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方式探索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胡永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

体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身体质量方面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中职时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得以迅速地提高。但是,随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它面临的困难将更加明显,其现实意义没有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中职学生的成长。本文从实际情况入手,综合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并给出具体的措施,希望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稳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方式

正文

1中职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1.1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不够

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使其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由于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忽略了一些与专业技能不相关的课程,例如体育。在中职学校,体育课被视为“杂科”,在各种硬件、软环境上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体育教学难以进行和改革。

1.2中职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目前,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不够,将体育课视为“杂科”,而体育老师却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应付。在这种双重的负面影响下,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体育课的成绩并不重要,他们的体育意识并不强,不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不会做任何与体育有关的事情,这将极大地妨碍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3缺乏体育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对体育课的疏忽显而易见,在体育器材、场地、课时等方面没有给予很大的支援,反而加大了器材、教育方法、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与重视。在很多中职学校,一开始因为学校的规模太小,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建设技能培训大楼和实验室上,所以体育教学的地方并不多。普通的教学活动,无非就是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而其他的运动,由于缺少设备很难开设,有的还会停课。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匮乏,不仅会影响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中职学生体质的增强。这将严重影响中职体育的长期发展。

2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完善措施

2.1更多地关注

中职院校应改变教育观念,注重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首先,中职院校应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要在基本技能方面加以灵活运用。其次要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增添更有效的健身器材进一步拓宽体育课堂的内容以充实他们的体育生活经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和学习。其三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功能赋予他们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针对学生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当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让体育课堂切实地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后要更加积极地激发和培育他们的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运动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要强化对体育课程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其他课程对体育课的霸占。

2.2采取先进的教育方法

1游戏积极性培养。通过进行体育游戏能够不断培养学习者的活动积极性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如项目训练等来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并训练他们的活动技能进而实现环境教育与培养体育能力的双重目的。因此在中长跑运动的课程中要通过增加障碍赛跑、追逐游戏赛等运动项目以实现中国体育从竞速赛向中长跑等运动项目的过渡但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实际特性来增强比赛项目安排的可行性。例如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必须在汽车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机械动作比如移、运、滚等以模拟汽修的学习环境。

2采用课堂合作的形式。从总体上看中职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是技能和人文基础知识的讲授。这些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专注更无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所以在体育课程中老师们可以采取班级合作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和同学们相互配合为学生们进行动作示范同时也要为学生们作出良好的心态引导。此外老师们在协作运动中也要对学生的兴趣、身体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认识并据此安排他们不同的体育运动分工以便合理训练他们的体育能力从而保证学生们在团体比赛中良好展现自己的体育能力。

2.3健全中职体育教学评估制度与方法

为了实现中职学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培养需要进一步改革学生体育教学评估体系根据他们在体育课上的成绩实施全方位、系列化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能力的体现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进行体育评价时应根据体育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合理调配和制定教学内容。在建立考核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培育学生的运动能力。

2.4渗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确保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普遍过分重视智育,轻视体育。学生们背负沉重的课业任务,往往在紧张的学业中度过大量时间,而缺乏足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这一现象使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临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体育设施和条件的不足也是制约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学校,体育场地有限,体育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样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他们在体能方面的全面发展。

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意味着需要淡化过于强调运动技术规范化的观念,避免只以“竞技体育”为中心,而忽视了人的身心与行为对健康的综合影响。只有通过确立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使其在身体、智力和情感方面都能够得到平衡发展。此外,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能够引导我们更加注重人类追求和体验文化的价值取向。这包括在竞争、友谊、合作、意志与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及协调能力。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一个培养品德修养、塑造性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通过强调这些价值,我们能够使体育活动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人类赖以生存的原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激发人的潜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通过注重体育活动对身心的双重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人类的潜在能力,使之得以充分发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投入,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家长也需要认识到健康对青少年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孩子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政府应当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同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5灌输健康生活方式

参与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方式,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身体的舒畅。通过运动,他们能够释放过多的精力,缓解紧张和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而观看体育比赛或表演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愉悦的视听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激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欲望。这些体验都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使青少年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在竞技中追求进取,在运动中强健身心,在挑战中培养智慧,在努力中锤炼意志,在合作与竞争中增进社会公德意识,这些都是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丰富体验。这种生活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青春期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使其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同时,与同伴和对手的合作交锋也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加深社会意识,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崇尚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并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不仅包括在学校体育课上的参与,还包括课外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多方面的体育参与。这种观念的确立将使青少年在日后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

2.6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其办学理念不仅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走向,更深刻地决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培养学生目标和对象上的区别。职业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中等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就业需求,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实际、职业化的培训。职业学校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技能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职业社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专业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备实际的职业技能,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持。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应该同样体现这一理念,将体育教育融入职业技能培训的大环境中,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部分。其次,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育有所区别,突出职校的特色。普通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身体素质、培养兴趣爱好等,而职业学校更应该将体育教育融入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够使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例如,在某些特殊专业中,可以设置专业体育课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此外,职业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实践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合作、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体育活动不仅符合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有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展现个人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中体育教学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转变思想观念并提高其体育能力同时根据新课程的实际需要和大纲的教学计划要求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与手段在确保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的身心茁壮成长使他们真正形成喜欢体育、爱好运动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更优秀、更全面、更充分地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世锋. 试析当前中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2019(23):122-123.

[2] 彭乐延,范莉莉. 简论当前中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运动,2015(16):105-1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