,绿色发展的建筑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而在住宅建设项目中,设计师们也从原来的设计观念上进行了革新,将各种不同的设计思想运用到了房屋建设当中,而在墙体施工方面,采用了绿色、节能性的施工技术。墙体在住宅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稳固性和良好的常温隔热效果。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墙体建筑,可以极大地减少建筑能耗和能耗,并对室温有较好的稳定性。一方面,胶泥隔热技术在北方使用比较多,它能达到二次隔热的作用,就像是两层玻璃窗的作用,只是在墙体边缘、角落处的建筑中依然存在着杂质,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改善。
另外,在墙体材质上,相关设计人员通常会选用水泥、石灰等,选用好的原料可保证房屋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
由此可见,在墙体上采用的节能环保技术非常的重要,要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住宅建设中去,就能够使绿色发展的思想得以实现。
2.2 BIM技术对绿色节能技术的辅助作用
在建筑项目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赶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并对照施工方案分析勘察信息。如果出现地形与规范不符的情况,那么为了不增加施工难度,施工单位需要及时管控土地资源,并依照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施工方案,以降低交叉作业的频率。此时,施工单位可以借助BIM技术构建施工模型,并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的支持下完成分析工作,之后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BIM技术还有助于施工单位实现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具体包括:材料摆放的合规性,设备性能检测的常态化,人员岗位调动与分布的合理性,等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BIM技术预测天气,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落实风险防控方案,以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促进施工单位的经济发展。
2.3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
施工方式一方面包含施工技术的选择,同样也涵盖了施工设备、施工流程、施工步骤等各个方面,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的特点进行选择。想要确保施工方式的科学可行,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掌握不同技术的正确应用方法,将绿色施工作为重要手段。绿色节能施工不仅包括施工过程的节能,同样还可通过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得到体现。比如在房屋保温层的建设方面,就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温度等情况,控制好不同材料的比例,以最佳的组合方式来进行外墙施工。南方很多地区降水比较充沛,施工时可以加入防水剂,以提升外墙的防水效果。
2.4 管控设备,引进技术
首先,在工程初期进行物料采购和设备购买时,需要加强审核工作,培养建立具备专业鉴别能力的团队,在整个采购过程中,详细地对材质功能进行检测并独立进行环保能力审核,确保质检合格后方可引进。上述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审查能力,从根本上帮助施工单位减少成本浪费,提升节能效果,为后续工艺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在建筑工程中积极运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融合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大数据分析调控力度,落实动态化监督管理制度,实现能源集成化管控。详细来说,在设备停止运行后,要第一时间关闭电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仔细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分析施工现状,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对施工工序进行调整,提升工作质量。
2.5 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
任何行业想要实现稳定发展,都需要健全的行业标准。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各方面标准、技术规范、行业准则都已经趋于成熟,但绿色建筑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理念,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处于空白阶段。部分建筑的绿色技术无法形成科学的体系,建设行业标准时十分困难,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引导,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建筑行业发展标准进行调整,打造标准化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如此一来,绿色建筑领域将会发展的更为顺利,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6 保障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有效反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后,应加强反馈机制的完善性建立,促进沟通交流平台的有效建立。该信息平台的建立,可加强技术需求方与供应方的交流,使技术需求方可及时提出自身需求,并将自身对绿色节能技术的使用体验进行及时反馈,促进供应方对技术不足之处与优势的充分了解,推动该技术的日益完善,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往往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有效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及周边居民的干扰,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施工单位有义务加大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并根据自身实际积极调整施工方案,创新绿色生产技术,以充分发挥出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国亭.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陶瓷,2022(03):130-132.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2.03.018.
[2]任国斌.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5):87-89.
[3]吴小雷.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21(11):9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