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马春艳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省 威海市264210

摘要

在当今世界,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十分推崇的一种新型建筑技术,大量的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以及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正文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来说,其优势和价值相当突出。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效率,质量、性能,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成本的消耗,包括材料、人工和设备的投入,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装配式建筑还能大幅度的控制建筑施工中各类污染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理念,因此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

1.1 节约能源

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淡水用量约为传统建筑淡水用量的70%,而且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约比传统建筑少5吨。由此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更节能、更环保。

1.2 工期较短

传统建筑的施工周期往往需要视季节而定。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受温度和天气的影响,施工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装配式建筑基本不受天气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施工,如此一来,施工周期将大大缩短,有利于建筑企业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1.3 减少污染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木材、石料等施工材料的利用率较高。由于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绿色施工设计方案,并且其也不像传统建筑一样必须实施整体施工,所以二者相较之下,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这点与我国的发展战略相契合。此外,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下,绿色环保理念也会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装配式建筑未来将得到更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2 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确定装配式建筑基本模数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前,首先需要确定装配式建筑基本模数。模数确定是指对产业化体系、结构形式以及结构构件生产标准化建立。结合数列体系理论,将基本值M的取值设定为M=100,在此基础上按照差级数理论对装配式建筑基本模数进行编排。在结合绿色施工理念后,原则上尽可能减少构件模数组成,并确保最终结果能够符合建筑差异空间的需要。在模数网格结构当中,利用响度度量单位对建筑门窗结构以及各个构配件断面尺寸进行设计,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坐标网系统。

2.2 储存和运送预制构件的注意要点

对预制件的储存方式有一定的要求,而堆垛机是剪力墙堆放和储存的基础结构,这就要求在进行预制的堆垛机时,要保证其最大的承载力。PC壁板不能用作建筑的有效支承,因为它的横向高度过低,因此要有效地保护和储存施工中的预制件,以便提高PC剪力墙的质量;而在搬运预制件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预制件很容易与装载预制件的车辆产生摩擦,从而导致预制件尺寸不一,从而导致不可预见的损伤,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预制件的运输。一般来说,预制件的位置和供货商的位置都是相隔一段距离的,所以在运输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损耗,就必须要知道运输的实际情况,比如距离、地理位置、天气等,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预制件的损伤。

2.3 预制件的吊装装配

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环节,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设计,更好的保证相关责任人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展作业,明确相关的进度安排,让施工作业能够平稳进行。在吊装方案中对吊装构件的类型、标号、数量等都要全面地明确,并且对吊装的角度、高度等方位不断的细化和明晰。要时刻关注施工中的问题和隐患,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及时地找出隐患风险,保障吊装施工的安全实施。在遇到一些体积较大的预制构件时,需要借助于塔吊等大型设备,所以应当预先在预制件中加入连接装置,合理的确定其位置,更加的方便后期的吊装。同时技术交底也要同步到位,确保螺栓预先埋置到指定位置,稳固塔吊。

2.4 安装预制板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该整理并标注好预制板的安装位置,从而避免组织失误造成工期延误等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务必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预制板进行编号。在吊装预制板时,施工人员先要整理并科学布置场地,之后便可通过水泥铺浆来减少预制板吊拉环的抗拉应力。除此之外,在整个预制板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格外注意对接缝的处理,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免影响到预制板的正常使用。对此,相关负责人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并确保钢筋等材料的安装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安装原则。另外,在完成水电管线铺设和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处理接缝。在此过程中,为避免发生混凝土开裂、漏水等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在预制板的垂直边缘处设置键槽。

2.5 提高信息化水平

为了有效地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降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去。BIM技术又称为“信息建筑模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特征,通过BIM技术建立一个三维模型,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的设计、进度、施工、成本和运营管理的质量。例如,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整个项目的智能化设计,以三维直观的方式展示真实情况和建筑设计,提前检测偏差和碰撞,为优化和改进设计提供支持和安全保障。BIM技术用于准确计算预制结构、每根钢筋、每方混凝土,以确保数量、类型和规格。通过共享和使用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确保具有更好的施工效果。

2.6 预制构件连接

预制构件的连接同样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施工内容之一,采用合适的连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因此,相关负责人需要结合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连接方式的优势进行合理选择。当前,常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机械式、混凝土浇筑式和砂浆连接式这三种。其中,机械式主要通过机械套管来连接构件,该连接方式通常对装配式建筑抗拉强度和钢筋质量要求较高;混凝土浇筑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其在任何情况下都比较实用,且连接效果较好;砂浆连接式则主要应用于吊装部分的连接。

2.7 节点防水施工

装配式结构防水设计可使用倒水和排水结合的方式,合理设置排水管道将水及时排出。为避免外墙出现裂缝、材料干缩变形等问题必须加强对外墙部分处理,采用密封条对墙体拐弯位置进行密封处理,对现浇结构之间和现浇結构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赶隙可采用干性无收缩的水泥浆进行封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质量。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明确构件浇筑及运输、预制构件的吊装等施工环节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也要充分把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以此来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2(08):121-123+128.DOI:10.15913/j.cnki.kjycx.2022.08.037.

[2]詹培军.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7):130-132.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2.07.040.

[3]冯国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2(09):136-1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