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及市政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应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孟鑫垒

(广东建科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 510500 )

摘要

为保证高大支模的施工质量安全,减少和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变形、倾斜、甚至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在高大支模施工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合理选材、设计受力和承载力准确计算,作业前编制专项方案,作业中严格执行落实,尤其在施工期间要确保构造、组架工艺满足要求,以及架体牢固稳定。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手段,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安全监督,运用总结的高大支模“依规范、有方案、验材料、查受力、带证件、保安拆”实践经验“18字方针”等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房建及市政工程高大支模施工质量安全。


关键词

房建及市政工程;高大支模;技术与管理;质量安全;盘扣架

正文

引言

当前房建及市政工程中高支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果对高支模技术使用不合理管理手段不完善则容易发生模板支架坍塌的事故,甚至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在施工中,选用合理的高大支模技术措施,并加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

1高大支模概述

高大支模体系主要由模板系统和支撑系统两部分组成,模板用来固定混凝土,以达到结构设计的形状和尺寸。支撑系统钢管支架主要有扣件式、盘扣式、碗扣式、轮扣式、套扣式等不同形式,就目前工程应用来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支模施工中已受到大力推崇,其应用越发普遍。高大支模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简称:超危大工程),判定如下表1

1 高大支模判定标准

判定项目

判定标准

高度

8m及以上

跨度

18m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

15kN/㎡及以上

集中线荷载

20kN/m及以上

 

超危大工程相比危大工程而言,施工单位不但要提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而且还应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超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高大支模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及解决技术措施

高大支模常用于支撑线性、集中区域整体荷载较大的部位,在工艺上有一定特殊性,从而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较大的施工难度。为保证高大支模的施工质量安全,需要对施工中各类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总结梳理。

1)在搭设位置较高时,容易影响到架体整体平稳性,削弱架体抗倾覆性能。对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定,增加支撑加固措施,具体措施如:确保扫地杆高度低于规范规定,立杆自由端长度小于规范规定,与既有建筑物增加拉结固定措施,减少最顶步步距等。

2)荷载增大时,降低了支撑结构承载性能。若未使用合理的支架布置形式如:钢管布设间距不合理,未按要求设置剪刀撑或斜拉杆撑,可能会导致架体倾覆问题。一味的为了加快进度,底层建构筑物过早拆模,造成承载力不足,也是导致模板支架倾覆坍塌的一种常见情况。

3)架体节点处连接固定不牢,无法保障架体结构的整体性能,容易导致架体出现失稳的风险。可以通过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架体搭设以及加强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和抽查力度,严把验收关。

4)当结构梁的高宽比较大时,梁两侧缺失侧向作用杆件,将会导致梁模板发生位置偏移,应采取稳固措施防止模板位移问题。在施工时,严格依据设计方案,添加斜撑,增加梁两侧的束缚性,保证梁模板位置平稳,减少位移问题。

5)模板标高出现偏差,模板安装完发现实际标高与图纸标高误差超过允许值,采取措施如加密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的根部要加强打磨,首层±0标高控制,不得逐层引测,以防止产生累计误差,模板顶部设置标高标记,考虑装修层、加强标高复核等。

6)模板变形,拆模后发现混凝构件出现鼓凸、凹陷、孔洞、缺棱、变形等质量缺陷,影响混凝土结构观感甚至结构安全。为此,模板及支架系统要有足够承载力和必要的加固措施,适当加密支撑或围懔间距,设置对拉螺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防止局部沉降变形,避免振捣过程中触碰模板支架或者是使用已破损变形模板支架材料等。

7)模板拼缝不严,拼装缝隙较大,浇筑混凝土作业接缝漏浆,引起蜂窝、麻面,甚至孔洞、露筋情况,出现此类情况需要认真做好技术交底,提高制作模板和拼装质量,同时降低模板使用周转次数,浇筑混凝前模板洒水润湿,对于变形模板要及时修整或报废处理,交接部位支撑固定牢靠,防止发生的跑模或错位变形造成拼缝不严。

3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总结“18字方针”

3.1 高大支模之“依规范”

高大支模作为“超危大工程”应在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前提下,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37号令)以及有关问题的通知(31号文)规定,以及新国标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和相关地方标准和规范要求,加强高大支模的规范化施工。

3.2 高大支模之“有方案”

按照要求高大支模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一般需要以下几部分内容:工程概况、编写依据、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设备计划、相关构造要求、检查和验收、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受力计算等内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已专家论证通过的方案进行施工作业。

3.3 高大支模之“验材料”

高大支模施工采用的模板和支架等相关材料应符合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规定,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规范有明确要求的还应进行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和检查力度。

3.4 高大支模之“查受力”

脚手架地基应坚实平整,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脚手架受力设计计算应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计算结果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受力计算应选择最不利杆件和构配件等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通过现场检查杆件受力和搭设情况,确保高大支模体系安全可靠。

3.5 高大支模之“带证件”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架子工”属于特种作业范畴,其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进场需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第四条第三款已明确: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可见“带证件”对于高大支模施工作业的重要。

3.6 高大支模之“保安拆”

