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引,助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范吴越 指导老师:吴蔚菁

南昌市进贤县钟陵乡中心小学 331700

摘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部编版课本的改革,各年级的识字量也有所提高,如何让好玩好动的儿童识记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小学是系统教育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兴趣培育的初级阶段。将“趣”引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围绕趣汉字、趣情境、趣游戏、趣练习,创设一个真实有趣生动高效的识记环境,让学生在探知汉字音形义的同时,喜欢识字、快乐识字。


关键词

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正文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汉字是学生接触语文的开端与桥梁,是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早期识字教学往往是先齐读,再跟写,课后练习组词,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这样的步骤死板低效,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记字兴趣,还易造成厌学情绪,更不利于培育儿童的识字语文素养。随着部编版课本的改革,各年级的识字量也有所提高,新时代的教师们应结合新课程理念与现代教育理论,以“趣”为楔入,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助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创设趣味活动,活化汉字特点

根据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音形义为一体的特点来创设趣味识字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理解。

1.1象形字画字体验

象形字一般为独体字,有着直观的形象联系,是表述形态最具体的一种汉字,非常适合采取图像演变式的“画字”方式进行认识。

1.2形声字拆字儿歌

识字儿歌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识字方法,如字谜“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是“草”字。形声字属于合体字,且大多由象形字组成,象形字做偏旁时表意,此外就是表声的部分。教师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借助拆字、组合等规律,引导学生把形声字的特点用言语表达出来。

1.3会意字讲字故事

会意字相比象形字和形声字较难理解,教师可以把其设计成一个个的小故事,揭示会意字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找到汉字的特点,从汉字特性出发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其意义,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小学生读书认字,教学的方法要一句一句地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这其实就是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字于句、融字于文、融字于境的理念。信息化手段能够多角度展示汉字,构建丰富趣味的阅读情境,进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德育

2.1展示汉字之美

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整合,都蕴含着汉字的文化之美,传统的黑板粉笔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展示。信息技术能够借助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多维度展示汉字,让学生全方位学习汉字的音韵美、形体美,感受汉字学习的美感。

 

2.2构建阅读情境

课文是学习汉字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汉字能够更好的揭示汉字的音形义,这也是随文识字的目的。信息技术能够动态展示课文中的语境,还能扩展出诸多相关语境,让识字学习立体、形象、生动。

丰富趣味的阅读情境中感受中华汉字的音韵美、形体美,感受课文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学习饱满而有趣味,很受学生喜爱。

三、趣味游戏,提升识字水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最本质的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识字游戏以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反复体验识字游戏还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3.1趣味谜语

猜谜语能够让思维活跃、调动思考,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上引入谜语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通过对字谜所对应的字词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还能加深学生对字词形象的记忆。

3.2趣味顺口溜

儿童对于口语的声音记忆,远胜于单纯的靠字形展示的识记。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顺口溜串字串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字词印象,助力学生高效学习。如:在教学心字底偏旁相关字词时,可以设计顺口溜“田在心上思想好,士在心上斗志高,秋在心上真发愁,奴在心上怒火烧。”这些顺口溜孩子们一听即会,并在朗朗的书声中比较辨析了不同字的含义。

3.3趣味竞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抢答类、激趣类游戏,如“摘苹果-展示并朗读,看谁读的响”等。此外,学生还喜欢竞技类游戏,如评选“Q币大富翁”“班级朗读王”等赢家,在开展此类教学游戏时,教师应该尽量鼓励与赞赏每一个孩子。在充满了趣味体验和激烈对抗的识字游戏中,每个学生的目口手心都“动”里起来,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的参与。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制订合理高效的游戏规则,并在游戏开始前引导学生了解规则,从而使学生在竞争中更好地提高识字效率。

3.4角色扮演

研究表明,当所需学习的知识与学习者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或者学习者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学习者自觉学习并接纳使用知识的频率与程度就越高。教师在课文讲授中可以先从课文的不同角色与对话入手。在角色的扮演中,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获得了深刻的感悟。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智能平台,如希沃白板等教学软件,把识字游戏设计的更有趣味性、互动性,还可以借助白板的触屏功能,让多位学生同时拖动字词进行配对,让竞争游戏更直观。

四、趣味练习,检验识字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模块,对写字的数量与时间都提出了要求——“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师组织开展识字练习,既是对识字效果的检验,又能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

4.1多样练习形式

小学阶段常见的识字练习形式有“拼一拼”、“读一读”等识字方法,这些与识字教学中的音、形、义相对应。教师还经常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如学习“清、情、请、晴、蜻、静”时,都是在“青”字基础上做加法。这样通过字形上的加减辨析,让学生利用旧知触发新知,启发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主动识字,并进一步强化识字效果。

4.2识字APP练字

在信息化时代,鼠标、键盘代替了书写,书写汉字的机会少了,然而汉字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是永恒不变的。识字APP能够拓展学生识字练习的时间与空间,与课本配套的识字APP,它们大都利用动画演示汉字演变、汉字笔顺以及部首归类讲解,这些对系统汉字学习很有帮助,课外使用识字APP能够强化课堂识字效果。

4.3描描写写

写的一手好字是认真、细心、恒心等优秀品质的写照。写字、练字应该从小抓起,因为好的书写习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在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新课标在不同学段对写字姿势、习惯、字体及熟练度都有相应的要求。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生字学习需要靠书写来检验,书写正确才能判断学生的识字水平与书写水平。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文化之美,体验画字、唱字、讲字等趣味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趣味阅读情境围绕趣汉字、趣情境、趣游戏、趣练习,小学语文识字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4.

[2] 马晓丹.探究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J].学科视野.2021:95-96.

[3] 栾建雪.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82-83.

[4] 林志.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让识字教学在快乐中进行[J].科教文汇.2020(485):124.

[5] 李聪.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37-46.

[6] 关玉琪.部编本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30-31.

[7] 雷方圆.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26-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