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理心理特点对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的系统性分析与建议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于霞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摘要

本论文系统性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重点关注了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训练的最佳实践原则。在生理方面,我们探讨了生长发育特点、肌肉生长与力量训练、心肺功能与有氧训练等关键议题。在心理方面,我们研究了自我认知、动机、压力和应对策略。此外,我们提出了训练周期与计划、运动技能与基本动作、营养与补给等训练原则。最后,我们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限制。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为青少年田径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强调了个体差异的考虑和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

青少年、田径训练、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训练原则

正文

课题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JKR0579);大连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改“OBE理念下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

引言

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身体素质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田径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多个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了综合锻炼的机会。通过参与田径训练,青少年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心肺健康、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培养自律、毅力和竞争意识等重要品质。

尽管田径训练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潜在的益处,但在实践中,很多训练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心理需求也各异,因此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法。本研究的动机在于深入探讨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提供更为系统和有效的训练建议。

1 青少年生理发展与田径训练

1.1 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青少年期是一个生理发展迅速、心理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田径训练有着深远的影响。

1.1.1 生理变化

在青少年期间,身体经历了显著的生长和发育变化。生理变化包括骨骼的生长和密度增加、肌肉质量的增加、心肺功能的改善等。这些变化使青少年拥有了更多的生理潜力,可以在田径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这也伴随着潜在的生长痛和肌肉不平衡等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管理。

1.1.2 心理变化

与生理变化一样,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的认知能力、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情感管理能力都在发展中。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田径训练的态度和表现。青少年可能会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挑战,以及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情感反应。

1.2 运动与青少年生理发展的关系

运动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对心理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田径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生理素质。有氧运动,如跑步,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从而促进身体的全面健康。此外,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对女性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运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体态和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径训练不仅对生理发展有益,还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此外,面对竞争,青少年学会了管理压力、制定目标和追求成功,这些技能在生活中也同样有用。因此,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 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基本原则

2.1 训练周期与计划

田径训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周期和计划的制定。在考虑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时,以下原则至关重要。首先,周期化训练是田径训练的核心原则之一。青少年运动员需要经历不同的训练周期,包括基础期、提高期和比赛期。这有助于确保他们在赛季内达到最佳状态,并减少过度训练的风险。每个周期的训练强度、容量和重点都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状态进行调整。其次,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和个体差异。训练计划应该具体明确,包括训练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休息时间。此外,应该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以确保适应性和可持续性。这些原则的遵循有助于确保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最大程度地考虑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

2.2 运动技能与基本动作

田径项目涉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能和基本动作,这些技能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成功至关重要。

2.2.1 田径项目的技能要求

不同的田径项目需要不同的技能。例如,短跑需要爆发力和速度,而跳高则需要弹跳能力和协调性。因此,训练计划应根据青少年所选择的项目来定制,以便更好地发展相关技能。

2.2.2 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基本动作,如跳跃、抛掷和转身,是田径项目中的关键。这些基本动作不仅为其他高级技能奠定基础,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青少年训练应重点关注这些基本动作的训练,以确保技能的扎实基础。

2.3 营养与补给

营养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体能和加速康复非常重要。

2.3.1 营养需求与摄入建议

青少年运动员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生长和训练的需求。这包括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能量,以及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功能。营养摄入应根据训练强度和时长进行调整。

2.3.2 训练中的补给策略

在训练期间和之后,补给是必不可少的。青少年运动员需要补充足够的液体来防止脱水,并及时恢复能量。此外,补给还包括蛋白质补充以促进肌肉修复。补给策略应根据训练的时间和强度进行制定。

3 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生理特点

3.1 肌肉生长与力量训练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理解肌肉生长和力量训练对于实现最佳训练效果至关重要。

3.1.1 肌肉发育阶段的特点

青少年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肌肉生长。在生长期间,骨骼肌肉会逐渐增加,并且骨骼的生长与肌肉发育相互关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肌肉具有更高的生长潜力,因此力量训练对于促进肌肉质量的增加非常关键。

3.1.2 青少年力量训练原则

青少年力量训练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以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这些原则包括适度的负荷和逐步递增的训练强度,以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此外,训练应该注重正确的姿势和技术,以确保肌肉发展均衡且不引发不适。

