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新教师师德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新教师;师德素养;培养路径
正文
前言
教师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教书育人工作,对于中职学校教师而言,学生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学校和教师都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只有学校重视教师师德素质,让教师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才会认识这三观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师德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中职学校要注重培养新教师师德素养出发,新教师也应根据教育局、学校要求中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并严格规范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完善,通过教育局、学校要求让教师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行为习惯、人格素养都会给学生心理以及学习习惯上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培养教师师德素养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心理能力。对于学校、教育部门而言只有有确保教师具有师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优势,因此注重培养教师师德素养对教育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1培养中职学校新教师师德素养的意义
在我国教育发展中,教师从古代开始就有着双重责任,一方面教师是传授学生各种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教学生如何做人[1]。而教师要发挥教育价值,就应遵守学校规定,根据教育局要求,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锻炼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在不断教育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会促进学校整体建立良好校园风气。目前,在社会环境影响下,教师工作容易出现情绪化,并且由于自身道德修养不足等,造成很多不良社会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一旦形成就会给中职学生带来身心影响,甚至有些中职学生在这种风气影响下,思想发生偏激,并效仿社会中不良行为,这也直接影响着教育局与学校的社会印象。而教师是重要的灵魂教师,对学生说的每句话对于学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根据学生思想以及行为习惯来了解教师素养和学校风气。这足以说明,好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正确的思想道德和学习方向,要想避免学生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教师要承担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教育局与学校更要注重任教教师的师德素养,促进教育行业、学校、学生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2中职学校教师师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部分教师师德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也大体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一、社会因素[2]。教育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受到社会因素影响,教师师德素养培养方向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教师师德观念和行为受到很大冲击,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不良风气层出不穷,导致教育部门淡化师德。二、学校因素。没有健全的学校师德素养管理机制。通过一些调查分析,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完善的师德素养管理机制,没有标准的评价制度,师德机制与评价制度也无法紧跟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另外,学校师德评价机制单一,激励力度不大。在每年进行教师评选、评比中,往往忽略师德素养,师德素养评价比较笼统,并没有真正体现师德素养。由于培养教师师德素养,本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看到效果,导致学校在后期学校建设中忽视培养教师师德素养。三、教师自身因素。教师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特别是新教师刚到学校中,心理适应性不强,无法全身心将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3中职学校新教师师德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3.1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完善规章制度
在中职学校中,一些教师对自身定位并不准确,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仅仅重视课堂教学,不重视师德素养[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校、教育部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部门以及中职学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让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素养,学校和教育部门就应约束教师行为,让教师能够深刻重视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并逐渐向优秀师德师风靠拢。中职学校可以健全优化师德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培养更加规范、标准的教师师德。同时也应建立规范师德考核体系,让师德素养培养能够深入到教师思想中,并深化到行动中。比如,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根据各个中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师德素养养成会,在会上由教育局工作人员或者学校管理人员宣传《教师行为守则》以及《优秀教师行为规范》等,建立一套完善的师德档案制度,加强教师师德行为规范,落实行为规范和行为守则。让教师能够遵守学校、教育部门规章制度。在学校方面可以制定完善的师德素养标准,例如教师要能够自觉履行在教育生涯中的责任与义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真正遵守《教师法》,并在进行学生教育和教学时也按照《教师法》要求开展工作,并要求教师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忽视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和帮助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利用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引起教师重视培养师德素养。总之,规章制度是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保障,师德素养培养离不开先关制度的制约。
3.2加强教师师德评价,规范师德师风
在立德树人的新时期视角下,培养教师师德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对教师多方面进行评价,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师师德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案,通过学校评价方式引导教师能够始终朝着良好师德方向发展[4]。在中职学校中,教育部门和学校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上,而对于学校教师师德师风素养很容易忽略,在学校中只要没有太大有损师德行为就可以。这也造成教师本身没有将培养师德素养放在心上,并且教师每天还要进行课程教学,这就耗费教师比较多的工作时间,培养自身师德素养更是无暇顾及,缺乏积极主动性。所以,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都应重视激发培养师德素养的积极性,在工作中无时无刻用师德素养约束教师行为,并对教师工作作风、师德素养、师风建设作出相应的客观性评价。比如,在进行职称评聘、评优评选等考核中,通过校领导以及教师职工人员共同组成师德素养监督小组,客观全面的对教师教学、师德建设进行了解和关注,发现师德问题严肃处理。通过师德小组展开公平公正的全面系统性教师评价,完善教师思想和行为,注重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在完善的评价作用下,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而在这些考核评价中,并不是为了评价教师个人的优劣等级,而是为了能够不断激发中职教师工作热情,能够热爱每个学生,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总之,在新教师师德培养中,学校应采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来约束教师行为,并确保教师师德素养评价方式、活动等都能够公开公正。
3.4营造良好的师德培养环境
中职学校在发展中营造的环境氛围也是学校开展新教师师德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托,不同的学校环境氛围也能培养出不同的教师师德素养[5]。学校为师德素养培养提供一个大环境,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比如,在一些中职学校师德建设文化氛围比较浓厚,那么就更容易激发新教师自身提升师德素养,并向周边的优秀教师、优秀榜样学习,从而提高学校的师德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氛围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氛围和精神文化氛围。每个中职学校在发展中也都形成和沉淀了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氛围。在新时期,中职学校如何营造师德素养培养环境,可以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从中职学校师德建设活动为抓手,营造师德、师风良好氛围。每个中职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特点,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优势建设师德师风环境。师德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中职学校的师德师风环境,不断进行熏陶和感染。因此各个中职学校在培养教师师德素养中,就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内容的活动,为提升新教师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环境。比如,在学校中定期开展“评选最美”“我最喜欢的教师”的活动,让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参与投票,每次评选的教师名额也只有八位、十位或者十五位,根据中职学校教师在职人员数量进行确定,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师生的情感联系,也有利于教师产生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从文化活动环境中提高教师责任感。二、可以依托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开展一些师德素养活动,比如在微信公众平台,寻找师德小故事征集活动,并利用公共平台,让教师之间多进行师德素养的交流和沟通。
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素养教育,关键也在于对一线教师的师德素养培养。教师在教育行业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师德素养也是教育行业、中职学校校风在社会形象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上的榜样。因此在培养新教师师德素养中,应从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三方面制定提升师德策略,共同为教师建立良好师德素养提供重要支撑。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 张英
参考文献:
[1]曾晓洁,蒋蓉. 乡村定向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6):47-52.
[2]梁玉谊. 在教育公平的环境中对中职教师师德的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9):80-81.
[3]刘文德,徐雪梅,夏金星. 中职教师道德示范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隐性德育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65-69+96.
[4]许春英,王蔚. 关于新形势下中职专业教师培养的探索[J]. 职业,2018,(20):65-66.
[5]陈娟,周先进. 中职卓越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培养理路[J]. 职教通讯,2017,(13):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