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增强的体素减影技术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及在血管重建术后复发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MRI增强;体素减影技术;烟雾病;诊断价值;血管重建术后复发;应用
正文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逐渐进展的血管疾病,表现为颅内的颈动脉闭塞或狭窄,减少了进入脑部的血流[1]。目前多认为烟雾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2]。以上病因引起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颅底小血管代偿性增生,形成异常血管网。烟雾病如不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临床针对烟雾病的治疗是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为主,因此,前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MRI技术在很多疾病的诊断中都有着较好的成效,能够帮助观察患者病灶组织内血管通透性和密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实际运用效果[3]。鉴于此,为更好地分析MRI增强的体素减影技术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及在血管重建术后复发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为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烟雾病患者共42例为研究组对象,并选择同一时期入院健康体检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4岁,平均(7.5±2.5)岁;研究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13岁,平均(7.3±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完整,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晓;(2)研究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烟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严重心血管堵塞、神经纤维瘤病、脑膜炎;(2)严重脏器器官病变、恶性肿瘤;(3)伴随免疫系统疾病;(4)配合度不高者。
1.2方法
(1)MRI增强的体素减影技术。在常规头颅MRI检查基础上行MPRAGE磁共振成像,对患者的颅顶-颈窝进行三维时序扫描,获取颈总动脉分叉下缘到胼胝体上缘的横断面影像,然后进行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确定MRI扫描部位。颞浅动脉的扫描位置选在颞浅区,其他的动脉都在颈总动脉的分叉点上,与靶血管垂直,并尽可能与颞浅动脉平行。通过对靶血管的预扫描确定靶血管的血流速度范围,然后再正式扫描,进一步细化速度编码,缩短速度编码范围和速度编码值间隔,最后完成MRI,自动获取各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和血管管腔的ROI区域。
(2)血管重建术后随访。研究组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进行术后1年随访,1次/月,以患者复发、截止时间内及失访为结束点。复发判定标准:烟雾病的相关症状经治疗后重新出现或者加重、继发新的相关症状、相关脑内疾病病变;排除水肿、肿瘤情况。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MRI血流动力学参数;
(2)分析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烟雾病发生的关系;
(3)分析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4)比较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处理使用SPSS26.0 软件。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并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烟雾病发生的关系,Logistics回归分析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术后复发的影响,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RI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MRI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颈内动脉血流量小于对照组,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MRI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血流动力学参数 | 研究组(n=42) | 对照组(n=40) | t | P |
颈内动脉 | ||||
血流速度(cm/s) | 18.26±8.24 | 18.58±7.45 | 0.185 | 0.854 |
血流量(mL/s) | 0.81±0.11 | 0.99±0.13 | 6.752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cm2) | 0.15±0.04 | 0.18±0.05 | 2.991 | 0.004 |
颈外动脉 | ||||
血流速度(cm/s) | 14.93±6.21 | 14.72±5.81 | 0.158 | 0.875 |
血流量(mL/s) | 1.12±0.17 | 0.99±0.13 | 3.901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cm2) | 0.16±0.04 | 0.14±0.03 | 2.569 | 0.012 |
颞浅动脉 | ||||
血流速度(cm/s) | 8.62±1.03 | 9.98±1.15 | 5.631 | 0.001 |
血流量(mL/s) | 0.16±0.05 | 0.36±0.11 | 10.509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cm2) | 0.08±0.02 | 0.13±0.01 | 14.422 | 0.001 |
椎动脉 | ||||
血流速度(cm/s) | 13.33±4.18 | 10.65±4.45 | 2.808 | 0.006 |
血流量(mL/s) | 0.83±0.16 | 0.66±0.12 | 5.460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cm2) | 0.13±0.03 | 0.12±0.03 | 1.509 | 0.135 |
2.2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烟雾病发生的关系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颈内动脉血流量、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与烟雾病发生呈负相关,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与烟雾病发生呈正相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烟雾病发生的关系分析
指标 | 烟雾病 | |
r | P | |
颈内动脉 | ||
血流速度 | 0.101 | >0.05 |
血流量 | -0.471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 | 0.112 | >0.05 |
颈外动脉 | ||
血流速度 | 0.241 | >0.05 |
血流量 | 0.423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 | 0.139 | >0.05 |
颞浅动脉 | ||
血流速度 | -0.462 | 0.001 |
血流量 | -0.502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 | -0.458 | 0.001 |
椎动脉 | ||
血流速度 | 0.142 | >0.05 |
