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初中英语教师应在语法教学中根据学情,结合当前重要时事,对语法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的数字资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发展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课堂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文章以九年级英语语法复习中的“被动语态”研讨课为例,对英语语法教学数字资源整合的原则展开论述。
1语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使用规则,在所有的语言学习中作为基础且贯穿学习始终,对学习一门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不外乎如是。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除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规则外,还兼具培育初中生英语思维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工具性特点十分显著。高效学习英语也表现在学生对其的熟练运用程度上,这更对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出了要求。熟练掌握英语语法规律,能够帮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同外界沟通交流。换言之,想要自如地理解和使用一门语言,必然离不开对其语法的理解和掌握。某种程度上而言,语法更像是学习英语学科的一把钥匙,当学生成功将这把钥匙握在手中,即便门后的内容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学生同样可以运用语法规则,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可供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内容。掌握语法规则并化为己用的能力和学习方式,不仅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学习语法知识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对这门语言的掌握和语言思维的形成,因此,语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2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2.1明确语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需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语法能力和知识水平,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明确语法教学的目标,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一是知识层面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基本语法项目和规则,如时态、句型、从句等,并能够辨析常见的语法现象和难点;二是技能层面的目标,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解决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任务问题,并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和场合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三是素养层面的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并能够运用合适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语法学习效率。然后,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语法理论知识。涵盖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语法项目和规则,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冠词、数词、时态、语态、句型、从句等。这些内容需要按照不同年级和单元的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来安排,以保证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并能融会贯通。第二,语法现象和难点。涉及一些常见的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语法现象和难点,如主谓一致、虚拟语气、倒装句、省略句、强调句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篇来呈现和解释这些知识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形式和功能,并在实际交际中正确运用。第三,语法元认知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法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和评价,并能够运用合适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语法学习效率和效果,如归纳总结、比较对比、分类归类、推理判断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的任务要求来设计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培养学生语法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法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不仅仅要传授语法知识,还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首先,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语境和案例来理解语法规则,而不是单纯地灌输规则和例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启发他们从实际语言运用中总结规律,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阅读、听力、讨论和实际写作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语法规则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其次,引导学生建立语法元认知,即对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通过反复强调语法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语法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语法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将语法规则应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在线资源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发现、解决语法问题,提高彼此的语法意识和应用能力。
2.3设计创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初中生对游戏依旧有很高的热情,因此,想要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应当遵从学生天性,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能够辅助学生进行语法知识学习和理解的小游戏。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学生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过程中学习语法知识,必然比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解效果更好。实践表明,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为教学增添了活力,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讲解“therebe”句式时,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小盲盒,分别放一些较为常见的道具,例如钢笔、苹果、茶杯、卡片等。道具应以学生学过的词汇为主,在教学新知的同时,还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轮流接过并传递盲盒,鼓声停,拿到盲盒的学生便需要从中抽取一样东西,并用“therebe”句型描绘自己抽到的道具。以类似的游戏活动开展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大大活跃班级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4利用多模态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刺激并重,使师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大量信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多模态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因使用过度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另外,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使用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知识,还要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看中体会语言的用法。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Thisismysister.”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学时可以利用“Familymembers&tree”的视频引入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让学生在视听感受中进入语境,大致了解本单元主题。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观看视频可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心理预期。随后利用家庭照片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家庭合照引出新课内容,讲解“Thisis.../Thatis...”等句型。照片模态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达成英语学习的基础语言目标,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2.5深挖主题,师生互动,系统讲解语法知识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了解所学语篇的主题意义,但要想有效发挥主题意义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辅助学生深度挖掘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探究新课语法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运用规则、语境等,更好地挖掘语篇主题,进而深化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并保障语法知识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依然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4OurworldTopic1Whichdoyoulikebetter,plantsoranimals?教学为例,指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深度挖掘语篇主题,在师生互动期间让学生透彻理解语篇主题意义。如在讲解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应用语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分析SectionA1a对话语篇期间,让学生分析问题“WheredoMichaelandWangWeilive?”根据对话和教材中的插图,学生可以推理得出“Theyliveinthecity.”。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推理成果,让学生明确对话是在讨论“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差异”。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关键信息:“对话中运用了一些作比较的句子,比较对象数量为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比较数量为出发点,探究SectionB1a对话语篇。此时,学生会发现,在新的对话中,Michael和WangWei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且一些话题的比较对象数量依然为二(如动物与植物作比较、猫与其他动物作比较);一些话题的比较对象多于二(如玫瑰与除玫瑰外的其他全部花作比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作比较期间,所用形容词的形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作比较的情况下,两者作比较期间,需要使用形容词比较级;三者或三者以上作比较期间,需要使用形容词最高级”。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话题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在鼓励学生分享自主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进一步增加主题意义探究深度,并辅助学生归纳与语法知识相关的关键信息。这样,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对照语境,更加透彻地理解语法知识的用法。
2.6实施多元的语法教学评价方式
语法教学评价可以检验语法教学的效果,反馈语法学习中的问题,促使教师调整语法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语法能力的提升。设计多元化的语法教学评价方式的目的是让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一方面,应根据语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一般来说,语法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知识层次、技能层次和策略层次。知识层次主要评价学生对语法规则和现象的掌握程度,例如,词汇、句型、结构等;技能层次主要评价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表现,例如,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等;策略层次主要评价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交际和创造等高级语言活动的能力,例如,理解性、应用性、创新性等。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应该相互衔接和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法能力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根据语法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价时机和频率。一般来说,语法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动态性、过程性的评价,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语法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语法能力的发展;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语法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总结性、静态性、结果性的评价,目的是检验和归纳语法学习的成果,提供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语法能力的巩固。
结语
简言之,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语法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在教学实践中,以恰当的教学策略结合语篇主题指导学生参与到语法知识感知、探究、整合和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语法知识的运用规则、应用语境、文化内涵等,并能够结合与所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活动,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参考文献
[1]沈涛.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渗入语法知识[J].华夏教师,2022(33):79-81.
[2]侯立敏.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分析[J].海外英语,2022(21):155-156.
[3]韩迅,陈琳霞.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语音和语句探究:以人教版七下Unit5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25):49-52.
[4]刘翔.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5):248-250.
[5]高媛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13):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