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美术油画欣赏课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摘要
关键词
中职美术;油画欣赏;创新
正文
前言
中职美术教学既能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又能对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进行传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艺术技能、艺术知识,并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美术教育变成了一门综合性人文课程,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在艺术领域,油画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表现方法,它能很好地展现出一种对艺术的认知。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应重视油画教育,加强对油画的教学,使其对油画的认识与记忆更加深刻,使油画教育得以持续。
一、油画欣赏在中职美术课堂中的开展意义
五四运动时期油画就已经从国外传入中国。油画有一种很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有一种艺术语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油画是一门需要极高造诣的艺术。油画是一门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就目前国内的教育机构与结构而言,我们的学生一般都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到油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油画一无所知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美术发展需求,就必须在中职阶段进行油画教育。艺术是一门非常基本的科目,而油画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对艺术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修养。除此之外,油画在颜色上的运用也要比中国画要多得多。正是因为这样,在油画欣赏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油画有很强的兴趣,有很强的积极性。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油画欣赏教学对推动中职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美术油画欣赏课程教学创新的影响要素
(一)形式成分
表现形式语言和表现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油画中,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是多种多样的。就拿现代挪威艺术家埃林来说,他对具象和抽象的绘画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创造了一种梦境般的人生境遇。他的作品多以冷色调为主,巧妙地设定了各种场景和题材,精心渲染,勾起了人们内心的忧郁和失落,模糊的影像、瞬间的位移,都是埃林的绘画风格的一种表现。作品虽不完全,但其笔法之丰富,多层次不同的色彩覆盖,营造出细微的色彩变化,给观赏者以充分的想象力来填补空白。埃林的作品给人一种对周围世界的不完全感兴趣的感觉,就像是一幅老照片或一张报纸上的图画,使他的画蒙上了一层雾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不同的绘画方式所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绘画性要求画者在作品中充分地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以各种形式的表现出来。相反,如果只有一种风格,那么它的效果就像是照相机,如果只是用来记录,就会破坏它的艺术性。
(二)绘画性中的技法要素
一幅画的品质,部分地依赖于对技法运用的娴熟,若仅仅是突如其来的灵感和丰富的心灵,而没有技术的支撑,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油画的语言是抽象的。所以,在这一点上,熟练的画技是一件高质量的画作的基础。比如德国画家丹尼尔·里希特,他在绘画的过程中,总是会把自己的作品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是在色彩的处理上,丹尼尔·里希特通运用了大量的颜色和模糊的技巧,制造出了一种让人着迷的错觉。他的作品除了线条的形状之外,色彩的视觉效果和灵活的笔法,也让他的形象更加生动,里希特主要运用红、黄、蓝、黑等色彩,就像他的《ThoseWhoAreHereAgain》一样,色彩丰富,构图奇特,人物形象的变化,营造出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画面,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令人浮想联翩。他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夸张的颜色,使人物与周围的景物在明亮的颜色中并存。而他所呈现的山水,则与现实生活中的景致迥异。人物的奇异、服装的色彩,使得作品具有强大的力量,物体、人物、环境都富有戏剧性的表达。但作者认为,技法与绘画性并不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技术可以提高画面的整体感觉,发挥出正面的效果。不是单纯的模仿,就能得到高质量的作品,而是艺术家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技巧,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作品中。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而忽略了画面的艺术性,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有些现实主义画家过分强调形象的真实性和技术的重要,而忽略了整体的形象,把被复刻的物体象照相机一样,让它变得没有生命力。在油画中,笔画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合。画家可以利用画笔的“点”、“搓”、“平涂”、“散涂”、“厚涂”等多种手法,通过颜料、画笔、画布等,间接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智慧,从而引起欣赏者与艺术家的情感共鸣。许多绘画都是用笔触来表达的,弗洛伊德继承了西方的风格,线条交错,厚重粗犷;俄罗斯艺术家柴姆苏丁,以浓重的笔触,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无限的绘图和表达;梵高的个性鲜明的线条扭曲,让作品充满了热情与活力。
(三)绘画性中的材料要素
材料是另一种表现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在那里,玫瑰花刺的夜晚闪亮着,在玫瑰的暴风雨中,我们转身朝向那里》是德国著名画家基弗的杰作。首先,这幅巨幅的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让人看不清作品的边界,仿佛被拉到了远处,沉浸在了画作的意境中。图片上是一大片红色的罂粟花田,在花朵的旁边,是一个代表着银河系的数字。从照片上垂下的带刺的铁丝网,如荆棘般缠绕着鲜花,更让人惊奇的是,一株凋谢的蔷薇,隐藏在荆棘之中,暗喻着战争的残酷。基弗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铅,灰烬,金属片,石头,照片,泥土,稻草,等等。作品庞大的体量和错综复杂的纹理,使得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紧张、阴郁的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他的创作方法很有新意,题材也很隐晦,并采用了一些拼贴的方法,使其具有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思和使命感。可以说,不同材质的使用会对视觉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感受,画家在使用各种材料的同时,也会增加作品的表现和画质。所以,在材料和绘画的关系上,要在不断地发掘新的素材的同时,还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使两者相互协调,从而产生出色的、有影响的作品。