血流量 | 0.489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 | 0.127 | >0.05 |
2.3MRI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诊断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以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作为独立检验变量,获取联合诊断的AUC为0.921(95%CI:0.865~0.957),联合诊断具有更高价值,见图1。
图1联合诊断价值ROC曲线图
2.4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脑血管造影Suzuki分期、血管狭窄程度等其他因素前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对术后复发均有重要影响(P<0.05),见表4。
表3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自变量 | 校正前 | 校正后 | ||||
OR | 95%CI | P | OR | 95%CI | P | |
颈内动脉 | 0.465 | 0.305~0.712 | 0.001 | 0.311 | 0.188~0.521 | 0.001 |
颈外动脉 | 4.649 | 1.79~12.358 | 0.001 | 3.741 | 1.523~9.506 | 0.001 |
椎动脉 | 3.249 | 1.201~8.775 | 0.001 | 2.841 | 1.113~7.248 | 0.001 |
颞浅动脉 | ||||||
血流速度 | 0.425 | 0.222~0.823 | 0.001 | 0.357 | 0.202~0.626 | 0.001 |
血流量 | 0.446 | 0.269~0.741 | 0.001 | 0.368 | 0.223~0.608 | 0.001 |
血管管腔ROI面积 | 0.487 | 0.311~0.759 | 0.001 | 0.402 | 0.231~0.699 | 0.001 |
3讨论
烟雾病是1966年日本首次发现的一种以脑底动脉狭窄和脑底部异常血管网络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颈内动脉的狭窄或阻塞,随着疾病的发展,脑内血液灌注不足,造成长时间的缺血,最终造成脑萎缩、梗死等生理变化[4]。该病的发病初期多为先天发育异常。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烟雾病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例如,有些病人是在接受过放射治疗后或者是受到了辐射损伤而导致的[5]。CT扫描、TCD、MRI和DS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脑梗塞和脑出血,而MRI则比CT和TCD更能准确地发现脑梗塞和脑缺血,甚至是异常的血管病变。
相关研究发现[6],脑动脉硬化、血管源性痴呆、高血压等疾病都会导致脑组织和血管顺应性的变化,从而导致颅内血流量的变化。MRI是一种无创性的颅内压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肝脏肿瘤,脑脊液流体力学等。本研究中将MRI增强的体素减影技术对烟雾病患者进行诊断,得出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颈内动脉血流量小于对照组,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颈内动脉血流量、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与烟雾病发生呈负相关,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与烟雾病发生呈正相关(P<0.05)。提示MRI是评价烟雾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MRI以血流速度为基础,通过对血流速度进行后处理得到血流截面和流速,从而得到准确的血流[7]。在满足时间分辨率条件下,MRI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心脏循环内的异常流速,并可通过测量左室排血量来评价心脏输出能力,从而精准的画出检查中每一帧血管边界的位置,从而获取对应的ROI面积值[8]。其次,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诊断应用于烟雾病的效果更佳,联合诊断的AUC为0.921(95%CI:0.865~0.957),其本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最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血流量、颞浅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对术后复发均有重要影响(P<0.05),提示将MRI诊断技术应用于烟雾病当中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恢复情况,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9-10]。
综上所述,基于MRI增强的体素减影技术对烟雾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有效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中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管腔ROI面积联合可有效提升诊断效能,可为血管重建术后复发几率降低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晓龙,卢海涛,刘向阳等.CT灌注成像短期评估烟雾病行脑血管重建术的血运重建疗效[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4,43(1):12-16.
[2]刘善贤,王磊,张红赟等.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及二者联合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短期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23,44(11):1385-1389.
[3]王茂雪,周飞,魏良鹏等.MR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4,47(1):1-133.
[4]S.T.Liu,M.M.Lu,X.Y.Gao等.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在鉴别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烟雾状血管病与烟雾病中的诊断效能[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3,46(6):752-753.
[5]付林,于昊,刘德国.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烟雾病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4,15(1):189-193.
[6]吴芳,韩聪,张苗等.高分辨MRI评估烟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烟雾综合征的穿支动脉改变[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3,46(4):378-382.
[7]廖先文,丁平,焦永辉等.新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3,23(4):359-367.
[8]逯瑶,曹若瑶,闫杰等.一站式CT评价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出现常春藤征与脑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12):1780-1785.
[9]陈成辉.高分辨率血管壁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4):72-75.
[10]李昌文,张楠,余少杰等.头颅磁共振平扫在早期烟雾病诊断中的作用(附28例报告)[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21,34(5):284-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