高大支模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要有相应安全措施,设置安全警戒线,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系挂安全带,穿防滑鞋,搭设和拆除要保证按照顺序进行,不应上下同时交叉作业。在安拆过程中连墙件的设置非常重要,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应按照规范及方案设置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高大支模脚手架作为独立的支撑体系严禁与其他设备设置等相连接,保证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作业安全可控,质量可靠。

4高大支模工艺流程

4.1 施工流程

高大支模施工流程一般包含以下环节:支撑体系选型、方案编制、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架体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砼)浇筑、混凝土(砼)养护、拆除模板。总流程图如图1。在进行支撑体系选型时,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同时要遵守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政策要求,以防错选受限制的工程材料。另外,应当综合受力计算,方案设计为不可缺少的前提,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按照方案要求开展测量和监测活动,确保方案有效实施。

图片1.png 

1高大支模施工流程图

 

4.2 测量放线

通过测量放线确定构件位置、尺寸、中心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等,复核测量数据并对现场模板支架安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后期通过测量监测数据对模板支架沉降位移进行指导,信息化施工。

4.3架体搭设

立杆放线,根据立杆中心点放置可调底座,架子工首先安装立杆,通过立杆中心点,确定立杆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安装水平杆,纵横杆完成后最后安装斜杆或者钢管剪刀撑,逐步搭设完成整体支架体系。立杆连接必须采用套管对接,为了受力均匀接头错开一定距离,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双向拉通。剪刀撑、斜杆同步搭设,不得滞后,禁止随意减少杆件搭设。

4.4模板安装

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调节顶托水平标高,安装主次龙骨并确保平整度。楼面模板从四周向中间铺设。完成后及时对标高和板平整度复核,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漏设。模板支架必须稳定、牢固。板缝间采用硬拼法,缝隙应控制在要求内。筋绑扎前应对模板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彻底清扫垃圾、杂物。浇筑前提前将模板洒水湿润。

4.5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前应检查钢筋材料合格证以及检测报告等质保资料,现场安装应对照图纸检查钢筋品种、规格、型号、长度、间距等是否满足图纸要求,搭接和锚固、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关键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4.6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除,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是否加设完成。先浇筑竖向构件,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再浇筑梁、板构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多时,宜使用较小粒径石子强度相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梁、柱节点、施工缝、沉降缝或者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做好墙和梁对拉螺栓孔的封堵处理,高大模板混凝土浇筑时,布料机如放置在待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顶板上,下面架体应进行加固处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中间向四周浇筑。

5高大支模施工案例

5.1 工程概况

我司监理的某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共分4个地块,总用地面积95156m²,总建筑面积584312m²。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地块四为地上10层,地下4层,总高40m。地下室等部位存在高大支模。项目高大支模架体搭设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钢管选择Ф48系列,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采用50×100mm木方,所有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板,以木方、钢管、对拉螺栓、“3”型卡扣、50*200*2000mm木跳板等组成支撑加固体系。

5.2 施工准备

在正式开展高大支模施工之前,首先应进行交底工作,充分认识高大支模施工安全,把握高大支模控制要点。做好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把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对模板、支架、钢筋、混凝土等相关材料严格验收,其中模板加工属于高大支模施工的重要环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支模施工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将模板接口打磨处理,模板平整度达到相关设计标准,防止出现飞边、起皮现象,加强接缝的严密性。

5.3 高大支模体系安装

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举例说明

安装支撑→安装主/次龙骨→调整模板底标高、起拱→安装模板→检查模板顶标高、平整度。

安装支撑:从边跨的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在支撑的中间及下部安装纵、横向水平杆杆,在立杆顶部安装可调式顶托。立杆和主楞间距按照设计规定。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m,扫地杆高200mm,中间水平杆步距1.8m。如图2。

 

图片2.png 

2搭设支撑

安装主次龙骨:支架搭设完成要仔细检查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性,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主次龙骨。木方间距小于300mm,立杆顶托丝杆外露长度小于300mm,不允许混用底托。如3。

图片3.png 

3安装主次龙骨

调整模板底标高、起拱:测量复核水平标高无误后,参照水平标高调整顶托的伸出量,主次龙骨安装平整,按照规范起拱并考虑模板厚度情况。

安装模板:按照先大后小原则,先铺整块,再用小块胶合板补齐,但拼缝要严密;用铁钉将胶合板与下面的次楞钉牢,注意,铁钉不宜过多,只要保证胶合板不发生移位、翘曲即可。最后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铺设完毕后,及时检查模板的平整度与标高,标高误差超过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优化。4。

图片4.png 

4安装模板

该项目在高大支模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依规范、有方案、验材料、查受力、带证件、保安拆”技术与管理措施,有效的保证了高大支模施工质量,安全,为工程项目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6结论

通过房建及市政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应用,综合采用管理和技术手段,总结高大支模“依规范、有方案、验材料、查受力、带证件、保安拆”技术与管理“18字方针,工程实例中得到了实践应用,确保了房建及市政工程高大支模施工质量安全,为项目创造了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较大参考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军.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78.

[2]丁圣发.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46-47.

[3]李世荣.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4):28.

[4]陈民.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99+105.

[5]郭胜旺.论高大支模施工中的技术安全问题[J].山西建筑,2013,39(34):124-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