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评价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艳

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医学中心 产房 2150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对其产后出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的120例孕妇为样本研究对象,其中阴道分娩产妇数量为60人。将60例样本按照随机数表分配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量的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分析,实验组心理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量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预见性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所保障,并且减轻了产妇产后因出血产生的不良情绪,并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量。


关键词

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产后出血

正文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包括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近年来,阴道分娩辅助技术发展速度有所提升,采取阴道分娩的产妇数量也逐渐增多。阴道分娩是自然的分娩方式,能够减轻产妇的身体损伤,但是也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若处理干预的不够及时,就会引发缺血性休克,甚至导致产妇死亡,严重影响产妇生命健康安全。为了将产后出血的风险降到最低,则需要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为了保障阴道分娩的安全,本研究分析了阴道分娩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以及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如下为研究总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本研究需要的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的6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样本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60例样本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分类。对照组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9.08±1.45)岁;实验组孕妇年龄25~35岁,计算平均年龄(30.02±1.43)岁。对比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予以产妇热情的接待,并告知产妇住院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产妇介绍病房的环境以及具体规定。2、加强产妇关注,对于伴有分娩表现的产妇,需要及时将其送往待产室。3、注意告知孕妇生产前排空膀胱,第一产程时需要加强产妇生命体征监测,针对伴有异常行为表现的产妇,需要及时向医师报告。进入第二产程时,需要注意保护产妇会阴,以免导致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护士的主要责任是检查胎盘剥离的情况,并仔细检查产道。检查过程中若发现任何损伤,都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干预。4、为产妇提供乳房护理,帮助产妇改善乳头凹陷的问题。5、加强产妇母乳喂养教学,帮助产妇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与新生儿保健知识。

实验组:预见性护理。1、产前预防护理。加强孕期保健干预,完成产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进行疾病筛查。对于存在产后出血风险因素的孕妇,需要进一步展开监护管理。2、预见性产前保健。产前7d,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进行综合的产前评估,根据产妇一般临床资料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不仅如此,护理人员需要结合产妇个性化需求,为产妇提供能够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服务。对于自我认知差与配合度不足的产妇,需要进一步加强保健教育,增强其对分娩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同时告知产妇分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减轻产妇不良心理情绪。对于体质较差的产妇,需要予以其健康饮食指导教学,保证其能从食物中摄取胎儿生长以及分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保证产妇身体健康。此外,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加强锻炼,以保证身体免疫力,降低生产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心理护理。不同产妇存在着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差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着重产妇心理护理。分娩期间保证产妇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面对产妇存在的疑问,积极、耐心的解答,能够减轻产妇因不良心理状态作用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产妇宫缩监测,及时报告产程,并耐心鼓励和安慰产妇。在执行技术操作时,应以不影响产妇健康为操作前提。4、分娩时干预。产妇分娩时需要摄入消化便利的流食或半流食,但不能吃撑。此外,需要结合孕妇实际情况,排除胎膜早破与阴道异常出血等风险,建议孕妇适当进行运动,选取舒适的姿势更容易增强孕妇的配合度。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会监测子宫收缩、胎心与产程的变化,保证产妇宫缩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规律性的宫缩大概10min3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s,这样能够减轻分娩产程过长与产妇过度体力消化,生产时宫缩乏力的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如此,产妇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保留体力。针对宫缩乏力产妇,需要在50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5U的缩宫素进行静脉滴注,保持8滴/min的滴速,还需要根据收缩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此外,护理人员应加强胎儿情况监测。对于精神较为紧绷的产妇,在不影响其身体状态的前提下,推荐静脉注射镇定剂,药剂注射后能够缓解产妇紧绷情绪,帮助产妇放松身心,及时注射镇定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分娩所需时间。若子宫颈坚硬且厚重,静脉推注10mg安定。初产妇需要在宫口开至3cm时用药,经产妇宫口开至2cm时即可用药。用药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产妇平滑子宫肌肉,保证产妇充足休息,加快产程。第二产程时,需要指导孕妇正确利用腹压,以免早产。此外,需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症与切开时间,以免造成分娩后软产道损伤。此外,在产妇臀部下方放置聚血器,保证能够精准的采集阴道出血。第三产程指的是分娩后,此时需要及时按摩腹部,加速子宫收缩,减少剥离面出血。产后需要及时检查软产道的情况,对有裂宫颈的产妇,进行充分的阴道拉钩干预,并进行缝合。若伴随血肿,且血肿不足2cm的,用“8”字缝合法,若血肿为2cm以上,需要切除血肿,并观察出血位置,缝合后按压。阴道裂伤与阴道侧切线时,缝合伤口顶部0.5cm,以免导致回缩血管裂缝出血。若仍伴随出血,需第一时间进行血管结扎,再继续“8”字缝合,以免出现死腔。5、产后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产妇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产后2h加强产妇情况关注,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干预,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胎儿娩出后,应加强日常护理干预,对产妇情绪变化进行密切关注。针对不稳定情绪的产妇,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干预。产后加强产妇出血情况的监测,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汇报给临床医师,以便及时治疗。胎儿娩出后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干预,加强产妇情绪变化监测,若产妇情绪不稳定,面色苍白或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更需要提升注意,并采取紧急措施干预。产后应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并及时将异常情况上报临床医师,采取急救处理措施。产后早期需要产妇母乳喂养,以促进宫缩,帮助产妇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1.3评价和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产后出血量、不良情绪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样本分析所选取的数据学软件为SPSS22.0,计资料选取为(n,%),计资料的选取为`x±s,临床数据检验分析所应用的软件为t与χ²,P<0.05则证明研究具备临床价值。

