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观察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30 PDF下载

杨小凡,周俊凡*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100029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参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护理组40例患者采取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细致化护理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

细致化护理;重症监护室;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正文

慢阻肺此病的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主要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性因素,可预防和治疗。通常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气流限制逐渐增大[1]。临床上,第一秒用力呼吸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小于70%,是诊断的金标准,政府还将其纳入慢性病专科门诊,让患者受益更多。慢阻肺的危害包括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更有甚者还会危及生命,所以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必须要重视[2]。由于此病对于病人的影响较大,针对其应该采取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从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护理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40例患者采取细致化护理,参照组年龄46-68岁,平均57.11±1.84岁,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护理组年龄47-69岁,平59.21±1.93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项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2.2护理组采用细致化护理:

(1)健康宣导护理人员应该指导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案,并且针对其疑问耐心的解答,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信心。加强护患沟通

(2)心理指导由于慢阻肺病人的病情相对复杂,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的心理,从而导致病情的治疗方面受到影响,所以应该积极的与病人进行沟通,鼓励面对治疗,化解内心负面情绪。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对其合理的心理需求应该尽量的满足,并且可以采用播放音乐等形式舒缓其心理状态。

(3)疾病护理:如果慢阻肺病人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一般病情的发展相对较快,如果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其生命安全,所以应该时刻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脸色以及身体情况,并且对于痰液的质量等进行记录,定期检测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

(4)治疗护理由于慢阻肺病人经常出现低氧血症,一旦发病容易出现脏器损伤的情况,所以需要吸氧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对于氧气的流量要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病人监护力度。

1.3观察指标

1.3.1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评测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等几个方面,取总分进行比较。

1.3.2采用抑郁(SD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焦虑(SA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3.3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分,非常满意为8-10分,满意为4-7分,不满意为3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

1.3.4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

1.3.5判断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显效(经过护理和治疗后,病人完全康复,并且临床检查指标正常);有效(经过护理以及治疗后,病人基本康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经过护理治疗后,临床指标以及症状无变化)

1.4统计学方式

数据使用SPSS20.0系统处理,所得到的两组患者的数据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在护理前后对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两项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护理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护理组患者两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两组护理前后的患者SAS、SDS评分评分对比(s

组别

     SAS(分)


   SDS(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组(n=40)

53.52±3.26

41.67±2.57

56.50±1.100

42.76±1.50

参照组(n=40)

53.44±3.58

47.42±3.18

56.50±1.52

48.67±1.53

t

0.1045

8.8944

0.0000

17.4449

P

0.9170

0.0000

1.0000

0.0000

2.2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和参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见表2

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护理组

40

27(67.50)

13(32.50)

0(0.00)

40(100.00)

参照组

40

21(52.50)

13(32.50)

6(15.00)

34(85.00)

X2





6.4865

P





0.0109

2.3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并不明显(P>0.05),在进行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n=40,s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SpO2%)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组

65.55±1.26

93.63±2.57

48.25±0.46

40.63±0.57

81.08±3.24

95.84±1.23

参照组

65.40±1.58

85.42±1.18

48.40±0.58

43.42±0.18

80.07±3.96

80.36±1.40

t

0.4694

18.3612

1.2815

29.5201

1.2485

52.5357

P

0.6401

0.0000

0.2038

0.0000

0.2156

0.0000

2.4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4两组患者康复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护理组

40

25(62.50)

14(35.00)

1(2.50)

39(97.50)

参照组

40

19(47.50)

14(35.00)

7(17.50)

33(82.50)

X2





5.0000

P





0.0253

3.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发展起来的。吸烟者肺功能不足,呼吸系统受损。肺功能的持续下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3]。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慢阻肺是一种多基因全身性疾病,死亡率高,反复加重气短、咳痰、喘息等疾病。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终身不愈。咳嗽多表现为清晨严重咳嗽或夜间阵咳,气道受到阻塞后可出现呼吸困难,多在过于劳累后出现。另外一个主要症状为咳痰,多为白色粘痰或泡沫痰,有时带血丝。全身性症状表现为消瘦、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慢阻肺的危害之一就是引发呼吸衰竭,严重了还会危及生命,再就是有可能会引起睡眠呼吸障碍[4]。由于疾病会引起缺氧现象,使得全身的骨骼肌肉供氧不足,所以会感觉全身软弱乏力,这也是慢阻肺的危害之一。除此以外,慢阻肺的危害还包括诱发心血管疾病以及抑郁症和焦虑症。稳定期我们要戒烟,避免受凉适量的运动以维持肺功能,当患者出现有痰咳不出时,可使用祛痰药物,患者气喘症状明显时,我们可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以缓解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急性感染的症状时,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致病菌并做针对性的治疗[5]。采用细致化的护理手段对于此病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患有慢阻肺的病人来说,应该要注意戒烟。另外,慢阻肺的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因为如果患者能够经常进行锻炼,不但可以增加身体的力量,还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再有就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着凉感冒的情况。在冬季来临之前,如果患者的条件允许,可以打流感疫苗,或者是肺炎疫苗。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中药调理,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来说,家里面尽量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新鲜,也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流通。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细致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木生,陈丽娟,曾萍,唐淑妮.精细化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作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3):100-102.

[2]万意娟,艾秋旬.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9):1574-1576.

[3]姚楠楠.细节护理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7):162-164+168.

[4]官秀萍.集束化护理在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阻肺中的应用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01):52-54.

[5]任典.肺康复训练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4):77-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