三、中职美术油画欣赏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的方法
(一)加强油画意识的培养。近几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这就造成了我们对油画课程的关注不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让油画欣赏教学更好地进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意识、创造意识,将油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发扬我国的油画艺术。从一个角度来说,在学生油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发散意识,让学生在色彩的理解、手法的表现上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要不断地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氛围,使油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一)形色之消融。形和色是两种最直接地表达视觉感觉的绘画要素,是构成表现性油画形式美感的先决条件。形、色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画家的思想、精神的介入,将其与作品的内涵相融合,在主观的自觉的作用下,将会达到最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功能。形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线条、面的运用和颜色的组合,把特定的表现对象升华为一种主观的形象。表现性的油画家运用笔触、色彩区域的相互消融、渗透,将形体融入色彩区域,实现相互叠加、消融的视觉效果。在表现性油画中,形体和色彩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态美有赖于形和色的完美结合。在艺术家想通过特定的主题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冲动时,艺术的形式和色彩就起到了连接画家主体和绘画本体的桥梁作用。在具体的绘画中,写意者常以颜色来塑造形体,其形态是由颜色的冷暖反差来实现的,有时是平面的,观众们只会从画面中感受到颜色的神奇应用和氛围的创造。形体已不是自然的客观形态,而是被人主观改造后的内在需要。画家通过人工的改变,用表达意的手法,使其与颜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画家的气质。
(二)色彩之律动。在表现性油画中,颜色是为艺术家的创造理念服务的。在表现油画中,颜色总是处于一种跳跃、对比和不协调的状态,而颜色的大胆运用,使得画家可以调动画面的气氛,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通过对颜色的充分利用,艺术家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的思想,找到精神的慰藉,找到自己的心灵赖以支撑的基础。德尼狄德罗曾经说过,“绘画能使一切有形,颜色能使一切都有生气,使万种事物都有生气。”“所谓的节奏,就是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要素的组合,不断地重复,形成一种节奏。”颜色在表现性油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调动图象的氛围,赋予图画生气。在这幅画中,颜色的律动表现出来,就是画家通过颜色的明度、冷暖、色调的交替,从深色到明亮的色调,再到温暖的色调,都有一种韵律的美感。在颜色的变化范围很大的时候,它的节奏就会有很大的波动,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人的情绪得到发泄和发泄。这种节奏美,是由画家对颜色的构成和规律的领悟而形成的。
(三)笔触之徐急。在使用笔法时,写意者是以不同的笔法,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作品。在底色的雕刻中,画家的笔法通常是平淡的,甚至是平铺的,或者是渐变的。在人物的塑造、风景的塑造、静物的塑造、抽象的造型、抽象的创作中,笔墨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特征、风景的主体、静物的形态、抽象的元素的聚集、营造等方面。表现性油画家通过勾、点、摆、描、刷等行笔,来表达其笔触的徐急,既体现了画家的情感,又带来了一种韵律的美感。笔法是物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节奏,使画面充满了作者的情感,是画家画风格成因。笔法的运用也会造成一幅浓稠的对比,当色彩变得明亮时,笔上的色彩就会减少,从而在笔尖上形成一种透明的感觉。当颜色厚稠时,在用笔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浓重的笔法,给人一种浓淡对比的感觉。笔触的延展、舒展、停顿和宣泄的情感,都可以通过写实的绘画来体现。徐急的笔法使用,会让绘画的整个过程充斥着一种激荡的感觉,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波动,最后将这种外力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影响到观赏者。
(四)肌理之起伏。肌理是一种利用某种物质进行绘画的方法,它可以让画作看上去更有质感,更有自然的效果。肌理大体可分为运用自然物体所构成的肌理与笔法自身所产生的肌理。肌理在表现性油画中具有丰富画面效果、强化绘画语言的功能。正是因为写意性的油画,在用笔的时候,时而流畅,时而停顿,将主观情绪带入到画面中,使画家在行笔的过程中,可以有徐急的笔法,使线条的粗细变化,形成凹凸的反差。笔墨的纹理是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衡量绘画效果和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写意者的创作中,肌理是由笔触所产生的,没有任何的装饰,可以看出作者的笔意的游动,情感的释放和迂回。就像康定斯基的《教堂》一样,画家用冰冷的蓝色和绿色的颜色来描绘这幅画,而在树木、草地和云彩的地方,却用了很短的笔法。这种线条的纹理会产生一种动态,从而构成一个艺术家的个性语言。在表现性油画中,艺术家们娴熟地使用技巧,使其作品具有无限的魅力,从而达到了技术走向艺术的目的。
结语
油画欣赏教学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油画意识的培养,给他们创造学习油画的机遇,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为他们创造一种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只有如此,才能使油画欣赏教学更好地开展下去。在开展油画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美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塔.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油画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21(4):94-95.
[2]陈达.谈高校美术油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传奇故事,2023(18):7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