2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1护理效果分析 [n(%)]

组名

例数

十分有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310.00%)

2376.67%)

413.33%)

2686.67%)

实验组

30

516.67%)

2583.33%)

00.00%)

30100.00%)

χ²





4.286

P值





0.038

2.2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不良情绪的比较分析,实验组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患者不良情绪分析(分,`x±s)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48.35±2.19

49.03±0.35

53.28±0.43

52.02±0.81

实验组

30

48.39±2.47

48.02±0.18

53.27±0.45

51.09±0.43

t值


0.066

14.056

0.087

5.555

P值


0.947

0.000

0.930

0.000

2.3产后出血量分析

对照组产后出血量(1800.24±128.49)ml,实验组产后出血量(630.82±89.29)ml,t=40.936,P=0.000,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对母婴健康安全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阴道分娩属于分娩的自然生理过程,但是宫缩引发的痛苦会加剧产妇的精神压力,致使其产生不良情绪,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产妇分娩受到影响,延长产程时间,增加产后出血[1]。预见性护理为产妇提供了心理与生理的早期干预,进而保障产后出血防治质量。常规护理多以监测为主,重点关注出血后的控制。预见性护理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角度展开护理,对产后出血风险有所控制,保障母婴良好结局。预见性护理时,护理人员会全程陪伴产妇,产前告知产妇分娩相关知识,并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告知产妇产后如何规避风险[2]。此时,产妇能够正确认识到分娩实际上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能够培养产妇分娩自信,改善不良情绪对其造成的影响。产前护理能够让产妇保持分娩自信,在分娩前良好情绪能够让产妇分娩时更加配合,减轻产妇担忧[3]。结合孕妇实际情况,护理团队会制定出相应的急救方案,保障了护理的安全[4]。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辅助医师并且利用语言鼓励产妇,引导产妇调整护理,让产妇感受到关心与关爱[5]。生产时的预见性护理,帮助产妇缓解了生产的紧张感受,对于产妇配合度提升有促进意义,减少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6]。产后护理人员会加强产妇身体指标检测,通过保持会阴部位的干燥与整洁降低产后感染风险[7]。预见性护理帮助产妇了解了生产知识,让产妇在分娩中塑造良好信心,产后在护理人员辅助下,产妇能够正确喂养新生儿并进行护理,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数据研究结论证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情绪对比分析,发现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在保障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妇因产后出血产生的不良情绪,并且控制了产后出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鄂亚伶.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2023(13):100-102.

[2] 罗新玲. 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8):118-120.

[3] 刘娜.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围产期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J]. 妇幼护理,2023,3(10):2328-2330,2340.

[4] 董静. 阴道分娩产妇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23(1):173-175.

[5] 张爱贞.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3,33(14):55-57.

[6] 张蔚.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3,5(9).

[7] 陈园园,申雅菁.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1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