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探究 ——以广西岑溪市大隆镇那蓬小学为例
摘要
关键词
课外阅读指导;阅读能力;核心素养;阅读情趣
正文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阅读教学的相关议题更加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从推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需求入手,探讨可持续、分阶段与分层次的阅读指导思路和方法,无疑将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如何着力培育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意识,让学生在积累阅读量的同时提高阅读认知水平,形成阅读实践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显然将对语文教学的成败造成重要影响。为此,要侧重于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帮扶,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实践能力,为其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一、推进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与实践价值
(一)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分析
新版的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生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1]。为此,强化语文课本教学和阅读指导外的课外阅读,进一步增加课外阅读的比例,帮助学生开拓阅读眼界、增强阅读意识,养成“开卷有益”的习惯,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尤其是从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况入手,面对基础条件较差、阅读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课外阅读指导方案,让学生们跟得上语文教学进度,在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中提升阅读素养。
如,广西岑溪市大隆镇那蓬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近年来着力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帮扶。比如通过教师课外指导、阅读书籍共享、校园建设小型图书馆等方式,为学生们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那蓬小学的课外阅读开展的有声有色,教师的指导也发挥了突出作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能力开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价值
强化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根本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延续性价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育。众所周知,小学生大都处于6-12周岁的年龄段,身心发育尚不健全,阅读认知和把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格外需要教师的有益指引、干预和帮扶。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首先能够帮助学生们认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阅读情趣与认知,这对于学生们从小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意识具备支撑性作用。
其次,课外阅读指导能够教会学生们“如何读”、“如何思考”、“如何辨析”,让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探寻文字、书籍、文章背后的思想和意义,能够促进学生们思维能力的进阶与提升,这是课堂阅读很难得到的收获,也将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成长积极影响。再者,开展针对性、有目的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将语文课堂与课外空间有限联结起来,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也利于学生课外兴趣与专项能力的开发。比如在那蓬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发掘学生们的兴趣点,指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展针对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多维发育,对小学一体化育人工作具有积极影响,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内容。
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来看,推进课外阅读指导也是塑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契机,对语文教学的“无边界”发展具有显著价值,能够极大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是践行“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本质要求。教师通过课外的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语文学习短板,形成阅读思维与人文情趣,这些都是语文高水平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和操作建议
(一)设计探究目标,丰富学生课外阅读认知
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要以明晰的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断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认知、眼界和思维边界。如,通过课堂教学中课文的导引,可以设计拓展性目标,让学生们以此为引,阅读关联性主题的几篇文章,在课外阅读中形成体会、写出心得,记录下阅读的思考。教师要强化课外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掌握阅读的思维脉络,提升阅读综合认知。比如,在学习完统编版《七律·长征》后,可以向学生们推荐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文章,让学生们开展课下阅读,形成对毛主席诗词的多维度认识,体味毛主席“政治诗”的独特风格,接受一次特殊的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善于设疑、善于启发,强调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开发[2]。
如,那蓬小学的语文教师就善于通过设计探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在讲授完四年级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后,可以设计探究目标:(1)大家读过哪些有关恐龙的文章或书籍,请在课下找一找;(2)学生们在课外可以搜集与恐龙时代相关的文章、书籍,并节选其中的精华段落与语句。通过以课文为导引,让学生们在课下开展阅读探究,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开展课外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认知意识。同样的,教师通过有目的性的指引,塑造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对学生们开拓阅读视域、积累阅读素材和技巧都是大有好处的。
(二)传授阅读方法,增强学生进阶式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面的这个“渔”代指实践方法和策略。显然,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们读几本书或几篇文章,而是要通过阅读计划的铺展、推进,让学生们真正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阅读的自我认识,找到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阅读策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中方法传授的重要性,将不同的阅读方法展示给学生们,由学生们亲身实践、切实体验,感受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然后再结合自身的阅读体会,形成专属于个人的阅读思路与习惯。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学好动,模仿心与好奇心十分突出,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这种特性,运用示范、导引、模拟、形象展示、语言沟通等方式,教给孩子们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为其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与进阶创造良好条件。
如,那蓬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很注意在课外加强对学生们的阅读指导,并将阅读方法的传授、讲解作为指导的重点。通过老师的亲身演示,让学生们体味选读法、细读法、摘录批注法、速读法等不同阅读方法的作用,感受阅读技巧的功能性价值。通过课外指导,学生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文章或书籍,选择针对性的阅读方法,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渐进式阅读习惯。例如,在大部头著作的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目录,有重点地选择精华章节开展阅读;在篇幅精致的美文阅读时,要慢读、细读,感受作者的文风和写法,形成阅读审美体验;当遇到自己十分钟爱的段落、语句、诗词时,可以边摘录、边品味,提升对字词句的综合理解,增强阅读的进阶能力。总之,要把阅读方法传授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重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育,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三)组织主题活动,指引学生养成阅读情趣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性、情趣和品质,这也是阅读能力培养之外的重要目标,将对语文教学的成败产生深刻影响[3]。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能够将课外阅读融入到实践活动的细节中,让学生们在润物无声间完成阅读能力的积累与阅读情趣的开发。比如在“十一国庆节”来临之际,组织一次“歌颂伟大祖国,缅怀革命先辈”的主题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各显神通,搜集、整理自己阅读过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文章、诗词和书籍,或者制作与此类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集锦,然后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展示。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指导,同时对表现较好、活动参与热情极高与完成度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与激励。通过这样的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其阅读情趣与习性的养成。
再如,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与良好品格的视角入手,在“父亲节”、“母亲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来临时,可以组织线下“读书会”、“阅读辩论会”、“读书汇报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同时可以结合文艺表演、主题游戏、视频连线等方式,将学生们对父母、长辈的孝悌之情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体现问文字和书本间。通过这类主题实践活动的导引,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指引向正确的阅读方向,让学生们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积极健康的思维品质。因此,以实践活动驱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感受阅读之美,也可以塑造健康的阅读品格与习性,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延展和外溢。
三、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语文教学有序推进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要细化课外阅读指导的路径和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兴趣,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稳步提高阅读综合素质。教师要秉持人性化思维,提升差异性阅读指导效果,指引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和情趣,不断增强阅读实践能力,为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02.
[2] 汪敦德.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浅谈[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1):55.
[3] 密其珍,邵诗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方法[J].华夏教师.2018,(1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