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08 PDF下载

张亚利

保定宝石花东方医院 河北保定072555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1例)和依达拉奉组(42例)。综合治疗组进行常规急诊内科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依达拉奉组基本痊愈 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综合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 ;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综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脑血肿大小均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缩小血肿,值得推广。


关键词

突发性脑出血;依达拉奉;急诊内科;临床疗效

正文

突发性脑出血为常见临床急症,具有高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人,在情绪激动或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发生,进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需及时救治[1-3),本研究收集本院急诊内科2015~2016年收治的83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两个组,对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1.2-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5-2016年收治的83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1例)和依达拉奉组(42例)。依达拉奉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

42~79岁,平均年龄(59.13+6.62)岁;小脑出血16例,基底节出血26例;出血量21~30ml,平均出血量(26.13土4.01)ml;意识模糊12例,轻度昏迷18例,中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2例。综合治疗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66+6.45)岁;小脑出血16例,基底节出血25例;出血量22~30 ml,平均出血量(26.67土4.91)ml;意识模糊11例,轻度昏迷19例,中度昏迷9例,重度昏迷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综合治疗组进行常规急诊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紊乱,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积极抗感染、改善神经营养、改善脑代谢、对症预防并发症等。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30 mg依达拉奉+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脑血肿大小。疗效判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90% ;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46%~90% ;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18%~45% ;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依达拉奉组基本痊愈 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综合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 ;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 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综合治疗组4 例肺感染,2例脑水肿,3例癫痫发作,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95% ;依达拉奉组1例肺感染,1例癫痫发作,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 ;依达拉奉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综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突发性脑出血和患者长期高血压疾病、突然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密切相关,可因颅内压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发,多和脑血管硬化、病变相关。因突发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需快速准确采取相关措施以控制病情,以免救治延误出现呼吸循坏衰竭和死亡。

发病1~3h内是突发性脑出血最佳抢救时机,急诊内科需完善诊疗服务,根据突发性脑出血特点,在最短时间内借助影像学检查进行病情判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给予内科综合治疗,以促进血肿吸收,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本研究患者出血均≤30ml,均给予内科治疗,若血肿量>30ml,可通过手术治疗「7。依达拉奉是-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对炎性介质释放进行抑制,达到清除氧自由基以及降低脂质氧化反应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降低和预防迟发性神经元凋亡发生(8-10。依达拉奉亲脂性良好,经静脉用药后可减轻血管痉挛和神经细胞损伤,显著缩小血肿体积,配合用于急诊内科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缩小血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涛,张良,卞康. 抢救时间对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7):16-17.

[2] 陈杰. 急诊内科治疗65例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16-16,18.

[3] 杨桂萍. 浅谈46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7):94-95.

[4] 郑宏. 针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0):60.

[5] 黄少虎. 突发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中的急救治疗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1(14):199-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