3.2 心肺功能与有氧训练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心肺功能的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耐力和体能水平。青少年期间,心肺功能不断进步,尤其在有氧运动方面具有显著的适应性。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能够更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肌肉,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耐力水平,这对于长跑和其他有氧田径项目的表现至关重要。此外,有氧训练对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发展也具有显著的适应性。持续进行有氧训练可以增加他们的最大氧摄取量(VO2max),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降低静息心率,并改善肺活量。这些积极的适应性改善不仅有助于提高田径表现,还有益于维持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因此,在田径训练中,特别是有氧项目中,重视心肺功能的培养和有氧训练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4 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心理特点

4.1 自我认知与动机

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涉及身体的锻炼,还牵涉到心理方面的挑战。理解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动机因素对于有效的训练至关重要。

4.1.1 青少年自我认知的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阶段,他们开始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优点、不足和目标。这种自我认知的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自身形象和自尊心的影响。在田径训练中,这可能表现为对自己的表现过于自我挑剔或对失败过于敏感。

4.1.2 动机因素对训练的影响

青少年的动机是田径训练中的关键因素。他们的动机可能受到内在因素(如兴趣和自我成就感)和外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了解青少年的动机来源和驱动因素有助于教练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激励策略,以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和效果。

4.2 压力与应对策略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需要认识到训练过程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竞技比赛和高强度训练期间。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竞争、期望、恢复和伤害等方面,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出现焦虑、紧张和自信心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训练和比赛表现。因此,帮助这些运动员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的策略至关重要。这些策略包括进行心理准备、掌握放松技巧、设定明确的目标以及积极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谈话。通过应用这些应对策略,青少年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处理心理挑战,提高心理韧性,并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表现,还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5 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的系统性分析

5.1 项目选择与个体差异

田径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了解不同项目的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5.1.1 不同项目的特点

不同项目需要不同的技能和能力。例如,短跑强调爆发力和速度,而中长跑则需要较高的耐力。跳高和跳远则侧重于弹跳和协调性。因此,训练计划应根据运动员选择的项目来定制,以确保技能的全面发展。

5.1.2 考虑个体差异的训练策略

每个青少年运动员都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训练策略应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以及天赋等因素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个体差异的考虑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来实现。

5.2 训练负荷与逐步适应

在田径训练中,训练负荷的控制和逐步适应非常重要,以确保运动员在适当的时间内取得最佳表现。

5.2.1 负荷控制的原则

训练负荷包括训练的强度、容量和频率。合理的负荷控制可以防止过度训练和伤害。原则包括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定期休息和恢复,以及监测运动员的生理反应。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训练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5.2.2 逐步适应的训练计划

逐步适应是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关键。训练计划应该以渐进的方式增加训练强度,以允许运动员的身体适应新的负荷。这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训练时间、距离、强度或重量来实现。逐步适应有助于减少受伤的风险,提高训练效果。

6 建议与总结

6.1 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最佳实践

在制定青少年田径训练计划时,需要遵循一些最佳实践原则。首先,训练方法应该综合考虑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确保训练计划的个性化和有效性。这包括根据个体差异、年龄和性别来制定训练计划,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其次,青少年的健康和安全应被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训练计划应特别关注防止过度训练和伤害。这可以通过定期休息、饮食平衡和适当的康复来实现。教练和家长也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及任何不适的迹象,以确保他们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进行田径训练。这些最佳实践原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果,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6.2 研究限制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有关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深入理论分析,但也存在一些研究限制和未来展望。

6.2.1 论文中的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以理论综述的形式呈现,未包含实际的训练案例和实验数据。这意味着一些理论和建议仍需要在实际训练中进行验证和调整。另外,本研究的知识基于已有的文献和研究,存在知识更新的可能性。

6.2.2 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几个重要的方向值得关注。首先,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在训练中的适应性。其次,进行实际训练项目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验证先前提出的理论建议是否在实际情况中有效,并通过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来支持研究结论。此外,研究可以侧重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以更深入地了解个体差异的影响。最后,探索新的训练技术和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和成果,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有助于不断改进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珏文.心理因素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影响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1):195-196.

[2]张成.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4):199-200.

[3]徐兴.基于青少年生理特点的田径爆发力训练的有效途径[J].田径,2021,(01):55-56.

通讯作者王廷俊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


阅读全文